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歌的头像

海歌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2/04
分享

草根也有艳阳天连载

14

舍不得小河堤离家前夕再去那唱一曲

外面世界好艰难福娃儿几个抱团度难关

 

带着伤痕,福娃儿要离家出远门了,用一个化肥袋子装上他的两套破旧的衣服,一双破鞋,一床破烂的棉被,毛巾牙刷碗筷

还有什么一定要带的?”娘问。

当然是他的至爱,爷爷给的收音机、于莉莉老师送的两本歌谱,还有那个小圆镜。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他心中没底,但是有了这两样至爱,福娃儿感觉有安全感。

行李收拾好了,从来没离开过家的福娃儿突然间好像有了要失去什么的感觉,到底要失去什么?他分析不出来,不过,要再去一趟小河边的欲望冲击着他的心,他要再去一次小河边,再享受一次在安静的广阔的田野上自由歌唱的快乐,他把收音机从行李袋里翻出来带上。

月亮躲在一抹灰色的云层后面,小河依旧泛起一点亮光,微风过去,河水泛起层层涟漪,这些是福娃儿熟悉的景象,放眼开去,黝黑的山峦下那一望无际的玉米杆儿已经消失,一个个黑黝黝的玉米杆垛像一座座小山丘在那静坐。微风过来,收音机里飘出的音乐夹着泥土还有玉米杆芳香让福娃儿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深深的把这芳香吸入丹田,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随着丹田气的慢慢呼出回响在了这一望无际的夜空。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啊啊哈嗬咿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风把这歌声传到对面山峦,送到四面八方。随着接下来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福娃儿漫步在这四周,似乎要把这些所有的景色都装进心中明天一块带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 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哎红得好像,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明天,或者说从此,他就要离开这里,它不知道明天即将要去的地方还有没有这样的小河,还有没有这样宽阔的田野,还有没有那么宁静的夜空,他期望有,因为他需要这样的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地方练歌和听歌。这个夜晚,他听歌听到黎明才回家,他实在舍不得这个这么适合他而且让他在这里学到了那么多歌曲的地方。

娘把十个煮熟的鸡蛋、还有十个窝窝头塞进娃儿的行李袋,并提醒娃儿在路上饿了就要记住吃,妹妹把娘腌制的三罐咸菜塞进哥哥的行李袋,娘再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塞到福娃儿手里,说:

“娃儿,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这50元,你省着用。”

“知道,娘。”狗剩儿铁蛋铁柱胖墩儿小嘎都带着行李来了,他们的行李都是用一些化肥袋子装着,一手提着绑紧了的袋口背在肩上。还有他们的爹娘,他们的弟弟妹妹,一行十几二十个人热热闹闹的来到了村口的那颗大树前,要分别了,送行人对娃儿第一次远行打工千言万语集成一句话:去到就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祝你们一切顺顺利利。看着渐渐远去的娃儿的背影,娘们儿心痛,她们抹着眼泪,一步一回头的看着隐没在尘土里的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年是1989,全国大城市都在搞基础建设盖大楼,要在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很容易。

 

这是北京的一个医院的工地。工人们正在工作,有搞混凝土的,有扎架子的,有搬运钢筋的,有搞土方的,福娃儿狗剩儿几个见包工头的时候他正叉着腰在臭骂工人:

“他妈的,简直就是头蠢驴!”

包工头40岁的样子,一米7几的个头,咋看上去五官不难看,脑袋有点光,头发有点少,皮肤赤黑,镶着两颗金牙,脖子上戴着一条很粗的金项链,一只手戴着手表,一只手戴着很粗的金手链,左手无名指带一个很大的金戒指,衣着很好,丝质的短袖花衣裳,脚下踏一双皮鞋,裤腰上别着一个黑色的什么东西,后来福娃儿他们才知道那叫BB机,是用来联系人用的,别人要找他就打他BB机的号码,然后他就按照BB机上显示的号码找座机电话打回去。福娃儿一行是在火车站被一个人带到这里来的

“以前干过工地吗?”包工头问。

福娃儿几个回答:

“没有。”

“行,把行李放去宿舍就开工吧,你们六个人分成三个工种跟着师傅们干,三个干扎钢筋,三个干搭脚手架。”

包工头交代了工作,但没有说待遇问题,而福娃儿几个又没出过门,加上刚从农村出来,不好意思一见面就问待遇问题,好在接下来在把行李送回宿舍的路上那个马仔告知了他们的待遇,他说包住不包吃,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早上七点半上工,十二点下工,中午连同吃饭一共休息一个半小时,下午一点半上工,六点半下工,工资每天8元,干完一个月之后每个月领取120元伙食费在当月的工资里面扣,剩下的工资到年底春节前发放,有可能是一次性发放,有可能是部分发放,是一次性发放还是部分发放这要看当年的具体情况。

等马仔走了,胖墩儿儿担心这个月的伙食费,被胖墩儿儿这么一担心,大家也觉得对呀,要干完一个月后才领这个月的伙食费,这个月的伙食费怎么办?大家带的钱都不多。

“怎么这样的?”福娃儿不解。

“这样。”说时迟那时快,狗剩儿提示大家:

“大家看看身上还有多少钱,凑一凑。”

大家赶紧翻自己的口袋,狗剩儿和铁蛋68块,狗娃儿儿和小嘎48块,胖墩儿儿58块,福娃儿最少,只有18块,原来,他们离家的时候狗剩儿和铁蛋的娘都给了狗剩儿和铁蛋100元,铁蛋儿和小嘎娘给了铁蛋儿和小嘎80块,胖墩儿儿娘给了胖墩儿儿90块,而福娃儿娘只给了他50块,大家坐汽车花了5块,坐火车花了27块,68块分成一个月30天每天有22毛多,58块分成一个月30天每天有12毛多,48块分成一个月30天有16毛,而福娃儿则连一天一块钱都不够,看见福娃儿和铁蛋儿小嘎很难过,最多钱的狗剩儿安慰他们,说:

“不用怕,我们把钱混在一块,团结起来共度难关。”铁蛋胖墩儿儿说:

“对,先看看我们六个人的钱加起来有多少。”

狗剩儿在地上捡个小石头计算,最后得出结果是300块,六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是300块,人均50块,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166分,分摊到一天三餐,每餐的伙食费是55分。55分怎么吃?胖墩儿儿提议先去饭堂看看吃饭的价钱,然后再合计合计看怎么熬过这个月。铁蛋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他们来到了饭堂,其实没有饭堂只有厨房,他们把食品和价格向炊事员全问了一遍,有五分钱一个馒头的,有五毛钱一个肉包子的,有五毛钱一碟斋炒面的,有一块钱一碟肉片炒面的,还有五分钱一碗白粥的,有一块钱一碗肉片粥的。听见有这么低价格的早餐,他们乐了,走到一边几乎是同时说:

“我们可以吃斋的。”胖墩儿儿说:

“如果吃斋的,一碗白粥五分,一个馒头五分,加起来才一毛钱。”

“对,一个月下来一个人的早餐只需要3块钱。”铁蛋说:

“我们六个人加起来一个月的早餐才需要18块钱,减去今天早上我们吃从家里带来的窝窝头和馅饼,那就又省了6毛,那这个月就只要174毛吃早餐。我们现在有300块钱,除去174毛,还有、、、、、在地下算一算,、、、、、、。”

小嘎在地上捡了个石子在地上算,算出还有2814毛。这2814毛够不够六个人吃一个月得的午餐和晚餐,那就得看看午餐和晚餐的菜价了。为了省钱,第一个午餐他们吃从家里带来的在路上没吃完的窝窝头和咸菜。



15

农民工业余生活各有各精彩

福娃儿收音机唱歌为大家带来欢乐

 

从来没出过门特别是干工地活的福娃儿一行接下来干的是什么活?扎钢筋和搭脚手架。扎钢筋和搭脚手架是需要技术的,像福娃儿几个从来都没干过这活的来到工地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他们必须得有人带,但是,以师傅自居的前人有话在先了,想学扎钢筋搭脚手架,先去那边空地上把钢筋和铁管搬过来保障扎钢筋搭脚手架每天的用量吧,新来乍到,肯定是前人怎么说后人就怎么做了,可是,没想到,这份工原来是一份人做人怕的工,而且是冬夏各有各可怕的工。为什么?原来,因为钢筋和铁管都是在露天存放的,夏天太阳暴晒,钢筋铁管受热发烫,冬天淤血覆盖,钢筋铁管受冻冰冷,所以无论是夏日还是冬日,凡事搬运钢筋铁管的人肯定要不就是被钢筋铁管烫得双手双肩起泡,要不就是被钢筋铁管身上借的冰冻得双手和双肩红肿爆裂出血非常难挡,所以,这个工作通常都没有人愿意主动做,当然了,有新人而且是什么都不懂做的新人来了,毫不客气肯定就把这份工推给他们做了。现在是酷暑的天气,那暴晒在太阳底下的钢筋和铁管的那种热简直就是像被放在火里烧过的一样发烫,搬运铁管的是福娃儿狗剩儿小嘎,搬运钢筋的是铁蛋狗柱和胖墩儿,铁管和钢筋不光烫,还沉重得很,因为都是一扎一扎的捆绑着的,一次就要扛起一扎。从置放钢筋铁管的地方到使用的地方大约有50米不近也不远,用不着斗车运送,只是人用肩扛就可以了,这份工太辛苦了,比起在家种田在家放牛辛苦多了,一整天暴晒在差不多40多度的太阳底下,肩上扛着那么滚烫的铁管和钢筋来来回回的搬运,来到使用的现场,还要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的回避着脚下的建筑杂物,几轮下来,他们几个人的腿都发软,手掌和肩膀更加是又红又肿甚至是起了血泡,这才半天,下午怎么办?有好心的工人看见他们几个互相展开自己起着血泡,又红又肿的肩膀和手掌表现出了同情和关心,在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叫秦刚的师傅拿出私家的红药水给福娃儿几个擦,其他人也教他们找一些烂布之类的垫一垫肩膀,还帮他们找了几对劳动手套教他们带上手套手掌就可以避免被烫伤了。

200多人就餐,厨房前面排着上十条长长的队伍等着打饭,为了看着口袋里的钱吃饭,福娃儿几个先要搞清楚饭菜的价格,他们来到前面看了看菜牌,还好,不贵,还可以选择吃素的还是吃荤的。每一两米饭一毛钱,菜色有素的有荤的,素的有三毛钱一份的素青菜,一毛钱一份的小菜,还有免费的青菜斋汤,荤的有一块钱一份的肉片炒菜、八毛钱一份的肉汤,好,心中有数了。

“我们吃素的,如果吃三两饭,一份素青菜,一餐只需要6毛钱。”狗剩儿说。

“对。”

大家同意。面对从家里剩下的那280多块钱,他们不吃素的也不行,但尽管吃素的,那280多块钱够不够六个人吃一个月呢?他们心中也没数,于是他们来到一边在地上计算起来:一个人一餐共6毛钱,一天两餐就是一块二毛钱,一个月30天就是36元,六个人就是216元,加上18块钱的早餐,六个人一个月总的伙食费是234元,大家的250元减去234元还剩有20元。听到还剩有16元,铁蛋说:

“哎,我们每个人还可以多吃一个馒头,一个人五分,六个人三毛,一个月18块,还剩两块。”

“哎,那两块钱还可以拿来寄信回家。”福娃儿说。

“对。”

看到一个月的伙食费搞定还可以有钱寄信回家,大家非常高兴,击掌祝贺,说:

“我们可以熬过这个月了。”

不知不觉来到工地已经三天了,福娃儿提议为了省钱集中写封信回家报平安,大家同意,于是在一天吃完午饭之后就回到宿舍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由于里面太热,他们跑到外面走就好了个阴凉的地方,谁执笔写呢?大家推举读书最多读到四年级的铁蛋儿执笔,然后大家口述:

“亲爱的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们好,我们已经找到工作了,我们很好,请放心,一年之后我们领了工资就回家看你们,祝你们建康快乐,再见。”

信的最后签上了六个人的名字。他们跟旁边的人打听怎么寄信,一个工人好奇地问他们,不写信封怎么寄呀,他们说不会写也没有信封,于是这个人给了他们一个信封并教他们怎么写信封去哪里寄怎么寄出去。他们在写信封收信人的时候,把他们六个人的父亲或母亲的名字都写了上去,加上狗剩儿胖墩儿儿写的字大且歪歪斜斜,整个信封面被写得满满的,在那个人看来很滑稽可笑。去邮局花了五毛钱寄出了家信,还剩下1块五毛,他们好一通开心。

 

 工地的一角,有三个用石棉瓦盖顶,烂木板隔墙、水泥地板的大工棚,这是工地三百多人的宿舍区,工人们吃饭睡觉都在这个区,也是工地早中晚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傍晚放工之后。这三百多人,有钢筋工、架子工、泥水工、木工、塔吊工、杂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农村,有老乡结伴而来的,有夫妻结伴而来的,有家长子女结伴而来的,有兄弟姐妹结伴而来的,有亲戚朋友结伴而来的,这些人的年龄从十几岁到60几岁不等,男的占绝大多数,女的只有寥寥1020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性格语言性情习惯各异,所以这里常常会上演全五行,一句不对,就有可能损爹骂娘,就有可能打个天翻地覆。可不,话没说完,那边就因为吃饭插队打起来了,那边又因为一句话不对出拳了。

三百多工人一下班回到宿舍区那就是拥挤的一大片,从下班到睡觉前,各有各精彩,有出去逛街的,有出去找女人的,20块钱一次,留在宿舍区的就有打牌的猜拳的赌博的,有掰手瓜的,大声叫大声笑围观的,喝酒闹事的,输了被迫钻裤裆夹子夹嘴巴鼻子的,还有更刺激的是输了就要裸体在宿舍区跑一圈的,这是宿舍区整个晚上的高潮,每到这个桥段,全宿舍区的人,除了年轻女人她们会或者用手挡住眼睛,或者会躲到一边,其他所有男人包括那些上了年纪的女人,全部都会放下手上的一切活儿予以围观、起哄,把这玩儿推向高潮。狗剩儿几个第一次感受跟那么多人在一块的兴奋,他们一会儿去看看这堆人打牌,一会儿去看看那堆人猜拳,一会儿去围观喝酒打架,而福娃儿似乎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人家在乐在疯,他却找了个角落坐在地上听他的收音机,收音机说:

“‘回娘家’是一首河北民歌,是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原唱于1982年,朱明瑛翻唱于1984年的春节晚会。回娘家,是我们中国很多地区的一种习俗,意思是成家不忘娘。这首歌反映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鸡带着鸭带着孩子在回娘家的路上欢快的情景和愉悦的心情,下面就请欣赏《回娘家》。”

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这哗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

收音机的歌声吸引了一群对这首歌感兴趣的人,首先围过来的是一个女孩子,大约17-8岁,她站在福娃儿旁边听,看上去她很喜欢这首歌,她跟着歌曲的韵律摇着头,还跟着哼这首歌的曲子。跟着就是一帮男人,他们都光着膀子或肩上搭一件背心或穿着衣服但又拉到胸前那么高,还有几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其中一两个女人还抱着孩子,蹲在远一点的一些人也引颈竖起耳朵向这边看过来。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听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的时候,大家都不由得笑了,小女孩也笑了,看来这个小女孩的性格很活泼但又很文静。有个别调皮的男青年还给“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做出鬼马演绎的动作,更是让这个女孩子乐。

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山边就要把雨下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她身上打呀咿呀咿得儿喂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和花粉变成红泥巴飞了那只鸡,跑了那只鸭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哎呀 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歌曲完,那些调皮的小伙子又怪声怪气的配上鬼马的女性动作重复了最后那一句哎呀 我怎么去见我的妈——。”把大家逗得乐翻了天,甚至笑出眼泪,有女人拍一下那个小伙子的背,说:

“死鬼,好久都没这么开心的笑过了”。

这时候,宿舍区的人群兴趣反转,很多人从围观猜拳打牌赌博看醉酒打架转到来听收音机唱歌,听完歌,还来一段调侃:

“哎,你们以前回娘家是不是这样的,(唱)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背着个胖娃娃的?”女人们回答:

“才不是呢,我们过门三朝就要回娘家了,哪有那么快身上背着胖娃娃呀?那是唱的,实际里不是这样的。”

女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论这个事,这时不知谁插了一句:

   “娘儿们,你不让人家那些感情好的没打钟先入饭堂啊?”

这句话把男男女女逗了个乐:

“哈哈哈、、、、你个死鬼,尽想着那些个娘儿事。”

有人对‘感情好就可以没打钟先入饭堂’的说法提出抗议,说:

“哧,狗男女才没打钟先入饭堂!”

他的抗议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

“对,没打钟先入饭堂的都是狗男女!”

有正怀孕的女人和他身边赤着膊的丈夫对说这个话的这些人投去愤懑眼神,说:

“他妈的在说我们呢?”

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把屎往自己身上泼,顿时,“哗”的一下就像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笑得炸开了锅,一时间,大家就围绕着‘没打钟先入饭堂的都是狗男女’这一句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有的拿身边的例子论证,有的甚至现身说法,总之,正反两方面各有各说法,整个宿舍区霎间兴奋得像一锅烧开了的水在翻腾,一些从洗澡间出来只穿着条内裤的男人也加进了争辩,这时,收音机报幕。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