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建国的头像

傅建国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12/17
分享

家乡情结在文字间流淌

 2019年春节期间,承蒙青阳县文联主席马光水先生抬爱,被邀请至县城请参加一场小型的文友聚会。我与苏诚林先生就是在这次聚会上相识的。

青阳,别名“蓉城”。中国四大佛山之九华山坐落在青阳县境内,距离县城约15公里。由于业余爱好文学写作的缘故,鄙人虽然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但与家乡的文友时常保持联系,如诗人刘向阳,作家章小兵、许承等,如今他们都是青阳作家群里的中坚力量,创作正值盛年,不少作品在省里都获得了荣誉奖项。

相对而言,苏诚林先生当属前辈,1953年出生的他,如今渐渐向“70后”靠拢。然而,通过近两年来微信上作品相互阅读和交流,我分明感受到苏先生在文学创作的路上激情依然不减当年,不仅经常有新作出炉,而且思想情感更加饱满,语言叙述风格愈加老辣,作品更加接地气。虽说我们见面的次数至今加起来不足三次,但苏先生为人温文尔雅、不拘言笑、谨慎谦卑的形象,却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文学青年”怀揣文学梦想,在生活的底层默默地奋斗着。我和苏诚林先生有幸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热潮中的一分子。有趣的是,曾经我们原本有过一次写作交流上的亲密接触,但却不知不觉擦肩而过。好在四十多年来,我们在各自的生活圈子里打拼的同时,依然心存文学梦想,是文学写作又使得我们从相识到相知,最终成为好友。

那是1987年10月份,皖南山区的深秋季节,早晚已出现一丝凉意。青阳县文化馆与芜湖《大江》编辑部联手在青阳举办了首届“蓉城笔会”,我作为青年农民以处女作《竹乡情》参加了笔会。多少年后,我才知晓苏诚林先生那次以短篇小说《那漂亮的蘑菇云》也参加了笔会。可能是当时举办方将作者与编辑“一对一”分场改稿和座谈的缘故吧,那次笔会我和苏先生没有交流,彼此自然没有印象,直到相识后聊起当年笔会的事,才感叹原来我们早已是文友了。

文友,以文会友也。坦诚相待,彼此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我与苏诚林先生相识后,通过几次文稿交流,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苏先生身上既有人文情怀的品质,又有民间手艺人的纯朴。

那次离开青阳回到温州后,我通过微信向苏诚林先生自荐了一篇新创作的中篇小说,希望他帮忙我审阅一下。凡是写作的人都有过一种深刻的体会:请别人看稿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往往遭人拒绝,自讨没趣,却又心存幻想;而帮别人看稿,也同样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遇见苏诚林先生是一件幸事,他认真看完小说稿后,坦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仔细校对文本,纠正了一些错别字。不仅如此,还写来一篇题为《现实苦难与理想人生——读傅建国长篇小说〈皮王〉》的评论文章。在4千余字的文稿中,既肯定又鼓励,坦诚阐述个人对小说的阅读理解。我在想,不是我的小说写得多么好,而是作为作家的苏诚林,他深知文学创作的艰难,真诚相待,才有益于文学友谊之树长青。

细节看人品。苏先生的热心举措令我心头一热,仿佛又寻找到失落了的久违的友情。

常言道: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一个作家的成长,除了经历生活的磨砺以外,更重要的,依然是对文学信念的执着与坚守。随着微信交流,以及作品的阅读,使我渐渐了解到作为作家的苏诚林的人生侧影,——他出身寒门,因政治株连,小学刚毕业即失学,遂走向社会,从事过木工、搬运工、以工代干、下海经商、工程监理、矿山主管等职业,可谓一生坎坷,历经磨难。然而,他凭借对文学的热爱,痴情不改,始终发愤努力,锲而不舍,一直在文学的边缘挣扎着,拼搏着。苍天不负有心人。苏诚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文学园里耕耘,最终文学硕果累累。迄今为止,他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六十多万字,不仅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那漂亮的蘑菇云》,而且还有文章入选《安徽散文五十家》等专著。2013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在文学的路上,他始终认为:作家的身份证是作品,其通往后世的通行证则是优秀的或杰出的作品!

最近在网上欣喜地看到苏先生的新作《情系母亲河》,才知作家是从青河畔成长起来的作家,真是令人羡慕。这篇美文,洋洋洒洒5600字,记录了一个普通农民,如何成长为一个作家的经历,述说着一个作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热爱:

“在我有生以来60多年的记忆中,青通河常年不涸,其性情犹如一年中的四季,随着季节交替而变化。烟花三月,河水盈盈,两岸杂树生花,流光溢彩;炎热夏季,则暴雨倾盆,洪水汹涌,大浪滔滔,肆意汪洋,历史上曾多次泛滥成灾;金秋时节,则山清水瘦,波澜不惊,悠悠漫步,温驯可人;寒冬腊月,随着嗷嗷呼啸的北风,大河上下,天寒地冻,河水滞缓,犹如长龙冬眠,拥冰而卧。

“青通河上游的龙口村,是我母亲的出生地;不用说,我外婆家就住在这里。小时候,母亲常带着我一路行脚,沿着逶迤的河堤溯流而上去看望外婆。途中,有很多贫瘠而温馨的村落,静静地伫立两岸,至笔架桥上游,更是青山夹岸,碧水深流,风景绮丽。那时的河水纯如甘泉,掬一捧即可饮,又像明镜般鉴可照人。丰满而欢快的河水中,随处可见圆滚滚的石斑鱼、肥嘟嘟的胖皮子、柳叶形的黄姑子,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戏水遨游;不时有色彩艳丽的水鸟,突兀地扑棱翅膀掠过水面,惊得鱼儿四处逃窜。即便流经县城的河段里,类似的石斑鱼、胖皮子、黄姑子、鲫鱼及亮晶晶的清水虾比比皆是,那种艳丽的水鸟也屡见不鲜。

“学徒三年,一早一晚,我的足迹辗转于青通河中游这段路程无数个来回,着实磨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那时,青通河两岸全是沙土路,河埂上站着一排排大叶柳和桦树,路旁有很多如今已绝迹的低矮的土墙茅屋;河滩里种满了麦子大豆芝麻油菜等经济作物,点缀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风景。河岸边,常有三三两两的垂钓者待在树荫下,也有驾轻舟赶鱼鹰逐浪捕鱼的渔人。——(摘自《情系母亲河》)

作家的童年忆趣,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赤子之心与家乡情结,一一跃然纸上。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诚林先生的祖籍在黄山市太平县岭下村,民国著名才女苏雪林先生是他的堂姑妈。他骨子里流淌着苏家的文脉,由此不难看出,他从青少时代的一个“木秀才”,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原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前段时间,在拜读了苏诚林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那漂亮的蘑菇云》之后,一直思忖着写点读后感。窃以为,这部小说集虽说大多是苏先生的早期作品,但从中不难看中,作家的文化底蕴及架构生活的能力,尤其是语言更显作家扎实的文学功底。但谨于两位作家已为该文集作序,鄙人怕班门弄斧,弄巧成拙,只好知难而退,另辟蹊径,以文友的身份,从生活的角度,写下以上一些零散的文字,略表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