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格桑卓玛的头像

格桑卓玛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9/17
分享

情浓,路就不远

(一)

晚上九点的火车,次日九点多到九江,红的男朋友已经在那里等待了。

坐“和谐号”动车去永修县。动车很干净,没有拥挤,服务也好。透过车窗,看到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不高的绿山,从车窗跑过,还有片片收割过的稻田,好多好多水。

下车,走在街道上,手机响了,是堂哥打来的。我们有半年多没见了,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他说,想找我说说话。他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江西,刚下车。他问我是不是去那里玩,都谁去了。我说,孩子大姑家的女儿出嫁,我们来送她,一同来的有我们八个人。我又说,三天后我就回去了。他说,明天他就要回郑州了。我有些惋惜,说,等我们有空再说,好吧?他说,好吧。

红的男朋友小范带我们去永修宾馆,小范、红和她的姐夫小杨去订房间。我和三姐在109,放好东西,洗一下,稍做休息。

走在他乡的街道上,竟然没有陌生感,就像走在家乡的人民路。

走近饭店的桂花厅,小范的几个浙江朋友已经在那里了,还有一位漂亮得我不想做任何描写的女孩。他们都很热情,尤其是小范的堂哥,很健谈。

小范的朋友开车送我们回宾馆。其实并没有多远的路。看他们都上了车,我也只好坐上。下车时,无意看到车的标志,是宝马。

次日,红早早化妆盘头去了,和她姐姐一起。我们在宾馆用一些自助餐。在那里,我又找到了在新郑宾馆的感觉。

红回来了。纯白的婚纱更显出她修长的身材。睫毛长长,妆容淡淡。简单的盘发,右边一朵红白的香水百合和一支满天星,另有少许细碎绿叶,花香袭人。

红真漂亮,完全可以和明星相媲美。

(二)

小范来了,把一束艳鲜的玫瑰送给红。

我们这里的风俗,新郎迎亲,是要披红的,或十字披红,或者披一条。当然,也有人不局限于这种风俗。大姐特意捎来两条不错的缎子被面。我不能说大姐守旧,她完全是为孩子好。小范有些为难。他问,什么时候才能解下来。大姐说,拜过天地以后。小范说,他们那里不拜天地,把新娘接回家,直接就入洞房了。

还有,我们这里,送新娘要带贵宾花,大多是新郎带来。那边没有这样的风俗。我对大姐说,入乡随俗吧。大姐说,入乡随俗就入乡随俗吧。于是,大姐把捎来的红布撕下一些,我们装在口袋里。

其实,我一直赞成什么事情越简单越好。不过我想,连天地都不拜,也未免太简单了。

小范家在镇上,我以为没多远,就没吃晕车药。走了好远还没到,我把窗玻璃落下一些。三姐问我是不是晕车了。我说有些不舒服。我问司机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三分之二。我掏出晕车药,倒出一片。那段路不太平坦,不过,路两边都像是草原的景色,还有一群水牛在吃青草。

路左边有一条小河,偶尔,有些断流。再往前,还有一条小河从北边缓缓流向这边,再向东流去。

进入吴城镇,便是平坦的公路了。偶尔,路边有几棵异常美丽的树,一个个黄黄的大果子挂在绿叶间。我问司机,那是什么树。他说,柚子树。我想,这些果子最好只当风景,不要食用。

司机又说:我们这里是一块宝地,是鱼米之乡。

我看得出,这地方是不错的。只是我想,我们是和红一块儿来的,等我们回家,就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了。想到这里,竟想落泪。我在心里对她说,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路边的油菜,不少已经开花了,还有青菜,也很茂盛。菜地旁边,有一块耸立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很大的字,一面是千年古镇,一面是鄱阳明珠。

车转了弯,不远就是小范家了,门口不少人。

红被接进屋里,上了楼。小范的堂哥打开我们的车门,我们进屋坐下。桌子上摆着瓜子、糖、香蕉、小橘子,瓜子不太好磕,味道绝好。

中午,仍是小范的堂哥陪我们,再一次把他的热情和健谈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间,红和小范过来敬酒,我端起小杯果汁祝愿他们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换了服装的红,是另一番韵致。头上长长的纱去掉了,那发型竟如娴静的日本女人,几分温婉,几分古典。红色得体的唐装套裙,裹着她纤纤的身材,曲线明显,玉立亭亭。

(三)

下午,小范带我们去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看各种候鸟的标本。然后去望湖亭。从高高的望湖亭上看去,赣江几乎环绕着这个古镇。小范说,现在不是汛期,如果是汛期,赣江就成了鄱阳湖,整个是望不到边的水。

我们去了江边,江上有运沙子的轮船,江边有不少停泊的船只,岸上还有一些破旧的船,即使破旧,也是好看的。小范不停地给我们说着这里的事情,不过我忘了都说了些什么。江边的沙上有不少蚌壳,沙子软软的,细细的,踩在上面绵绵的。

一只渡船靠了岸,我们到江那边去。渡船不是很大,但和我划过的船相比,那只能算是玩具了。

依栏站着,很少有人说话。有风吹过,飘动了头发。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对岸。对岸有一辆面包车,还有一辆摩托车。据说,这些车辆也是可以乘船到对岸的。

小范说,他小时候是在江这边住的,经常乘船到江那边上学,每次乘船五分钱。后来,被水淹了,就搬到了那边。

小范带我们来这边,主要是看有没有天鹅大雁和白鹭的。走过大片大片开着小黄花的绿草地,上了一条像坝一样的坎坷不平的土路,小范说那叫小挡。小挡的南边更是一望无边的绿草地,这边也并没有鸟。小范说,大概都飞走了,如果是冬季,这里有好多好多鸟,好看着呢。

虽然没有看到鸟,但就是那草原就够美的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水牛,那么多星星点点的黄花,那么细软干净的小沙滩,抓一把细沙让它们从手中慢慢漏落,看三姐在沙子上写几个字,再有小杨拍几张照,又何尝不是愉悦的事情。

船夫用长长的竹竿撑起渡船。过了江,我们再去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晚上我们要住在那里的观鸟者宿舍,那里也是同招待所一样的。

晚上,我想顺着古镇的街道走一走。大姐三姐也出来了,我们一起,一直走到十字街头。街道上的路灯,一边是亮着的灯笼,一边是没亮的普通路灯。一家超市的招牌上写着很大的字:知心知己枝江酒。

次日,我很想早早起来,再到望湖亭看看,又想大门可能不会开。我和三姐出去的时候,大姐他们已经在路边看江了。大哥说,他早起来了,想出来,只是大门没开。

江面上,铺着一道绚丽的朝阳。十几艘大轮船徐徐向南,并且不断有同样的轮船从北面行驶过来,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很是壮观。

(四)

小杨、三姐、红的堂哥我们几个先回来。大哥、大姐、红的姐姐和她的女儿过几天再回来。我们一块儿坐公交车去永修县城,红要送还婚纱。

没有买到动车票,小范的朋友把我们送到九江火车站。

小杨是经常出差的,他带着我们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穿梭。他说,他也有好几年没乘过火车了,出差大都是用公司的车。我说,我也是很早的时候坐过火车,不记得有这么多人。

火车晚点四十五分钟再走。候车室里有人打牌,有人逗孩子,有人打盹儿,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围在一起高声唱歌,他(她)们的歌声和表情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走过长长的站台,上车,躺在小床上休息,多少年没睡过上下铺的小床了。

车厢里时而响起轻松的音乐。我和三姐时而看窗外的风景,时而说几句话,或者睡一会儿,或者我掏出便于携带的小书看几页,或者躺着写几行字,或者看几眼那个被妈妈抱着的大眼睛长睫毛的婴孩,或者车厢里的音乐停了,我听自己的音乐……

车厢里,一遍一遍地响着:旅客们,列车晚点,给您的旅途带来了不便……

列车一站一站地停下,或两分钟,或五分钟,或更长时间。

晚上一点多到郑州。下车,不时听到列车里“……下次再相会”的话。

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坐火车。在车上无意听到有人说,买不到卧铺票,就不坐火车,二十四小时坐着根本受不了。

春节期间,票很紧张。去的时候,大姐说,买不到火车票就买飞机票。红和她姐姐提前也没有买到卧铺票。十二个小时坐着,大姐的脚都淤肿了。她说,以后不再坐火车了。我和三姐偶尔活动一下,虽然也觉得累,看看还有那么多人一直站着,又觉得我们坐着已经不错了。

小杨叫了出租车,我们回他家里,住在那里。

次日清晨,他带我们去小吃店,和我们一起打的去南站,看我们坐上回家的车,他才回公司。

从河南到江西并不远,这是我的直觉,因为我们的孩子在那里。红更不会觉得两省之间有距离,因为她深爱的人在那里。情浓,路就不远。

2011年3月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