搜索
沉酲的头像

沉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18
分享

戎装十五年,两次出征

我俩中学同学,而且同在一个班里学习。他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我嘛,真的是不好意思告诉诸位,非团员一枚!在班上我也曾两次提交过入团申请书,直到毕业离校时,仍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我总结了一下教训,这或许与我不太擅长于溜须拍马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不过,那时候这方面的风气似乎还没有那么浓烈和盛行。所以,这只不过是曾经藏在我心里的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小纠结,它大体上没有影响到我俩纯真的友谊,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

毕业后,他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录取,进入到京城去读书学习。我被南京的一所学校录取,勤奋攻读在座落于“钟山脚下、秦淮河边”的校园里。彼此天各一方,鲜有联系。

与君一别,转眼间五十五年多过去了,我们很难有机会碰面畅谈。其间,在中学母校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时,我有幸碰上了“书记”,但是,也只是匆匆而见,又匆匆而别。他,当年“书记的光环”尚在闪烁,正如众所周知,在中学时代,团支部书记是全班学生中最大的“官”。

在校庆期间,他被笼罩在那种众星捧月、谈笑风生、意气风发的氛围中。当时,我也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大声地喊了一声“书记”。他即刻点头示意,表示听到了我对他的致意,此后就再也找不出机会来与我寒暄了。

我嘛,此生与“官”无缘,一直都是“平民百姓”一个,见到谁都缺少底气,尤其是在无人搭理的场合下,更显得无趣,感到十分落寂。不过,我秉性中本就喜好清静,难以适应那种嘈杂而纷繁的场景。无奈中,我选择了悄然离去。

今年“八一”节期间,在不经意中我读到了书记写的一篇“美篇”,方才得知,在书记的人生中,曾经有过“戎装十五年,两次出征,参加过抗美援老、对越自卫反击战两场战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青春芳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光辉业绩。

他的第一次出征是在赴老挝轮战期间,第二次出征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

书记的名字叫卫国民,人如其名。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即使是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惜,随时都会挺身而出。

1

老挝,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与中国紧密相邻。它,既没有出海口,也没有铁路。交通运输主要是靠公路和乡村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扩大对越南肆意侵略的同时,又在老挝频繁地制造事端,表面上打着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的幌子,暗地里却干着扶植亲美势力、对老挝进行分裂和疯狂破坏的勾当。

老挝是一个长期遭受外强势力侵犯和掠夺的国家,导致它的武器装备落后、军用物资稀缺、交通设施短缺,等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它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的发挥和进程。

为夺取抗美救国斗争的胜利,老挝请求中国给予军事、物资援助,帮助其修建公路。应老挝人民党和老挝政府的请求,中国决定对老挝给予全方位的无私的援助。

美国,从1968年起就开始不断地派出飞机对中国的筑路部队进行空中骚扰和袭击,平均每月多达100多批、400~500多架次。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保障筑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老挝的请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9年3月奉命派岀战斗人员进入到老挝,担负着对空掩护作战任务。

在部队急需大量参战人员的关键时刻,卫国民毅然选择了参军,并积极主动要求立即奔赴老挝前线参加“抗美援老”的战斗。

1970年7月,他大学毕业了。当时在学校的总体分配方案中,已经确定了他留在本校效力。但是,他本人却多次向分配领导小组强烈要求和申请参军、参战。最终,他终于如愿以偿,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成就了他报效国家、报效人民的梦想和夙愿。

1970年8月上旬,他和其他新兵一起,在北京陶苑亭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训。尔后,他与14位同学,以及其它学校的毕业生,一共38位新兵被分配到了武汉军区空军高炮19师的基层连队,其中卫国民被分配到了55团二营某连的仪器排的指挥仪班。

1970年11月20日,部队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55团于12月8日出发,迅速奔赴到老挝执行轮战任务。队伍携带着高射炮、指挥仪、炮瞄雷达、测距机、指挥镜和探照灯等轻、重型武器装备,经长途的行军跋涉,路过昆明,于12月29日抵达老挝的上寮地区。他所在的55团二营就驻扎在东线班佛冯一带,接替在该区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高炮师的对空作战任务。

到1972年10月18日,历时近两年,该部与兄弟部队一道,作战11次,击落敌机6架,有效地保护了筑路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中央慰问团的表彰和慰问。与此同时,部队还接到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撤离老挝”的命令。

1972年10月26日,部队回到了国内休整总结。1973年2月23日,部队回到了驻地营房。

卫国民在老挝执行“抗美援老”的轮战任务期间,他和战友们在远离祖国、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的战场上,在环境恶劣、物资缺乏和后勤保障困难的情况下,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战胜了可怕的疟疾、钩端螺旋体、鼠疫、痢疾等四大热带烈性传染病的袭击;与敌军斗智斗勇,战胜美国飞机无数次的空袭,战胜地面特工和武装人员的数十次袭扰,出色地完成了“抗美援老”的作战任务。卫国民被授予了三等功。

打仗,就会有牺牲,有的战友就牺牲在异国他乡。与卫国民一起在老挝执行“抗美援老”的轮战任务期间,该部牺牲了三位战友,其中,一位就是卫国民的同届毕业的同学,至今仍然长眠在老挝,与那里的山脉共存。

这三位战友为“抗美援老”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永垂不朽的英雄颂歌!老挝的山河可以为他们作证!!

卫国民和他的战友们在离开老挝回国前,特地为这三位牺牲的战友修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朝向祖国的路,且大声承诺:一定会随时来迎接他们回国!

2

不少人在其一生中,很难邂逅到打仗的机会,尤其是更难遇上去国外打仗的机会。倘若有幸碰上的话,在自身方面,起码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心理素质、体能等符合战场的需求;二是所掌握的武器装备打仗时能用得上;三是最好经过一些起码的战术基础训练,例如,学会使用常用的武器,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等。

上述条件卫国民基本上都具备了,所以,让他去打了一次仗,而且是去国外打了一次仗。在战场上,他和战友们所面对的敌人是来自美国,十分强大,武器十分先进。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敢打硬仗的作风贏得了这场战争。这是我军第三次与美军交峰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抗美援老”的防空作战中,我军对空作战95次,击落美军飞机35架,击伤24架。

回顾历史,我军与美军进行过三次正面交锋与殊死较量,而且都发生在国外,第一次是规模浩大的朝鲜战争,第二次是援助越南抗击美国的战争,第三次是支援老挝对美国进行防空作战。

对卫国民来说,能参加上这场“抗美援老”的防空作战,让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也是他第一次岀国参战,即首次岀征。

卫国民的第二次岀征,是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978年12月15日,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中央军委和空军下达的作战命令,要求该部立即进驻广西担仼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

卫国民时任团军械技术修理所所长,随该部一起驻扎在广西宁明机场附近,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和掩护航空兵部队对空作战。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以雷霆万钧、排山倒海和泰山压顶之势正式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占了越南北部的20多个重要城市和县镇,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在撤出越南时,我军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系统性的毁坏。

其间,卫国民所在的部队处于高度临战状态。为充分作好各种战斗事项,他带领全团兵器技术保障人员,坚守在各连的阵地上,按战时要求,对每一部兵器装备进行认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全团的兵器装备时刻处于优良状态。

慑于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绝对的空中优势,越军飞机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

该部随主流大部队撤回后,回到了原驻地营房,继续执行它的防空作战任务。

3

卫国民离开老挝的“抗美援老”战场后,转瞬间已经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如今,卫国民早逾古稀之年,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他十分怀念曾经用青春和鲜血捍卫过的那片土地,趁有生之年,很想再去看看,期待那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与安宁。

2019年12月6日,卫国民邀约了一些老战友、老同学,以及几位烈士的亲属,一同前往老挝重访了当年“抗美援老”时的战斗故地,并祭奠了在当年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卫国民颇为感慨:时光易老,人生短暂。人这一辈子,或许有许许多多值得苦苦追求的事情,但是,能做成、做精一二件较大、较重要的事情,就很不错了。令他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他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和信任,让他两次岀征,一次参加了“抗美援老”防空作战,另一次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荣立了战功。卫国民至今对自己仍然充满自信,他常说:“青春虽然不再,依然保持血性”“老兵不老,军魂永存”。

卫国民深切地缅怀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牺牲的时候还十分年轻,有的人刚刚大学毕业,正值芳华之年。他们静静而来,静静而去。谁也不会想到或知道他们竟然还牺牲在异国他乡。纵使在有的战史中对那段战斗岁月偶有记载,但又有谁能有幸读到或知道他们都是谁?!如果老战友、老同学和他们的亲属不去奠祭他们,也许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也不会被人们记起。所以,即使是再老、再累、再远、再难,无论如何他也要去看望和奠祭他们。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多次战争。其中有人们熟悉的“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等等。只有这一次在老挝发生的“抗美援老”防空作战,鲜为人知,也少有人提及。

它,在历史长河中,甚至比一滴小水粒还要小。但是,就不能说它没有发生过,卫国民和他的战友们实实在在的经历过了。它,会不会随着他和战友们的逝去而沉寂?历史不应该遗忘这一次鲜为人知的“抗美援老”战争,尤其是应该铭记住那些为这场战争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