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长平的头像

常长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7
分享

看望小叔常福江

v

看望小叔常福江

 

    因老伴肾衰竭一直陪她在医院透析治疗,抽不出时间来,更因2019年底发生疫情以来,不便出门,已经二年多没有到长治了,昨天上午抽时间特地赴长治看望小叔常福江。小叔比我还小一岁,我是1942年出生,他是1943年出生,从小都是在兵荒马乱、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中度生,在苦难中二人相伴成长,互相帮助,情投意合,不分彼此,如同一人,共同坡上拾粪,一起上山放驴,作伴地边割草,拉手相跟上学。他从小聪明伶俐,上进心特强,成绩一直优秀,同学和家长们都非常羡慕。

我的小爷爷,即他的父亲在小时候曾经跟着亲戚当过药铺的学徒,自然学了许多药理知识和医疗技术,并练了一手很好的毛笔字,成了村上唯一的农村医生和有文化人。加上他性情温和爱帮邻里,除了治病救人,有求必应,过年过节写对联就成了他不可推卸的任务,年复一年一直如此。随着年龄的衰老,且找他写对联的人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我小叔七八岁就开始帮忙研墨,抻纸,渐渐地小爷爷就将写树帖子、炕帖子、碾帖子、灯贴子、鞍对子、天地窑对子、山神庙对子、河神庙对子等交给了我小叔写,由于我小叔天性心灵,又十分爱学,很快也练成了一手好字,和我小爷爷写的字不分上下,好多人还以为是我小爷爷写的。然而因为家寒,在读初中时交不出学费,给辍学了。辍学后到公社信用社当了一名办事员,然而他刻苦学习,很快成了业务骨干,公社看到他成绩突出,就选拔他到公社工作,十八岁加入党组织,担任秘书。从此他一生调动几十个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认真钻研业务,从外行到内行,到哪里都做出了优异成绩。最后,从长治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岗位退休。他退下来后,没有闲着,仍然不停地学习,博览群书,马列名著,主席著作、天文地理、四书五经、阴阳八卦、唐诗宋词元曲,有的精读,大部涉猎,故能够精通古今中外,知识渊博。

由于都已将是耄耋之人,更是互相惦念,梦也是在一起。一个晚上我梦见去看他,门岗不让进门,我说我是来看我小叔常福江的,门卫说他已经搬走啦。我又问搬到什么地方,回答说不知道。结果没有见上面。醒来后一直想着这个梦。第二天就拨通他的电话,问他是不是搬走了?到什么地方了?现在身体还好吗?小叔说你瞎梦哩吧,我现在还可以,但年龄不饶人,总不如以前了。这样我总想见见他,好得出个真实情况。就抱着这样一个心态,让儿女照护他母亲,昨天上午乘车专程去看望他。

到了他家,只有我婶婶在家,说他一天起来不离书画室,比上班时还紧张,礼拜天从来没有休息过。我到他书画室,看到他正在书写一个条幅。看到我进去,喜出望外,马上停了下来,给我烹茶倒水,我赶紧夺杯子,说哪有侄儿要叔叔烹茶倒水的道理?我自己来。然而他却硬是给我烹好了茶,倒上了水。互相问候了对方情况,谈了许多往事,话匣子打开就没完没了。他说你媳妇从住院到透析二十余年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照护。我说是的。

他在当长治市市委副书记兼任长子县委书记时,只想着搞好工作,日以继夜忙个不停,使身体明显地垮了下来,曾割掉一个肾脏。随着年龄的衰老,已经深感力不从心,走路也没有以前麻利了,感觉是个问题了,但精神依然如故。他送给我两本新出版的《情系太行》,这是他一生学习、工作的部分故事和经验总结。拿回来后我从头至尾认真品读,收益博深。

第一辑是《实践思考》,用三十多篇文章,写了他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所做工作的回顾。我看了后深深感动:他对工作总是那样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力争更好甚至十全十美。他在《贵在躬身践行》一文中,用大量的事例和篇幅写“怎样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他说这是一个具体的“爱人行动”。“爱人就要付出。”“改革、创新、科研都是痛苦的,甚至是有风险的。”“我们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改革、创新,就要躬身践行,就要付出,就要有冒风险的精神。”很有哲理,也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在《领导干部应做调查研究的典范》(光明日报200317日)一文中写了他通过调查研究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我深深感到他就是一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典范。

第二辑是《政协 调研》。他做了一辈子的党政工作,已经非常习惯,也从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和工作方法,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没有他完不成的任务。这时党组织要他改行做政协工作。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这个工作,是一个外行。但他清楚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的四个不同,但是都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的。他从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凝聚力量、突出主体激发活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使得政协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就,得到上级满意,群众拥护。

第三辑是《历史 楷模》。在他的笔下重现了革命老前辈、七大代表刘开基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以来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的光辉形象;描述了“一个肩扛山区建设大旗的农民—李顺达”:写出了“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申纪兰”。并且赞扬了常平村的村长陈忠孝、长子县县长王海全、长治日报社长董志智等先进人物。他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还成了一个记者,只要有先进典型从不放过,除了安排新闻单位搞好报道外,还在百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亲自动手撰写文章,实在是难能可贵。

第四辑是《随笔 散记》。在这一辑中他写了辞赋五篇、序文二十余篇、读后感十多篇、还有评论、散文、杂文、箴言、游记等等二十余篇,各种文体都能涉猎,无不爱好,并且水平很高。真是一个多面手,作品多而精,是一个多产作家,让人读后爱不释卷,收益博深。

第五辑是《诗词  歌录》。其中《亲吻泥土》四十多篇,《登临太行》二十余篇、《题赠杂咏》近五十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泥土的亲吻、对太行山的热爱、对同志的友善、对困难群众的怜悯、对山水风光的赞美,抒发了他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博大情怀。

第六辑是《受访摘编》。这一辑十多篇文章,都是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长治日报等各大媒体对他的通讯报道和正面评论。全面地总结了他这一生中在各个阶段的工作成就,可以说是对他的总结。

第七辑是《特辑》。这一辑三篇文章,集中写了父母亲在兵荒马乱、日寇侵略、国内战争、三年灾荒等年代能够为国家分忧、为民众服务,而所经受的艰难困苦,以及抚育自己成长的故事;同时写了他的人生旅程,以及退休后的所思、所想、所为。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到此为止,他的一生经历,在我心中竖起了一个光辉的形象。由于他从小经受了磨难,在父母的养育下,青壮年时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为党工作,忠诚为人民服务,光明磊落,不走邪路,身直影正,给现在以及今后的人们树立了典范。

最后以一首七律作结:兵荒马乱降人生,艰苦磨难儿少龄。从小家中帮父母,成年岗位献工农。初心使命从无忘,大志胸怀绝未更。老骥仍存奋蹄意,吟诗作赋炼身功。

              202131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