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惠源祥的头像

惠源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5/27
分享

谈“美女作家”

作家能用长得美或不美来区分派别吗?

偶尔一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入当代文学,发现中国当代文坛的作家是群星闪耀,令人眼花缭乱。虽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但作家流派名目之多,确实让人倍感自豪:当代文坛真活跃!

仔细一瞧又有一个“美女作家”派。真怪!

中国人喜欢追风、喜欢与西方竞赛,西方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西方说,我们有哲学;中国说,我们也有,你看老子对应苏格拉底。西方说,我们有史诗,荷马史诗,气势恢宏的,你们没有。中国一想:哎呀,这个似乎真的没有。怎么办呢?这个应该有,也可以有的!于是有人“钻研”了,奇迹终于出现。果然——《诗经》中《大雅·生民》就讲了周朝的祖先,谁说没有?由此可见,我们的史诗是“古已有之”的。

要说这文学流派,也是古已有之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比较有影响的自然是儒、墨、道、法四家了;到魏晋时期就有不少作家群,如曹丕领导的“邺下文人集团”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集团。魏晋又有“竹林七贤”;唐“韩柳”、宋“四家”、明“公安派”、清“桐城派”等。

自然也有以一人而独成一派的,如司马迁。因此钱钟书先生说:司马迁是站在汉代文章线外的人。

在当代,文学流派与作家群就更多了,分法也不一。随机抽出就有小说上的乡土写实派、京派与海派、知青作家、新生代作家群以及山东作家群、湘军、陕军;诗歌中有“现代派”“朦胧派”,还有以皮旦等人为代表的“垃圾派”等。“垃圾派”?然而“垃圾派”的诗并非是垃圾的诗,它是认真的、有价值的诗。

众多派别中,我以为“美女作家”与“美男作家”的称谓是最有问题、最不可取的。我们暂不说其作品写得怎样,仅这一称谓大有不妥之处。

美女作家”这一称谓,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依据文学的本质来定型。

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其审美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蕴籍,它借助语言,通过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蕴含美感。

然而“美女作家”的称谓,其直接的对象是作家,而且是作家的外貌。作家长得如何?——美!它将人之爱欲与文学本质混为一谈,使人进入了极大的误区,给人以极大的错觉,很容易使读者迷了路向。

作家就是作家,作家的外貌并不等于作品的外貌,更不可能等于作品的内质。作家长的倾国倾城,作品不一定写得“洛阳纸贵”。

长得美也写得好的作家是不少的,如宋代有陆游的表妹唐婉,现代有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她们皆为“美女加才女”的人才。人们是因其有才而将她们写入文学史的,而后才知道原来她们还是大美女!而并非因为她们长得美而写入了文学史。因而我们宁可称其为“女作家”,甚至是“才女作家”,也不可称其为“美女作家”。

美女作家”的称谓是市场炒作的产物,是为牟暴利的商家拐骗读者的伎俩与强奸文学的行为。我们应该看清。

如果作家长得美就入文学史,那么这“文学史”也许改名为“美女史与美男史”,岂不更为痛快?

既是作家,我们就要看她作品的质量怎样,而不是长得如何。又何必在本已完整的称谓上,多加一个无关痛痒的“美”呢?

也许有人说为什么“青年作家”与“老作家”能称呼而“美女作家”就不能?在这点上,许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其实这“青年作家”与“老作家”中,“作家”之前加“青年”与“老”是多指这位作家创作时间的长短,而并非专指作家本人的岁数大小。假使有一位作家他今年五十岁了,而他是两年前,即四十八岁时才开始写作的,这样我们还应该称他为“青年作家”。

假使允许“美女作家”与“美男作家”的称谓入文学史,那么这文学流派还是有必要重新划分一下的。

因为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是“美女”与“美男”,所以我们还要另立两个派别——丑女作家”与“丑男作家”。这样文学史中作家派别就被“四分法”分开了:“美女作家”“美男作家”“丑女作家”和“丑男作家”。这是否荒唐可笑?不言而喻。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滥用大名词,好像不惜小钱,表明了其作风的豪爽。其实正是荒谬之所在。”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告诫。

文坛需要女作家,我们需要女作家,文学也需要女作家,而不是哗众取宠欺骗读者情感的丑角或美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