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盛勇的头像

黎盛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5
分享

月城旧事

“呼啦、呼啦"

一种漫不经心的,差不多又是均匀的声音,由远及近。这是夜空里传来的环卫工人用竹枝扫帚清扫街道的单调的声音。不时,还杂有空的塑料饮料瓶被扫帚拨动得就地翻滚的"空噜噜"的响声。

因晚上睡得特别早,鸡鸣丑时,夜半醒来,难以再眠了。我的屋子,是东西两面采光的。卧室、书房,都有穿堂的风过,空气流通的条件是极好的。节令正值大暑之中,白天气温高,闷热难熬。一到夜里九十点,就有习习的凉风吹着了,而子夜就更加的凉爽 。这样的时刻,静靠床头翻翻书,感觉很是舒坦。

早年,我有过失眠的痛苦经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同学着魔业似的余经商,“强销”一种补钙品。倒是歪打正着的通过食补一种有机钙,我的失眠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在,我的睡眠质量很好。但是,这个点醒来,睡的时间是已经足够了的。凭经验,为了自控、删减思维的内容和范围,一时间里,只得强迫自己有心无意的听着窗外传来的渐渐远去的单调的清扫声。

我所在的是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叫月城,纵深只有两百来米。原在老城的南门里面。两千年,经过我引资并参与策划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经过翻新改造,现在是县城的中心地带。可谓是小城的“首善之区”了。街区仍沿用旧时的名字:月城,是尊重历史的考虑。

       开挖基础的时候,在两米以下土层里,出土了不少商周到汉代的建筑构件、生活器皿残片。有粗细不同绳纹的夹砂红陶鼎足、鬲足、绳纹瓦片、云纹瓦当、陶灯盏。更为有意思的是,在汉代的文化层里,我还发现了一件用汉瓦磨圆的瓦片儿,是我们儿时也自制的那种滚着玩的玩具。这无疑,应该是当时的一件儿童玩具。我曾经从事过文物工作,我把捡拾到的这些文物,拿给陕西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老师看过。专家结论:这里是比较大的一处新石器、商周到秦汉的聚落遗址。说明这地方有史以来的生存条件不错,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家园。故而,在巷口修建的仿古建牌坊上,我们专门约请本籍著名书法家王定成先生题写了意韵古拙的汉隶书体的“月城”两个字。现在,这地方俨然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小区了。东边一长排高五层的粉红色的"板式"房,设计是参照了香港地产界的一个欧式风格的方案。设计理念在当时是先进的,也是很合理的。外墙饰欧式窗套、花瓶柱,弧形阳台。这在当时,很是别致。西边的建设规划,因为拆迁问题麻烦,几年后才断断续续的完成。

出南城门,是一泓清流,现在叫“月湖”。

本世纪初期,小区未改造之前,在这个县城里,月城是一个棚户区。临街边的高高的白杨树下,全是低矮的青砖墙瓦房。街道路面坑坑洼洼的,晴天起黑灰,雨天烂泥塘。行人走路得选着墙根的高处走。稍宽的地方,是好几个大的垃圾堆。垃圾一直连到南门外的垃圾山。原因是小区里原有的针织厂、电机厂、棕床厂都不景气了,环境卫生自然是没人管理的盲区。还有好几家加工煤球的小作坊,没有人敢管理,那是几个企业改制下岗的老职工各自为阵干的。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月城里面的厂子很是很红火的!标志性的建筑是离街道稍远处的几幢高大的厂房,以及厂房中间那高高矗立的白油漆书写着"工业学大庆"字样的高大烟囱。那时候,这样的工业景观照片 ,是经常上报纸、进橱窗的。巷口有门卫,车辆熙来攘往,都得一一登记,不是什么人想进就可以随便进入的——里面座落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小型水力发电机的国营工厂。厂子名气响当当,机器销往西北、西南数省。外地来的采购员多,提货还要排队等候!

最令小城老百姓羡慕的,是里面有很多外地分配来的男的、女的大学生,外地调来的戴眼镜的工程师、技术员;还有那这厂子里的工人。他们无论男女,都穿着同一种款式的铁灰色的衣服。上衣左上胸处,绣有工厂的大名,是国家免费配发的。厂里的工人看电影也是不要钱的,统一发电影票。厂里还生产高的矮的各种各样的天蓝色的家用电风扇,质量也很好。有人传说,技术人员在试验的时候,电风扇是放在雨地里都转的。这东西更是稀缺。城里人想买还买不到,得走关系,找熟人批条子。在那个年代,进那厂里当工人,是我们地方上年轻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从那时候起,人们基本上就把这个令人神秘而向往的地方叫"电机厂"了,叫"月城"的人反倒很少。后来,厂子里的工程师陆陆续续的调走了,有的到县中学里当物理教师了去了。

我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的两男一女三个物理教师,都是原来电机厂的技术员,是西安交大毕业的高材生。一个瘦高个儿的刘老师,江苏人;一个胖高个儿的张老师,重庆人;女老师姓宋,西安人,也是比较胖的。后来,他们都回原籍了。

张老师的夫人沈老师,教我们化学。我化学学得好,她也还比较喜欢我,我记得她给我们讲错了一个知识点,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钙”。高考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题,从给出的条件推断,结果与“钙”怎么也不相符。我当时举手请示监考老师,陈述这题有问题,最终没有得到解决,就是这题,害得我慌了神儿,最后物理化学试卷没有做完,少拿了至少30分。考试下来,几个老师会商的结果是,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氧”而非“钙”。简单的道理是,地壳中石头最多,而石头(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数量和质量,氧都是最多的。

这,是影响和改变了我命运的一件事情。对我,可谓是刻骨铭心的!老师对学生所发生的作用,难以估量!到我自己当了老师,一直以资警示,时常叮嘱自己,教给学生的知识,千万不能够有错,不能误人子弟!人说往事如烟,时间过去30多年了,这件事情好像还跟发生在昨天一样,挥之不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