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春荣的头像

刘春荣

鲁迅文学院学员

随笔杂谈
201911/01
分享

你敢不敢穷游

有朋友问我:“你敢不敢穷游?”

我说:“不敢。如果我去旅游,我必须带上足够的钱,我要保证交通工具根据需要变换,保证能有比较舒服的地方休息,保证在快乐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吃得开心。”

我不知道朋友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但我知道“穷游”貌似是个有点时尚的词语。不少新潮的男男女女动不动就要扔掉一切去看世界,没有经济支撑就“穷游”,任谁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网络、媒体甚至一些电视节目也推波助澜,大讲特讲“穷游”的美妙,好像不花钱真的能享受旅游的快乐似的。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说,也许“穷游”就是一种历练一种成长一种经验的积累;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数并不适合去“穷游”。比如,在校学生,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如果有经济支撑,出去走走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却要放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不惜放弃学业,放弃工作,说什么再不任性就老了。我想说的是,你这么任性你妈知道吗?你倒是任性走了,家人的感受你考虑了吗?

对于多数父母而言,孩子的健康平安是第一位的,成不成才应该放在第二位。熊孩子不管不顾上路“穷游”,外面的风险可知否?你说搭顺风车,当“沙发客”,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完全陌生的人,“视死如归”的勇气真让人难过。

前不久,有一个女孩儿微信告诉我:“刘老师,我要去旅游了,学习太无趣,我准备办休学去看世界。”

这个女孩儿是大三在读,因为文字结缘,她和我也算是忘年交了。看她这么说,我心里咯噔一下子,我知道,她内心已经做了决定,我直接反对应该没有什么用。这女孩儿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她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妹妹,父母供养她们俩个人读书已经有点吃力了,根本不可能拿一笔钱给她去旅游。思索了好久,我说“出去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是好事。你准备出去多久?是不是准备了足够的花销?”她说“准备休学半年,穷游上路,我联系了一些微友,可以做沙发客,路上也可以搭顺风车。”果然不出所料,这孩子“中毒”了。

我变换话题,和她聊起了家常,讲到家庭讲到父母,她说父母对她百般疼爱。

我问,你爱他们吗?

当然爱。她回答干脆利落。

我说,你知道父母最希望你的是什么吗?

她沉默了。

我告诉她,你的平安健康是父母第一心愿,且不说父母多么辛苦,你该如何回报?你这么一走了之,一个家会乱成一锅粥,父母如何安心工作?妹妹怎么安心读书?

最后,她说:“刘老师,我懂了,我继续学业不去穷游了。”

她能接受我的意见,我感觉很欣慰。

我不想说那些“穷游”的人们怎么样,也不想说有些人讲起搭顺风车的女孩时,那一脸暧昧的笑;也不愿讲那些“沙发客”背后的故事;我只想告诉那些要“穷游’的女孩儿:世界不止是美丽的风景,还有险恶的人心。当你准备上路的时候,你要看清楚那些诱惑后面的风险。“穷游”你都不怕?还怕去奋斗吗?当你奋斗了一段时间,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自己旅游费用的时候,那么你就大胆上路吧,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妙风光吧!

至于那些一把年纪还想去“穷游”的人,我想说的是,还是省省吧,别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让孩子笑话,让社会多一份安定,也算是你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了。

“穷游”不是时尚,一点也不新潮。别听那些人瞎忽悠,讲起来妙不可言,写出来美不胜收,真正去“穷游”,谁游谁知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