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4
分享

浅读西街

追寻年味余香,到福建泉州西街。古时,西街繁华,建有“城心塔”,以示西街为当时泉州古城的“圆心”。如今,西街虽然不是现代化泉州风貌的代表,但俚语“站着要像(西街开元寺)东西塔”的说法,显示西街依然是泉州人心中的牵挂。

走进西街,到处都是“古早味”风貌,素净质朴。西街是市井、平民一条街,找不到“高大上”的商品,也很少有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遍街都是泉州特色的风味小吃、水果、饮品、服装、旧书、老布、草药等店铺,而且还能见到诸如杂货店、布行、书摊以及菜摊等已绝迹的行当。传统的铺面,老式的柜台,秀气的马扎,讨价还价的声音,穿梭的人力三轮车,常常吸引行人驻足、端详打量。铺面招牌随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古朴简陋,少有刻意装饰,在变换万千的今天,恍惚都是件件古董。人随意,行惬意,西街居民、旅者,或走或站,或看或吃,或笑或喊,没有那么多讲究和顾忌,舒服就行。火炉上“滋滋”煎着包子,砧板上打着牛肉丸,锅里煮着肉粽,老板娘脸沾面粉,小二忙着打包,客人蠕动着喉结,满街弥漫着香味,活脱就是食客与店主共同演出一场展示传统技艺的生活话剧。亚佛润饼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露过脸。店面小而简陋,门口一排烙润饼皮的炉灶,店内两张桌子,小得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食客面带笑容,伸长脖子看光头老板表演:一身短打装束,胳膊一放一抡,锅子一转一停,润饼皮一起一落,转眼就进入纸袋里或食客的口中,让人眼花缭乱,产生看魔术的错觉。

踯躅西街,街道两旁,厝屋成行成线,高低不一,门脸各异,西街就是厝屋一条街。厝屋写满时代的文字,是一本本线装的古书。西街的厝,记录历代西街人的智慧。“红砖白石双拔器,出砖入石燕尾脊”,坡屋顶,屋脊线“燕尾翘”,屋角“兜角扬”,利于排水,美观大方;门窗大,进深大,出檐深,广设外廊,阳光不能直射室内从而室内阴凉;房间前后有小天井,左右有“冷巷”,空气对流好,房间凉爽;屋舍之间紧靠,太阳不能直射,相互之间可以防晒防风。常人说抱团取暖御寒,西街人则是“抱团找荫防台风”。西街的厝,满是时代的印痕。井亭巷,宋朝石选万“石第”及明朝庄国祯府第,都是改良的厝屋;旧馆驿巷,唐安别馆、亦香吟馆、龚维琨“文魁宅”、大商人朱庭英宅邸等清代建筑都是厝屋的变体。西街的厝,记录着古老的密码。不少古厝的墙,是一种将旧房的砖瓦石砾等建材交垒叠砌而成。住户说,这是旧时建屋的传统,里面宝贝多呢,说不定清朝的厝墙里能找到唐宋的砖瓦呢!也许正是这样,西街乃至泉州保存了许多古迹,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说。几位来自西班牙的友人围着厝墙惊奇地说,太神奇了,说不定在泉州可以找到先辈的脚印!

穿行西街,小巷窄如肠,密如网,住着百年世家,西街是名巷一条街。巷壁上的新痕,石板路上的旧印,见证了西街的沧桑,是一幅幅未裱的丹青,在等着来自海外的客商重续旧日的辉煌。新街、裴巷、台魁巷,巷巷都有故事。会通巷、壕沟干、井亭巷、馆驿巷、象峰巷,处处都是传说。裴巷,因裴道人常在此地卖药行医而得名,炉下埕就是他炼丹的地方。裴道人是宋代泉州著名道人,在泉州清源山纯阳洞修行,常“头戴通草花,行歌于市”。裴道人遗风影响犹在,古老墙壁、陈旧电杆画满美妙的图案,现代艺术和古旧文化在这里会合,充满艺术气息;巷中小店“满煎糕”,松软滑润,弹性十足,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小铺“大拾堂”则提供具有闽南特色的伴手礼。台魁巷,明代泉州状元庄际昌为该巷奇仕宫题“雁塔钟灵”的匾额,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宰相(台)和状元(魁),在闽南方言“宰”字与“台”同音,因而谐音成“台魁巷”。巷口,粗壮老树弯曲如门,实属罕见。此树为白来叶树,浑身是宝,叶子和果实均能入药治病;巷内老字号保和堂,为蔡清后裔所开,有200多年历史,专售祖传秘制软膏,而且“只卖药不看病”,闻名海峡两岸。

徜徉西街,满街都是闽南红。围墙是红色的,石板街是红色的,刺桐花是红色的,厝屋的墙、瓦及地砖是红色的,厝中主人肤色也是麦色里透着红亮,如今西街人的生活火红,是红色一条街。红是天生的,“土红如血”,红色就是喜庆、吉祥、兴旺的象征。寄予厚望的建筑,都是红色的。旧馆驿巷内的董杨大宗祠,董姓及杨姓的“联宗”祠堂,整体砖红色,雕梁画栋、气势宏伟,讲述着董、杨二姓兄弟般的情义。旧馆驿里的汪氏宗祠、古榕巷的龚氏宗祠、诸葛丞相祠、菜市场的朱氏宗祠、会通巷文山黄氏宗祠等等,都是红色,热情似火的红色建筑里,讲述着西街人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的故事,造就了泉州人热情又重情义的性格。红色也是信仰,“赤,为熊熊火燃之色,位居南,象征幸福”。标志城市中心的城心塔是红色的,易砖为石之前的开元寺“东西塔”是红色的,西街的寺观殿堂都以红色基调为主,西街人、泉州人以自己的理解诠释、传承闽南红。

红火的西街,是当年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桥梁。开元寺西方众佛、彩华宫的武尊王和池王爷奉圣宫畲族祖先雷海青、奇仕宫的临水三夫人等,满足了来往客商心灵呼应;开元寺“洋味十足”的长胡子佛像、印度妙音鸟、深目高鼻的天竺高僧,则满足海外客商倾诉的需要。旧日,海内外客商来此,除了交易、生活外,更多的是领悟、学习中国文化。而西街里,历代住着八闽的翘楚,在讲述、传承、传习中华文化,引领时代新潮,西街是海丝起点上客商精神补给站。唐代欧阳詹“恩科进士”,成闽南甲第第一人,八闽首魁出西街,何等荣耀。宋代,贺州判官王烨出自“象峰王家”,三朝巷走出“三朝元老”留正,贤相曾从龙出生于古井边,井亭巷的石选与四个儿子同出仕,西街俨然成了官宦的源产地,何等风光。元朝,西街住着闽台满族粘氏始祖,西街成了粘氏后人朝拜的圣地。明代泉州富商李五也居住西街,他出资将泉州洛阳桥升高三尺,免除来往乡民受天气及海潮的叨扰,人们用“善不过李五”及“富不过李五”的俚语怀念他,西街因他增辉不少;明朝蔡清(公元1453-1508年)创清源学派,清代刑部主事王海文、清末状元吴鲁、晚清诗人龚显曾都曾在西街生活,史册留名。众多海外寺院的根基在西街开元寺,住赐开元寺的历代名僧,更是扬名海内外,发起组建中国佛教协会的圆瑛是开元寺的高僧,而在开元寺苦修律宗的弘一法师,其文学艺术及佛学的见解至今还影响后人。

市井的西街,本真的面貌,蕴含着风流儒雅,还在用久远的风韵,迎接四海宾客泉州木偶剧团位于通政巷内,以“唐风宋韵”题材的木偶剧名扬海内外。从演员精湛技艺,可以看出几代艺人全身心的投入。在泉州,投入同样的精力经商办厂,肯定收获颇多。然而,他们坚守下来,用舞台上演绎的精彩,送给了台下观众唐韵宋梦,让人们记得根之所在南音剧社里,不少孩子学唱南音。在传统戏剧式微的今天,难能可贵。孩子们今后肯定不会以此谋生,但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血液里灌输进前辈的基因,今后可能是泉州文化的开拓者或传统戏剧发烧友,也可能只是普通的泉州人,但他们能读懂泉州,以至于文变不离宗,化而不变味。街旁端坐着学生及画师,一笔一划地画素描,说是要将唐塑宋塔画在纸上,记在心里,要让手中的画笔描绘西街的过去、今天及未来。

古朴的西街,看似古板,其实是在传承传统。西街的普通人来,年复一年地、执着地顺着传统惯性走下去,祖辈的传统是生活乃至人生的方向,不能丢,也不会丢。润饼店里的光头大哥说,几十年就做一件事,就是让春卷皮薄均匀,馅料美味,要做就做好。小吃店的阿姨说,不知道煮了多少碗花生汤,做了多少份海蛎煎,就是要把妈妈的味道传承下去,不坚持哪里会有传统。书店的老者说,卖书及旧物不赚钱,希望有人将旧书、古物买回去,用心收藏而不至于损坏失传。炸醋肉店的老板笑说自己,从小伙子,大哥,做到了大爷。隔壁店的老板娘,从小姑娘,大姐,做到如今的“资深美女”。一辈子,一件事情,几代人,一样的情怀。他笑对外国旅者背影说,说不定当年泉州开埠时就有炸醋肉,当年他们祖先就吃过呢!就是这普通人不经意之间的刻板和恋旧情结,记录了西街的历史并将书写西街的未来。

西街不长,街坊也不大。地图标注的西街是中山北路至城西路之间、近似东西走向、些微南凸的弧形街道,而当地人所说的西街则是指包括西街的附近街坊,一般人言语中的西街所指则是中山路至新华路之间,也就是东自钟楼起,至开元寺西约里半长街道。不管哪种说法,懂西街,实在不易。多次来西街,也难有过多的领悟,只有颇多的幻觉:西街,是一条丝线,串起了颗颗鲜艳的红宝石: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董杨大祠,裴巷,台魁巷以及众多的骑楼、古厝。西街,是一座神奇的桥梁和古老的驿站,有唐宋的遗迹,明清的古韵,民国的旧貌,现代的新风,古老与现代同存,梦想与现实交汇,高雅与市井交织西街,是一座时钟,数字变换,轨迹不变,西街人、西街风情不会变。再过百年,西街还有“古早”味道。再逾千年,西街仍有往日的遗风!

 

 

改定于二0一九年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