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炳春的头像

张炳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01
分享

金樱花儿开

花懂人意,沐浴着款款春风,金樱花儿在每年清明前后如约盛开。河畔、溪边、路旁、岭脚、山腰,甚至石缝中,到处是金樱子妸娜的身姿。轻盈柔美的刺枝蔓,洁白如雪的花朵儿,庄严肃穆地列着阵,守候在寂寞的荒村野岭中,像是寄托人们对先人的哀思。

在美丽斑斓的春夏,金樱子花很随意地点缀,不需要刻意栽培,年年野蛮长,年年花儿开,她以自己特有姿态衬托出春夏之美。五片单层洁白金樱花瓣,大齿轮片般镶嵌在嫩黄的花蕊周围,一朵挨一朵,拥挤在每条带刺的翠绿滕蔓上,花香浓郁。素雅的花儿与带刺的枝蔓、墨绿的叶子和谐地交织着,似一幅立体的画;微风吹过,一股泌人心脾的芳香扑鼻而来,洗涤着五脏六腑,偶尔几只艳丽的黄蜂警惕地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采着花粉,是一首无声的诗。成片的金樱花儿开满藤枝,肆无忌惮地连成一片纯白,繁花盈眼,此时可别忽视绿叶的存在。远处看去,山坡一带带洁白的金樱花,掩映着白墙灰瓦的民房,间或点缀着红衣村姑穿行其中,这是未经雕饰的天然春光,这是出水芙蓉的醉人春色,如云如梦。此情此景,远离噪杂浮华,心灵顿觉寂静,心旷神怡。

有人喜欢娇柔的樱花,有人喜欢艳丽的桃花,有人喜欢轻盈的梨花,我却偏爱素雅的金樱花,就像接触万千人中最有眼缘的那一个,让人产生无法言表的特别感觉,甚至故意制造讨厌也厌恶不起来。在青春最初萌动那些年岁的春夏,晚自习前的一个个傍晚,在校园边茶地里洁白的金樱花丛前,我们一起,或坐或站或慢步,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憧憬着长大后的明天……

金樱花儿的素雅,就像天生丽质的美人儿,清新脱俗,无需添加任何粉黛,天然丽杀一切人为的塑造雕琢。虽然她没有牡丹盛开的华贵雍容,没有杜鹃怒放的灿烂热烈,没有秋菊破蕾的傲雪寒霜,更没有红梅的昂风斗雪,却有簇簇白云般芬芳,那就是身披银装、美丽芬香的仙子,有种耐人寻味的清雅秀气。况且,素雅的金樱花跟我们普通百姓同一个性格,顽强地生长天地间,安安分分,又保持警惕,与万物共享阳光雨露,共沐四季风霜,热爱生活,不卑不亢,无需更多观言察色,按自己的思路,唱出生命的华章。

“春暮夏初柔蔓长,白云歇絮沁芬芳,浑身钩刺常青度,红果秋冬傲冷霜。”金樱花是野草金樱子开的花,不要误解成金色的樱花,花的果实也叫金樱子,属“果草同名”,有的地方叫山石榴、糖罐子、刺榆子、刺梨子,打小我们叫她“大簕子”。金樱子是不甘寂寞的野草,尽管满身长刺,但合群决不单行,一簇一簇丛生,还经常攀缘在别的植物上。由于长着刺,会勾人衣服甚至皮肉,儿时,经常随母亲到荒野地割来围菜园,记得母亲告诉我,这种大簕子的嫩叶、嫩芽捣烂或嚼烂,敷在刺伤或者长痈疽的部位,很快就能愈合。夏未秋初,金樱花儿结出纺锤形布满细刺的绿色果实,秋冬成熟后转为金黄或红色,萌萌的满是可爱,并有补益气血之功。就像有气质的女子不能随随便便被嫁娶,有特质的金樱子也不能随随便便被摘取。摘取金樱子得用特制剪刀,还得穿戴手套等防刺防勾设备。摘回来也不算,还得用木板或者石块小心翼翼地把刺磨掉,然后掰开,再把里面的籽核和绒毛挖去备用。橘红的金樱子肉片放进嘴里嚼,刚开始觉得有点微涩,一会儿,焦糖香甜味立即溢满口舌。“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宋代诗人姚西岩在《金樱子》中如此描述。

“金樱子”具有明显的补肾功用,是对付尿床或尿频的“神药”,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金老汉三个儿子,虽然都已结婚,并且兄弟妯娌都很团结和睦,但是,老大老二都有女无子,只有老三生有一个儿子。这金家人,把传宗接代看作是家族大事,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他们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后”指的是男丁,所以把老三的儿子当掌上明珠。孩子长大成端正憨实的小伙子后,金家急着说媳妇,可是请了好几个媒婆都说不成这门亲。原来左邻右舍都知道,小伙子“尿床”,好姑娘都不愿意嫁个尿床的丈夫。

为此,金家人到处问医寻药,却总不见效,真是个愁。一天,有个身背药葫芦的老者路过金家找水喝,药葫芦头上拴着一缕金黄的缨绺。喝完水,老者道谢转身要走,可看见金家愁眉苦脸的气氛,就主动问道:“老兄家中有什么为难事吗?”金老汉说:“我孙子十八了,可尿床的毛病总是治不好,没人嫁呀!”老者说:“眼下我葫芦里没有这种药,不过,我认识一种专治尿床的药,这种药要到有瘴气的地方去找,毒气熏人呵。”金家听到都跪下了,恳求老人辛苦跑一趟,老者深受感动答应后背着药葫芦就走了。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老者才一步一拖地回到金家,大家吃惊看到老者面色苍白、全身浮肿,走路艰难了,急忙扶进屋,煮了一碗姜糖水给他趁热喝下。老者这才缓过一口气来说自己中瘴气毒啦,金老汉急问:“有什么药可解吗?”老者摇了摇头,从背上解下药葫芦,倒出一种小粒粒的药说:“这药粒是一种带刺甜果熬成的,能治好孩子尿床病”,说完仙逝了。

金家难过得痛哭起来,就像是自家长辈去世一样,并厚葬老者。丧事办完,金家记起老者千辛万苦找来的药,赶紧拿给孩子服用,连服39次,药到病除。不久,孩子就娶上了媳妇,抱上了白胖胖的大孙子。可惜老者没有留下姓名,只记得背的药葫芦上系着一缕金黄的缨穗,为了纪念这位老者,正巧老汉家姓金,他们就把这药取名叫“金缨”,后来顺口叫成“金缨子”。

乡下田野荒坡,随处都能见到各种野生金樱子,以往她们不被重视,很少人知晓其价值,甚至经常由于妨碍农民劳作被砍除。现在,野生金樱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金樱子浸酒,或者加上活黄蜂一起浸泡,养生爱好者对此情有独钟。为此,成熟的金樱子能够卖到十多块钱,野生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一些农民开发种植,慢慢的出现了产业化,成为农民的“致富果”。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不好意思,沁人心脾的”沁”打错别字。抱歉!能否帮助修改?

张炳春   2019-04-01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