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炳春的头像

张炳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2/02
分享

踏着红孩子的足迹

                                            张炳春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很多都是看完《红孩子》这部电影后,哼着电影主题曲,学着电影情景,排着小分队,肩抗红缨枪,高抬腿、大踏步地争当“红孩子”。

这里是著名红色经典电影《红孩子》的重要外景拍摄地,在新华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会昌县志》327页清晰记载:“莲塘山下桥,在小密乡莲塘村……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红孩子》影片时,该桥选为外景摄入。”其他文史资料记载,包括莲塘观莲阁在内的小密乡一些地方,因拍摄红色电影《红孩子》而闻名遐迩。

《红孩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苏区儿童革命斗争的电影,也是毛主席唯一探班的一部戏。这部电影讲述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北上抗日,县苏维埃李主席领导赤卫队上山打游击,他的儿子苏保和小伙伴细妹、冬伢子、金根、虎崽、水生等一群小伙伴们决意追随红军。恳求大人带他们上山未成后,自行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当地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并在“李公公”领导下,作弄反动武装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在严酷的斗争面前,红孩子们茁壮成长起来的故事。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等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影片1958年上映,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电影故事时代背景时隔仅23年的1957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收官阶段,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带来了新的气象,文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电影、文艺作品等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电影《红孩子》应运而生。这年秋,由作家时佑平的小说《苏区小司令》改编的故事片《红色少年行》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投入拍摄。影片剧本由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与时佑平共同进行编写。剧本写好后,导演苏里很满意,高兴之余,大笔一挥,将电影名称改为《红孩子》。接着,乔羽又为影片《红孩子》写了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并由著名电影音乐家、作曲家张棣昌谱曲。歌词简洁有力,曲调激情昂扬。

拍摄这部电影,先期到江西苏区进行了生活体验和外景拍摄。导演苏里带领演员们,随摄制组一起走访了江西革命根据地。为了让小演员们亲身体会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苏里导演还特地让孩子们住在农民家,穿上当地儿童的破衣烂衫,打赤脚下农田,穿草鞋走田埂,过勾井河坎和石拱桥,还爬上了小密的高山。孩子们脚被磨破了,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泪。几个月下来,这些小演员们真像当年苏区的儿童团员了。尽管这一路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却也使他们充分领略当年“红孩子们”同白军斗争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因此对自己在戏中的角色有了很好的把握。在小密进行电影外景拍摄期间,活下来的当年赤卫队员、当地一些农民,义务做了群众演员,还吸引了大批的群众观看。小密的不少景观选入了影片镜头片段。1958年2月,摄制组结束江西外景地的拍摄,回到长影拍摄内景戏。2月14日,毛泽东主席来到摄影棚探班,并跟大家一一握手,小演员们围住毛主席,有的拉着毛主席的手,有的用劲鼓掌,有的还高兴地跳起来……

江西会昌县小密乡莲塘村的莲塘山下桥和观莲阁,是电影《红孩子》的代表性重要外景拍摄地,当地人引以为自豪,均位于323国道莲塘村路段东侧。莲塘山下桥,是一座建于1918年的石拱桥,长6米宽2.7米,横跨村内的勾井河,至今保留完整。莲塘观莲阁,在莲塘山下桥勾井河下游边上,因拍摄电影《红孩子》而被打上红色烙印,那个特殊时期“破四旧”时未遭拆毁,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此津津乐道。观莲阁始建于乾隆12年1755年,由当地望族钟兆序家族建造,距今二三百年。2013年,木质支柱改建为钢筋混泥土支柱,并对破损较严重外观、内饰进行了全面修葺。观莲阁主殿为三层塔楼式结构,每层四角高挑,如鸟翼凌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另兴建和屋数间戏台一座,戏台成为群众开展文艺表演的重要场所。

基于良好的电影外景拍摄基础,2019年,北京冷杉传媒集团在小密乡启动投资冷杉小密花海影视基地建设,这将是一座以“农耕研学、四季花海观光、低空飞行体验、高空滑索、趣味滑草、汽车影院、千亩良田、万亩森林、珍禽满山”为特色打造的生态型、复合型的花海影视体验基地,是中国花谷小密花乡重点项目之一。

这里是曾经唱响《共产儿童团歌》的地方,“……小兄弟们呀,小姊妹们呀!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呀,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1958年上映的电影《红孩子》主题歌曲,当时的很长一段时间,广为传唱,红遍全国,历久不衰。踏着红孩子的足迹如今这里在刚刚取得脱贫攻坚历史性伟大胜利基础上,紧接着又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独好会昌富硒产业园·小密硒谷项目规划与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莲塘村富硒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施工如火如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