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玉辉的头像

丁玉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08
分享

月 照 夜 郎 溪

晶莹如盘的秋月,悬挂在辽阔疏朗的夜空中。如霜的月光,染透了黔北高原的崇山峻岭。映满月光的夜郎溪,在这莽莽的群山中,静静地流淌。溪畔的那座古镇,就是贵州桐梓县的夜郎镇。

夜郎镇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在先秦时期,就是联结川黔交通的重要驿站。夜郎,作为古国、古民族,从春秋至西汉时代,曾称霸贵州四五百年。西汉牂牁太守陈立诱杀夜郎王后,大夜郎古国便消亡了。历史上以夜郎为名的郡、县有8个以上,而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的这座夜郎县,却是最后一个,存在的时间达748年。是现行中国地图上一以夜郎命名的地方,也是唐代夜郎县城的遗址。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于乾元元年仲春至上元二年仲春(758-761)就被流放于此。

夜郎镇,坐落在山坡台地上,被千倾田畴环山拥抱。五尺宽的行道,以青石板与鹅卵石铺就。一面是一楼一底的檐廊木结构的街房;一面是临夜郎溪而建的吊脚楼,古朴典雅,独特别致。在轻纱般的月光笼罩下,显得沉静而神秘。街边的那棵古黄桷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娓娓诉说着李白的故事。

 

当年,漫游江南的李白,听说他的好友王昌龄遭诬陷,从江宁丞贬为龙标尉。人隔两地,难以劝慰,而月照中天,千里共目。只好情寄明月,便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千古佳作。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这首诗中,夜郎”,只不过是李白代指遥远的蛮荒之地,那还是从《史记》和《汉书》史籍记载里知道的地名呢。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数年后,他竟步好友的后尘,却比王昌龄贬得更远,不幸真的被流放到做梦也想不到的夜郎故地。

刚直不阿又恃才傲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又是幸运的。在这里,他受到了并不自大的夜郎人热情接待和尊重。谁也没有把他视为被流放的罪人。厚道好客的县令,还常邀至家中,美味米酒相款待。

这个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李白被县令邀至家中做客。两人对饮,谈古论今,情同知音。县令一时酒兴起,便请李白题诗一首。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想起来夜郎过娄山时,见山顶竖立着一块形似毛笔的天然石笋,一下来了灵感。趁着酒兴,他欣然衬袖提笔,在宣纸上落下了笔,石笋如卓笔,悬之山巅。下句本想写人间无写处,只好书青天。但当他沉吟片刻,想到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坎坷,人生在世不称意,一种怀才不遇的幽愤之情,象巨浪一样撞击着他孤直的心扉。刹那间,蓄积已久的愤怨,从心底迸发出来,如滔滔黄河之水,通过笔端,一下泻在了纸上。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背手静立一旁的夜郎县令,轻声吟完这首表现奇特,颇有韵味的诗,不住的点头称赞:好!好诗!好诗!

这使苦闷彷徨的李白,顿时感到夜郎幸运遇知音的慰籍。人世浑浊,知音难遇啊!何况是在这夜郎荒谷。便把县令与平素所仰慕的南齐诗人谢眺联系在一起,都视为心中知己。这又勾起他对谢眺的追忆,当年写《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情景又浮于眼前,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宫阙,白露垂珠滴秋月……”。

遥远的高楼与近处的娄山,在李白半醉半醒的脑子里混在一块。迷离恍惚间便将诗名写为《题楼山石笋》。将娄山写成楼山,这千古误笔,在夜郎县令看来,却是诗仙的奇思妙想,暗合了他对官场的看法:仕途如高楼,步步难登攀。蕴含深意啊!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石笋如卓笔,悬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看着这首如行云流水,苍劲有力,风格独特的行草诗,县令不禁拍案叫绝。

李白拱手辞谢夜郎县令后,便高一脚,低一脚,青纱一袭,踏着迷离的月光独自回家。山野静寂,月儿相随。晚风吹动着李白的衣袂,像似牵着他夜行。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静静地洒满了床前。李白推门进家,乍一望去,恍惚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不禁寒意袭身。远处传来几声空洞的犬吠,唤醒了他的神智。哦,这不是霜痕而是月光。李白抬头一看,房外的黄桷树上,正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月儿。秋夜的天宇,空灵而明净,勾起他无限的遐想和乡思,就象夜郎溪流过他的心际,绵绵不绝。想着想着,他便渐渐低下了头,沉浸在思乡中。一首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情深词显、毫无雕饰、意蕴丰富、生动形象、妙绝千古的《静夜思》,便在这为位孤直、傲岸,有张良之志,屈原品格,却也一生不得志的伟大诗人心中产生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写完《静夜思》,情犹未尽,睡意全无。在月光下,他身披霜寒,孤独地临窗伫立,面对清波浮动的原野和朦胧逶迤的山峦。如织的往事便注上了心头。

才华横溢的李白,五岁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年轻时还爱好剑术,轻财任侠。二十岁前后游历成都、峨眉山等处。二十五岁时,心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大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别故乡。天宝元年(742)以《大鹏遇希有鸟赋》名扬天下。在道士兼诗人吴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进宫,供奉翰林。本以为能鹏程万里,可心高气傲,没半点奴颜媚态的李白,却很快遭到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只好离开朝廷,天下飘零。    唐元年(754)安禄山叛乱,隐居庐山的李白见战乱白骨成丘山”,便发出了苍生竟何罪?的悲愤。在永王李璘的邀请下,他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入了永王幕府。不想,却又陷入了权力之争,险些丢了性命。五十八岁的人还被万里南迁夜郎国。流放到这穷荒谷地中……。想到这些,悲从心起。面对清冷的孤月,思乡的情愫缕缕不绝。不禁在心里凄切地发问何日金鸡放赦还?

可令李白没想到的是,在这静夜里,三千里之外,还有二个人想着他哩。一个是在洛阳相识比他小十一岁,自天宝四载(745)兖州分手十多年未相见的杜甫。一个就是将要决定他命运的当朝皇帝唐肃宗李亨。

远在北方的杜甫,因牵挂被流放夜郎的李白,忧思拳拳,久而成梦。李白那憔悴的容颜和孤零的身影,时常依稀出现在他的梦境里。这天夜里,明净的月光勾起诗人对李白无限的思念,便怀着肝胆相照的情怀,写下了这篇情透纸背,至诚至真的千古诗篇《梦李白二首》。当杜甫伏案凝神奋笔,从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一直写到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挥而就时,澎湃在他胸中的感情还久久难以平息。当他深情地凝望暗蓝苍穹中的明月,真想逐月华至夜郎相伴李白……。

长安城巍峨的宫阙,披满了银色的月光,显得格外壮美静穆。欢宴后的唐肃宗回到寝宫未能成眠。这时,他背着手渡到大门前,当他俯瞰月光下的琼楼玉宇和大唐江山,便油然生起一种帝王的豪气。远离了刀光剑影,被温柔的月光浸润了的帝王心,这时生出了几许仁慈,不由想起千里迢迢之外,被他流放到夜郎已三年多的大诗人李白。

当初为了平乱壮声威,请李白出山,还是他给兄弟永王李璘出的主意呢。不想,为了争夺皇位,不但杀了兄弟,还将无辜的李白流放去夜郎,不禁觉得有点过分。兄弟已杀没法挽回,可被流放的李白尚可赦。一篇《政元上元赦文》的赦文,就这样在这位帝王心中产生了。这是肃宗即位以来,将要发布的第十一道赦文。而这次,无任何附加条件,大赦天下的赦文,却只是为了李白。

夜阑人静。此时,身处夜郎的李白,还在临窗怀想。沐浴在月光中的李白,显得孤高俊朗,如出尘的仙风道骨。

那轮高远的,焕发着莹莹清辉的明月,使他感到亲近而又神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是多么短暂啊!只有明月亘古如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象孔子、屈原、司马迁这些思想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的文章,才能与日月同辉映照古今。望着月光粼粼,潺潺而流的夜郎溪,李白便觉得古来万事皆流水。被月光净化了的灵魂,完全忘却了尘世的不幸和得失,顿感身心得到了解脱,有一种羽化遗世,欲乘风归去之感。

 

千年弹指一挥间。人去楼空,青山依旧。此时的夜郎古镇,笼罩在氤氲的清辉中,显得格外的悠远、神秘而静美。古镇中,李白旅馆”“李白酒家”“太白酒楼的牌子,还在静夜中闪烁明亮着。这个曾流放过李白的古镇,如今,却成了黔北高原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街边的那棵古黄桷树,曾见证过这里的一切。在融融的月光下,古树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晚风中,仿佛还在默默地叨念着诗人李白。月光照映下的夜郎溪,依旧是那么静静地、泛着银光,蜿蜒地流向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