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夷昊的头像

东夷昊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3
分享

曳杖罗浮去

康熙七年(1668年)在山东发生的大地震,摧毁了地面上的官衙,也正好理顺了地方上的官僚体制。从清初久拖未决的裁撤卫所的议题,随着城墙和官署的倒下而顺理成章的实施。五百年安东卫,就此步步走向衰微。

此时清廷和日本的关系趋于缓和,日本正处于“江户时代”,“一国一城令”颁布实施不久,武士集团把中央集权逐渐收紧,城市化进程正在稳步趋进,于是对于“大清国”而言,倭患似乎已经慑于“中华威仪”而销声匿迹。日本正在积聚力量苦炼内功,清廷却开始自大妄为自废武功。当然,很多因素上是出于“人事”上的盘算,而非治国的需要——关于安东卫的建立,那是前朝的事情,是为了海防的需要,如今海晏河清,倭患已对政权构不成威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让地方武装做大,那岂不是卧榻之侧容人酣睡?

至于大明朝的“信国公”汤和设立安东卫时的传说,也就当是姑妄言之了。

安东卫始于何年?它的建立与一个名字紧密相关。

汤和。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的同乡、童年密友、起义的引导者也是忠实的追随者,还是极个别的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能够衣锦还乡终其天年的权臣。

他为了大明浴血半生,南征福建北伐蒙古西斗蜀地东擒倭寇,可谓战功赫赫,但纵是英雄虎胆在皇权面前亦是胆小如鼠。

据《明史•列传第十四》中记载,他在三十岁时,战破常州,与张士诚对峙之际“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也就是说汤和虽然生性谨慎,但是在酒精的麻醉之下也曾吐露了真实的心思。常州处于战地,作为手握重兵的人来说,投向何方,意味着战局的根本转变,汤和本意是发牢骚,认为朱元璋没有把他视为股肱,他的一片忠心反被忽略甚至是猜忌——想不到此话刚出口,就被密探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由此便生了更深的误解。于是乎在朱元璋心里便生了提防,你小子想要造反吗?“骑墙派”固然可恶,可是你骑在屋脊上进行武力要挟,这早已不是动摇的中间派的问题,而是站位错误必须严惩之的了。

朱元璋当时咽下了一口恶气。建国后,论功应该封汤和为“公”,但是偏偏不封,意思是让他自己掂量掂量。汤和表示了恭顺,对于待遇问题一声不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朱元璋的心中的怨气。一直到了洪武十一年,汤和才被封为“信国公”。朱元璋呢,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给你个无上荣誉之余“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弄了块牌子把当年在常州喝醉酒的情形给刻了个明白的,省得你得了便宜还卖乖。“信国公”被这块牌子膈应得在府中老是坐不安稳,于是为表忠心经常请缨,不是去出塞就是去讨蛮,每隔几年都要驰骋天下,展示一下武功方面的专业技能,展露一下自己对大明的铁血丹心。

1352年(至正十二年)二十七岁的汤和给皇觉寺的一个二十五岁的和尚写了封信,邀约他开天辟地建功立业。那个和尚念一声阿弥陀佛,从此搅动江山,奠定了二百七十年的大明基业。而汤和从那封信开始,就活在了他的阴影之下而毕生惴惴不安——行伍出身杀人如麻连死都不怕的人,却在权力面前卑躬屈膝战战兢兢无比惊惧。

朱元璋不会认为是汤和的一封信让他有了天下,汤和则更不敢如此认为。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汤和已经明白了朱元璋即将实施“内科手术”,于是上奏:“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朱元璋听了很是满意,不但赏赐了他金银,还在凤阳给他建造了府邸。

不过,朱元璋毕竟还需要他最后为自己效一次力。因为沿海倭患严重,朱元璋答复汤和道:“卿虽老,强为朕一行。”根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五》记述“十七年春正月,倭频寇浙东,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汤和因此就在沿海铸就五十九座城,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民间多有怨言,汤和说“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谁再嘟嘟囔囔“齿吾剑”!一年之间,五十九座城拔地而起,这展示了大明的国力,也展示了一位能臣的组织动员能力——所以,你忙完了还是赶紧回家吧。

汤和告老还乡,但也没有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知道自己乃至家族的生命仍旧时时悬于一线,于是每年春节都要去朝觐皇上,表示自己的温顺和忠诚。

他牢记着因常州酒后失言而背负终生的后果,“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甚至越接近死亡时越发对权力表示惧怕。《明史》载“(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也就是说,晚年的朱元璋也害怕了权力带来的孤独,他想找个人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想倾诉一下孤家寡人的苦水,他觉得汤和忠厚老实可以托以肺腑,却实在想不到自己已经把他的脊梁骨给折断了。朱元璋每说一句话,他每每磕头不住,这让老朱也止不住老泪纵横。

童年的小伙伴,青年时打天下的同谋,到老了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却交不了心的陌生人。朱元璋又送了几车金银宝贝作为汤和的丧葬费,他知道汤和阳寿已经不多了。果然,第二年,也就是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他就去世了,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日照县志》认为,是汤和选定了安东卫的城址,并把时间界定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这应该是参考了《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有意思的是,《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谷应泰(1620~1690),也是顺治四年的进士,也就是与杨大功和宋琬俱为同年。

告老还乡前一年的汤和,为了大明天子而辗转于海岸山林滩涂之间。他走到虎山境界,相中了北依沉崮山南对龙王河的一块向阳地,兵丁把测绘的旗子刚刚插上,只听得空中一声鸣叫,一只青鸾翩然而来,将旗子衔了,往东南飞去。

汤和在青鸾落脚之处确定了安东卫的城址。他认为这是天意,却不会想到,这也是于他人生的一个象征、一个预兆、甚至是一种总结。早在他二百年前,宋人杨冠卿写过如此的诗词:“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出走时仅凭豪情满怀是如此容易和义无反顾,归来时却满腹沧桑,路途是如此漫长、艰难和步步惊心。

或者,青鸾究竟还是一个传说吧。正因为它美丽的虚幻,我们才格外希望它存在的真实。

2018.10.2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