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克敏的头像

苏克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4
分享

读苏氏族谱,寻祖先踪迹

读苏氏族谱,寻祖先踪迹

探寻皖南苏氏一世祖苏继芳的故居地------“官屋基”遗址

苏克敏

苏氏族谱卷之三《文林郎瞻榆公本传》,是一篇五百来字的文言文,但它却描绘出一副浩瀚的画卷-------南迁太平的苏氏一世祖苏继芳在宁国府泾阳岭岭头上的第一道山冲里(即现在的黄山区永丰乡岭上村的“官屋基”)率领先人们披荆斩棘、开石造屋,垦荒造田,把荒芜的山冲建设成了苏氏先人们的美好家园。

“继芳苏君,字名卿,眉山人也。生绍圣丙子,总角英异。书过目成诵,为文顷刻千言,栩栩欲仙,无人间烟火气。”短文的开头,使人们的眼前自然地浮现出一个聪敏过人,与众不同的皖南苏氏祖先儒雅可敬的文人形象。

苏继芳生于北宋1096年四川眉山的书香门第,父亲苏箴,字德规,号象冈,祖父苏迟,字伯敏,曾祖苏辙,字子由,号颖滨。与兄苏轼同登第,官至礼部尚书。

显赫的家族荣耀,嗜读的书香门庭,造就了苏继芳坚强的品格,爱书如命的秉性。他的幼年、童年时代受家庭熏陶,酷爱习字读书,且聪慧过人。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他吟诗作赋,思索片刻,奋笔疾书,顷刻间,洋洋洒洒千言,字里行间大气磅礴,不落俗套,犹如神来之笔,令人赞叹!

他秉承苏氏家族良好的家风,勤奋努力,饱读诗书。“所学于经史左国、诸子百家,无不披吟。”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大事。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变法,恢复旧制。至此,当年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元丰党”人销声匿迹,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元佑党”人又被朝廷重用。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享誉文坛,名震四方,他们非凡的文学成就奠定了眉山苏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三苏”当初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是铁杆元佑党人。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皇帝宋高宗下诏,作为苏辙重孙,时年三十才出头的苏继芳被诏任安徽铜陵县令。“公以颖滨先生(苏辙)嫡胄,乡贡进士出身,恩任铜邑令”。

苏继芳上任时的宁国府铜陵县,城市经济萧条,农村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一切百废待兴。可是战事频繁,国库空虚,苏继芳上任后,每天就是重复地做着催征赋税的工作。“上不误饷,下不累民。居四年,国步艰难。公日夜愤激思所,以报上无由,积忧成疾,积疾增忧,形神郁郁不堪。邑人爱公者劝以杀身(“杀身”在这里指的是苏继芳不顾身体而抱病工作,无疑于自杀。)无益,不如谢职以待。公闻言者久之,仰天椎心,抱病告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继芳当时的征税工作,既劳累又劳心,可谓是身心疲惫!而“仰天椎心”更体现了对自己无奈辞官不能报效朝廷又是多么的不甘心!

“噫!公素居于眉者也,岂忍一日忘眉哉!眉为桑梓之邦也,祠墓在焉!一日,率仆从归省,盖将迁还故土,以无离先人之丘墓。不料蜀乱日甚,地势多艰,无以成行也。”

自从苏继芳抱病辞官后,无时无刻地不思念故乡四川眉山。而金兵大举进犯,宋北方领土大部遭虏骑铁蹄蹂躏。为抵御金兵的深入,回四川的水陆交通全被封锁,无法通行。“是时,适金娄室寇蜀(即金国大将完颜娄室),统制王彦议屯利阆关、师古等固守。蜀口水陆并阻,不得已遂于泾阳岭岭头而居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曾这样描写古代四川与外界的交通道路。阆中自古就是入蜀的要道,此时无法通行。苏继芳无奈地又率领家人们掉转船头,顺长江而下。此时的他,已辞去官职,再也不能回到他曾经拼命工作过四年的铜陵。一行人下船登岸后,像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地行走。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苏继芳拖着病体,拄着拐棍,每走一步都非常的艰难。

一日,他们走到了“宁国府太平县泾阳乡必吉岭头冲。冲:山间平地也,头冲,就是第一道冲”苏继芳再也走不动了。坐在必吉岭头上休息。这时,夕阳温和地泼洒在苏继芳的身上,西南方有故乡四川,此时满天红霞分外灿烂。西边不远处九华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夕阳映在九华的天台顶上,苏继芳似乎看见了天台山顶佛光闪闪,似乎看见了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祥和的面庞;南面黄山危峰兀立,逶迤连绵,好似与西边的九华山手牵着手,亲密似兄弟。看到眼前的美景,他脸上的倦容病态顿时一扫而光,身上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猛地站了起来。他的这一举动,着实把随行的人吓了一大跳。他忽而面向东,忽而转向西,继而又向南,最后面向北边,久久地凝望着必吉岭北边的一大片平坦的山冲,高兴地跳了起来:“就是这里!”

古人讲究风水,认为山不仅可以藏风聚气,而且本身就是气的象征,山脉好则气厚长。苏继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南靠黄山,西对九华,从两山之间可以遥望故乡!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博学的苏继芳也懂得几分风水,他要给自己留有一份期待,给苏氏后人们留一份期待。在科学落后的古代,风水好是人一生的期许。就算最后终归尘土,也要寻得那一方风水之地,以续自己的后世子孙。

从此,一行人在这里搭起了简易的工棚,伐木开石,垦荒造田,宁国府泾阳乡必吉岭头冲里,四川眉山的苏氏家族的领头人苏继芳要在这里安营扎寨,四川眉山的苏氏家族将要在皖南的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于是隶属太平,创绪垂统,永为子孙基业计,贻谋远大,建有苏氏宗祠、三公书院、崇本堂、燕翼堂、乾坤清气堂、诰敕楼、挹翠楼、文林东逸轩、积贮所、园囿所、忘我亭、飞跃亭、望眉亭、闲云亭。于山之空处架竖“华岳呈奇”“黄峰献秀”牌坊两座,以壮其疆宇、奠其居停,亦伟矣哉!夫寄栖未宁而汲汲于构祠宗祀,且亭名“望眉”,亦可知公之不欲忘所自来矣!又忆眉山苏祠大门左隅有古榆一株,老泉公(苏洵)所手植者,因别号“瞻榆”。卒于淳熙乙未(公元1176年 ),享年八十。”

“夫寄栖未宁而汲汲于构祠宗祀,且亭名“望眉”,亦可知公之不欲忘所自来矣!”这是全文最精彩、最精辟的一段议论,给于苏继芳最高的评价,也真实地再现了苏继芳当时的想法和付诸的行动的果断和正确。

苏继芳率领众人来到这块平地后,只是搭了简易的工棚栖息,而想到的是首先要把苏氏宗祠等建起来,以表达自己和族人们对眉山的念念不忘,在修建斜山古道时,一路修建了多座的凉亭,其中的一座取名为“望眉亭”。亭门正对着西南方。

这确实是一道不错的山冲。两边是不高的丘陵小山,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山上是苍翠的松树和竹子。整个山冲直线距离约五里,宽也有一千米左右,最令苏继芳高兴的是,这道山冲靠西南方向的两山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豁口,宽约一千多米。站在这里眺望西南故乡真是最佳的位置!

“望眉亭”是供路人休息的凉亭,亭门正对着西南方向。此亭取名为“望眉亭”,苏继芳的良苦用心不明自喻。可以想象,继芳公曾在这里眺望故乡的神态是何等的专注,思乡的热泪挂在两颊也顾不得去擦拭。四川眉山苏氏祖祠大门的左隅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古榆树,是继芳公的祖先苏洵亲手所植,每天当他站在“望眉亭”前时,眉山的苏氏宗祠和宗祠前的这株古榆树仿佛就在他的眼前,为此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别号“瞻榆先生”。因为他的祖先在四川眉山,西南方正对着自己的家乡,他以此表示怀祖与乡愁------对根的依恋。

这块山冲虽然平坦,做房子的砖头可以就地取材,因为刨开表皮的杂草和树根,深挖下去就是不含沙的粘土,非常适合制砖。在这里的山边,还可以辨认出模糊的窑址的样子。但是做墙脚和台阶及架竖牌坊用的花岗岩石头就得到西边靠近望江的大山上去取了。苏氏祖先们在山腰上开路运石,没有开石的技术,就边干边学。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年开石头的石料场如今被风化,而当年钢钎凿石的道道痕迹还依稀可辨。巨大的条石在石料场被开采修整成型后,还要人拉肩扛,从几里地外的工场运到目的地。

如果你从必吉岭头的五福庙继续往北走二百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座小巧玲珑的路亭,这就是望眉亭。望眉亭的右边的一块平地里,架竖着“华岳呈奇”“黄峰献秀”牌坊两座,牌坊具体是什么结构,今人已无法考证。只是在公元1970年国家在这一带架竖高压电线杆时,民工们看见山上的草丛中有许多断了的牌坊石块和牌坊构件。从发现断裂的牌坊石块和牌坊构件的地方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些牌坊的正面都是对着西南方向的。以证实了苏氏族谱中所说的那样“以壮其疆宇、奠其居停,亦伟矣哉!”

村庄坐落在山间平地里,山冲两边的山并不高,但山上树木葱茏,四季常青,显得十分温柔。涓涓细流汇集到一条小溪里,养育着苏氏的子孙们。村子的房屋,门向都是朝西南方。这个隐身在林木茂盛的山冲里的村庄,就像是宋人绘画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古朴的美!在人口鼎盛时,房子甚至做到了山冲东面的一个小山冲里。

清咸丰年间,整个村庄毁于兵燹。流寇从青阳县陵阳镇鼠窜到这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一个屋舍俨然的美丽的村庄,就这样毁于一把大火。村庄的主体部分,除了古道上孤零零的“望眉亭”和砧板大小的花岗岩条石依然鲜艳光滑外,往昔的房屋都成了一片焦土,并被后人们改造成农田。如今,农民们在农田里耕作时,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脚下踩着的都是房屋坚硬的用石灰、桐油沙子混合而成的坚硬的地平。青年时代,笔者曾在“官屋基”的一个三亩大的田里插过秧,耘过田,亲身感受到整个田的泥土下面都是坚硬光滑的地平。我想,这个三亩田,也许当年就是祠堂或是三公书院、崇本堂、燕翼堂、乾坤清气堂……?

我常到“官屋基”的靠东面的山上去拔竹笋,带过我的学生们在这里祭扫过烈士墓(这里安息着一个革命烈士)。在竹林里,可以看见当年埋在地下的屋基的花岗岩条石和被烧红的砖头。看着这被大火烧红风化了的砖头,善良的人们不难想象,当年的流寇们是何等的疯狂!

好在到了清咸丰年间,苏氏家族早已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后人,岭下苏、高山苏、广阳苏……苏氏后人们把这片焦土命名为“官屋基”,以纪念曾在铜陵做过官的苏氏一世祖苏继芳,这就是“官屋基”这个地名的由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