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03
分享

打开宝瓶春水来

离堆何岩岩,宝瓶纳澎湃。

投鞭分江流,一堰为统帅。

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

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

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

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赵朴初:《登离堆观都江堰》(节选)

1966年,著名诗人,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初次登上离堆观看宝瓶口,但见一江碧水从岷江上游奔涌而下,至宝瓶口,江面突然收窄,湍急的江水在离堆上撞击出冲天的巨浪,阵阵涛声中,浪花溅落,江水从宝瓶口汹涌而出,流向成都平原,滋润万顷良田。赵朴初先生在激动之中写下《登离堆观都江堰》一诗。

宝瓶口是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关键作用是控制岷江流入成都平原的进水量。进水量大了,成都平原就要遭受水灾,进水量小了,成都平原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就不够。怎样来调节进入成都平原的用水量呢?要知道,两千多年前,根本就没有调节水量大小的闸门啊。宝瓶口的神奇之处就在它和飞沙堰的巧妙组合。飞沙堰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和排沙(飞沙堰的作用还要专章介绍),在宝瓶口之前,当岷江在夏季水流大时,由于宝瓶口的宽度只有二十多米,水位就抬高了,来不及涌入宝瓶口的水便从飞沙堰泄洪道分流到外江,从而保证了流入成都平原 的水不至于形成洪灾。冬季则相反,岷江水流量减小,水位下降,飞沙堰不再分水,岷江大部分的水就从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保证了成都平原用水。故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中有“四六分,平潦旱”记载,意思是夏季内江四成水量,外江六成水量;冬季则内江六成水量,外江四成水量。而这一切都是靠宝瓶口与飞沙堰巧妙配合自动调节,难怪到宝瓶口参观的人无不为这神奇的功能啧啧稀奇。

一千多年前,《宋史·河渠志》就有关于宝瓶口四六分水的记载:“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归于江。”的记载。两千多年了,“四六分水”已成为确保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标准,而这一切完全由宝瓶口和飞沙堰的巧妙配合来实现的。

宝瓶口是如何修成的呢?宝瓶口是在岷江旁边的玉垒山凿开的一个峡口。问题是两千多年前,李冰修建都江堰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开这个口子。玉垒山是坚硬的砾岩,宝瓶口历经两千多年的江水冲击而不改其状,可见是异常坚固。而两千多年前,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呢?《汉书·沟洫志》记载:“举臿为云,決渠为雨。”“耒”和“臿”是川西老百姓常用的农业劳作工具。“耒”是古代的一种二分叉形的木叉,“臿”为木铲。铁器出现后有了铁制的臿和铁锹、铁钎、铁锤等工具,1975年1月在都江堰出土的李冰残缺石像上,李冰手持的工具就是臿。但仅凭这些简陋的工具,要在坚硬的玉垒山上凿开一个宽达数十米的大峡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两千多年前,李冰是如何凿开玉垒山的,这仿佛是都江堰的一个谜。近年来学术界对李冰开凿宝瓶口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认为李冰凿宝瓶口时,是聚柴薪以烈火猛烧岩石,等岩石烧得红热发烫后再用水浇,使岩石爆裂开来,再一层一层地凿去碎屑。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火烧水浇,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凿开了宝瓶口。

宝瓶口凿开后,岷江水流经鱼嘴一分为二进入宝瓶口,再经过仰天窝小鱼嘴把江水一分为二,如此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形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网络。都江堰海拔730米,成都平原周边海拔大约430 米,这样便由高至低形成3%——6%的梯度,我们的祖先就这样巧妙地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建成都江堰伞状自流灌溉渠系。

如何监测掌控宝瓶口的进水量呢?除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严格的控制外,古人在宝瓶口的岩壁上又刻下“水则”,《宋史》记载:“离堆之址,旧镶石为水则。”说明古人很早就利用水则观察宝瓶口的水文情况,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从此,清明节一到,都江堰便举行开水仪式,一江春水便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滋润川西千里沃野。人们便将这个峡口称之为宝瓶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