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三省(柏夫)的头像

郭三省(柏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09/18
分享

如厕


2010年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中有一句经典的话,那就是“上厕所去了”。当妻子在丈夫的朋友中查问丈夫下班没回家的原因时,大家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句话来打圆场,令人尴尬的是丈夫就坐在妻子的身边。无独有偶,当丈夫如法炮制,查问妻子时,女友们竟然也惊人相似地使用了这句话。在这个小品中,“上厕所去了”这句话使用频率之高,作用之大,效果之明显,堪称经典。可以预言,“上厕所去了”作为借口,无疑会被一些人广为使用,但无疑,许多人再也不会相信那些用“上厕所”作为借口的人,麻烦的是,这也会使一些真正“上厕所”去的人百口莫辩。

其实,用上厕所作为托词并今人的创举,相反,今人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还相当稚嫩,因而也更显笨拙。古人则不然,他们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意义也更为重大,叫法也更加雅致,以致著之竹帛,流传后世。

像今人把上厕所叫做上洗手间一样,古人把上厕所婉称更衣,也叫如厕。比较典型的是刘邦在《鸿门宴》中,面对随时会来的杀身之祸——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这刘邦身处劣势,面临危险,委曲求全,在项羽犹豫不决之际,借口上厕所,离席以逃虎口,摆脱困境,最后垓下一战,消灭项羽,终成大事。这种做法,被李敖戏称为之“尿遁”,也就是借着撒尿,一走了之。

在三国时期,东吴孙权面对强大的曹魏,在降与战决策的关键时刻,孙权与诸将商议,长史张昭等皆劝孙权投降曹操,而唯独鲁肃没有发言。《三国志》记载: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其他人都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纷纷劝孙权投降。但鲁肃有自己的见解当着众人不便明讲,孙权也难以定夺。这时候,孙权选择了上厕所,鲁肃心领神会,追至宇下,借机说服了孙权。当孙权上完厕所后,他已经有了主见。于是,孙权拔刀砍掉面前的桌子,说,“诸将吏敢复有言迎曹者,与此案同”,也就是谁再说投降曹操,也会像那张倒霉的桌子一样要被砍上一刀。因而,也统一了决策层的思想,最后也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改写了三国的历史。孙权的这一泡尿可算是尿出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可以称之为“尿决”,也就是借撒尿之机,听取不同意见,以决大事。

男子如厕、更衣、洗手之所以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主要是在那个时代,作为男权社会,男子是政治的主体,参与政治的程度非常之高。而如厕之所以能够成为理由,关键是因为如厕是人很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无可厚非。就是贵为天子皇后免不了要撒尿出恭;即使身为囚犯,你可以剥夺其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但却不能剥夺其如厕的权利。常言说,“水火不留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撒尿也因此可以当然地成为不在现场的充足理由,使人借尿离席,见机行事。而这个时候,其他人还在坚守现场,而“尿遁”者本身就已经其高一着,产生了一种崭新的逆向思维,这种力量也被人称之为思维力。思想上的超前,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主动和优势,结果便相应会使事情朝着有利于策划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以尿离席,因尿成事。

当然,男子之尿本为寻常人体排泄之物,但尿作为药用史书有载,尤其是童子尿治病或大补的说法更有历史和文化上的根源。李时珍《本草纲目》上称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主治各种病症,如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去咳嗽肺痿,止劳渴、润心肺,止吐血鼻衄,治难产、胎衣不下和蛇犬咬伤等等,古埃及和古印度也有用尿治病的记载。童子尿治病的做法,在我国民间一直广为流传。我童年时代就曾有人来我家里索尿治病,我自己的尿也曾被村里许多人所服用或使用,有的人不慎崴了脚,红肿疼痛,我便用心积攒一泡热尿,对准那红肿之处冲洗一番,那红肿疼痛即时可解。我也因自己的尿能有这样大的作用,而着实自豪了好一阵子。不过当时非常贪玩,常常会因玩耍而忘了大人的叮嘱,等到尿涨了时,又找不到用尿的人,加之控制力较差,只得尿掉,而等到人家用时,等上好一会也就很不体面地挤出那么几点尿,搞得我很没面子。等到后来年龄稍长,一泡热尿热气腾腾、蔚为大观之时,却因年岁见长使尿失去药用价值而没有人使用。

后来,听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陕西省西安市有个“喝尿村”。那里很多村民坚持喝自己的尿,他们坚信喝尿可以祛病强身,并且村里还出现了不少因喝尿而长寿健康的“典范”。经过几年宣传推广,喝尿的人日益增加,渐渐有了众多追随者,甚至远在日本、号称“喝尿大王”的森田富也,也远道登门拜访杜西民,交流心得。这种以尿治病之法,有无科学依据、是否真正可行,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本草纲目》之类的权威著作有记载,千百年来许多人在使用,并且卓有成效,证明喝尿之法之作用,也不可小视,因而我们可以称此为“尿疗”。

童子尿可以入药治病,自己尿可以自饮健身,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男子如厕甚至男子之尿,常常也可以成为一些人借以进身、表示忠诚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比如,《吴越春秋》中记载,越王勾践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吴王身体有病,太医束手无策之时,毅然“拜请尝大王之溲以决吉凶”,借机表示忠诚,麻痹吴王,喝了吴王之尿。诊出病因,最后取悦于吴王。《大唐新语》中也记载,侍御史郭霸为了拍御史大夫魏元忠马屁,要喝他尿,“固请尝之”,态度十分诚恳,结果马屁拍错,反被魏元忠抖出来,遗羞当朝,贻笑后世,为人所不齿。这可以称之为“尿拍”,也就是借喝尿而进行拍马奉迎,这时候,尿纯粹成为一种被人利用的工具,甚至成了一种政治手段。

刘邦自己曾以撒尿为借口而逃脱,成为尿遁之祖。得了天下之后,也不忘尿之其他妙用。《汉书》记载,汉高帝曾十分讨厌知识分子,“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这里的“溺”,就是指撒尿。刘邦用这种十分极端的方式,在知识分子帽子中撒尿,以羞辱人。因为,当时不学无术的刘邦坚信,“马上得天下,可以马上治之”。既然撒尿成为对别人的蔑视,史书记载,不乏其例。《前汉演义》记载,韩安国为诡胜所忌,构陷下狱,狱吏田甲,多方凌辱,安国慨然道:“君不闻死灰复燃么?”田甲道:“死灰复燃,我当撒尿浇灰!”哪知过了数旬,竟来了煌煌诏旨,说是梁内史出缺,征用韩安国为内史。梁王不敢违诏,只好释他出狱,授内史职,慌得田甲不知所措,私下逃去。韩安国下令道:“田甲敢弃职私逃,应该灭族!”田甲闻令益惧,没奈何跑来见韩安国,肉袒叩头,俯伏谢罪。这也是小人惯技。安国笑道:“何必出此!请来撒尿!”田甲叩头如捣蒜,自称该死。安国复笑语道:“我岂同汝等见识,徒知侮人?汝幸遇我,此后休得自夸!”田甲惶愧无地,说出许多感恩悔过的话,安国不复与较,但令退去,仍复原职。田甲始拜谢而出。从此安国大度,称颂一方。这个撒尿之事,也没有实际撒出尿来,只不过是逞口舌之利,在嘴些撒了一番,逞能一回,结果弄得差点丢了性命,最后也被韩安国成了树立自身形象的政治工具。这种撒尿之功用,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尿辱”。

后来,有机会去欧洲,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看到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铜雕像。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于连也成为来到布鲁塞尔的游客必定要拜访的人物,许多人站在于连的小鸡鸡下面照相留念,还有一些人特别有意思,接了尿童的“尿”来洗手洗脸,还有个别人竟直接用嘴接了尿童之“尿”来解渴。小于连的尿,拯救了一个城市,可以推为撒尿之极致。   

男子之有上厕所撒尿之事,男人会利用它为政治服务,女人也没有闲着,汉朝的卫子夫就是利用汉武帝更衣的间隙,入侍得幸,进而成为皇后,其兄长卫青也因之大贵。对汉朝政治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武则天也被骆宾王讥为“尝以更衣入侍”,即借唐高宗撒尿之际,献身于当时身为太子高宗,使出浑身解数,迷惑高宗,使得唐高宗方寸大乱,忘了武才人是被他老父亲临幸过的,从辈分上讲是他的庶母。也忘了父亲的嘱托,最终再度接武氏入宫,终究被武则天玩于股掌之上,几乎断送了李唐社稷。

既然撒尿有这么大的用场,必然会被一些智商极高的人不断翻新,迭出新意,运用得炉火纯青。《后汉书》记载,大司徒戴涉被诛后,张湛惧祸,担心重蹈覆辙,不想继任,故意在朝堂上撒尿以证明自己小便失禁,病重不堪大任,这就是用撒尿来避祸的政治把戏。智圣东方朔可谓聪明绝顶,也不得不用撒尿的办法来避祸,为了在汉武帝面前显得自己胆小怕事而故意装作吓得尿了裤子,战战兢兢,悚悚发抖,使汉武帝开怀大笑,因而也避免了汉武帝的猜忌,暂时达到了避祸的目的。这些做法,与当下一些领导人因身体不适为借口不参加一些会议,或者因健康原因而辞职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政治是何等高妙之事,撒尿又是何等寻常之事,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史不绝书的事实却是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几乎竟成孪生兄弟。可见,撒尿之于政治,犹如政治之于撒尿,在某些方面竟有着相关、相近、相通之特性,证明二者之间在某些侧面的惊人相似。

在封建社会,有一种刑罚,那就是宫刑,即阉割男人的生殖器,通俗地说,也就是割掉男人撒尿的工具。《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因为李陵辩护之事进谏,结果被盛怒之下的汉武帝下令处死,最后托人出钱,几经通融,才处以宫刑,也就是割掉撒尿之物。因而,司马迁也多次伤心的称自己为“刑余之人”,失去了出头露面,参与政治的身份与资格。但是,曾一度,中国政治确实被一些失去撒尿工具的人所主宰,秦有赵高、汉有十常侍、唐有高力士,整个明朝就是阉人政治,而以被称为“九千岁”的魏忠贤为最,把持朝政达几十年之久,大小政令悉出一人。清朝安德海、李莲英以无撒尿工具之身,近侍西太后,影响政治,几乎对中国近代史都发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安德海,慈禧宠爱有加,人或传其身未尽,也就是没有割掉撒尿之物,因而得幸于慈禧,狂悖至极,作恶多端,最后被丁葆祯抓住处死,曝尸街头。你想,敢杀慈禧的红人,姓丁的简直吃了豹子胆了,可丁葆祯却安然无事。丁葆祯杀了安德海,慈禧虽然很生气,但曝尸之举,无疑为慈禧洗却了任何人都难以洗刷污名,也算是在一个微妙的点上找了个平衡。你说这丁葆祯在对失去撒尿工具的安德海的处置上是何等的高明?当然,中国历代宫廷之中,有许多失去撒尿之物的阉人,他们虽然身为男人,可实际上没有男人的功能,面对着天下尤物,佳丽三千,却只能望而兴叹,无能为力。那些继承皇位,守成的封建皇帝,本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阉者之手,缺乏阳刚之气,缺少男人气魄。但普天之下,有个通理,那就是,抬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压低别人。在到处充斥着妇人和失去撒尿工具的男人宫廷之中,皇帝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唯一的真男人,也算是鹤立鸡群,顾盼自雄,可以找到某种自信了。

借撒尿来搞政治,发轫试行于古代尿人,发扬光大于现代鸟人!据李敖揭发,台湾“立法委员”苏秋镇,因炮声之多、火力之猛,让国民党头痛不已,在“立法院”一次会期,苏秋镇对于议案反对意见颇为激烈,更是让国民党焦头烂额。在“立法院”咨询期间,苏秋镇以书面咨询外加直接发言,搞到国民党只有在其撒尿期间动手脚——每当苏秋镇憋尿不住去上厕所时,便派人“把风”,同时院会中也加快进度趁其不在通过议案条文,结果搞得苏秋镇厕所也不敢再上,只有忍而不撒。这可以称之为“忍尿”,即因公益而忍水火之急,其心其志可嘉,其诚其坚可佩!

无独有偶,现在许多基层单位,年底评选先进,或者平时职称等次评定时,由于指标所限,大家也常常盯得很紧,相持不下,于是乎只有坐在会议室干耗。最后,有的人因为内急,出去撒尿,大家便借机立即进行表决,其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把那位撒尿的“叉”出去了事。那出去撒尿的也无话可说,只能自认倒霉。这种办法,演绎到最后,就是在这种会议之前,大家忍着口渴硬不喝水。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某些领导有时也损极了,偏等大家品茶喝水之后,急于如厕之时,才紧急通知开会,搞得众人苦不堪言。当然,那些能够事先得知开会而不喝水的人,也是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的心腹了。更何况,领导即使喝了水有点内急,上厕所用多少时间,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反正人家不在,谁也做不出决定,即使做了,也是白搭。

说到开会,就确实有一些相当级别的常委会,常常会议还没有结束,而会议上关于人事调整的内容却已经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在会场,也没有那个人能随便能够把消息捅出去。有些人就是利用如厕之机,顺便打个电话通报消息。比如,某某当了人事局长、某某退居二线了、某某长升任书记,又如某某因为某事被撸了下来。这些消息,常常通过“尿路”,在公众中大行其肆,主要领导虽然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什么呢?因为你一个人坐在那里定事,那些个常委也只是个摆设,唯一的优势就是事先知道那么几分钟,借了如厕出去通个消息,卖个人情,也确实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可有一次,同时有两三个常委出去给一位当了建设局长的人通电话,由于基本是同时,竟至占线打不进去,大家急得什么似的,事后,传为笑谈。这种事,可以简称为“尿信”。谁知,事情还就出在这“尿信”上,有一次开会,有位常委照例出去通“尿信”,他还以为那个调整也很不错的,于是,借撒尿告知此人,那知此人为了提升费了老大的劲,如此安置岂能善罢甘休,一冲动竟闹意见闹到常委会上,一时搞得大家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但这已经涉及常委会的纪律和权威。于是,就有如此不成文之规定,无特殊情况,开常委会时不得如厕。虽然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实际上也是事出无奈!

诚如《一句话的事》中所表现的,今人虽然不一定人人知道撒尿在历史上的妙用,但在生活中却无师自通地予以运用,亦可谓“日用而不知”。据说,某单位的领导喜欢到下属尤其是女下属的办公室去检查聊天,一聊就是大半天,而下属们的工作都很具体,时间长了确实陪不起,而且这位领导像许多领导一样,喜欢一边说一边拍女下属的肩膀,常常是说三句话便要拍二次,因而,大家都送他一个绰号叫“三言二拍”。既然是下属,不愿意听也得听着,不愿被拍也只能耐着性子叫人家拍着,何况,领导拍你肩膀时说的大都是“很不错,好好干”之类的话,大家一方面想着进步,一方面碍于面子,只得强颜欢笑任其“三言二拍”。后来,大家发现该领导肾功能欠佳,喝了水便尿个不停。于是,每次领导一坐下,一帮小女子便轮流上阵,敬烟倒茶。领导见女士们百般抬举,如此客气,虽然口不渴,但盛情难却,只得喝掉。不想,一过半小时,领导便起身如厕,大家如释重负,憋着劲坏笑一通之后,便各执其事。此事几经传播,便被发扬光大,这催尿之法,便不胫而走,被各科室甚至其他单位所广泛使用。在这里,催尿之法,说得客气点就是“送客”之意,说得直白点,也就成了“逐客令”。这种做法,不禁使人想起古代礼仪中,主人“端茶”,仆人便高呼“送客”,于是那些个想赖着耗着的不速之客,也只有离开了。我不敢断言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历史渊源,但在具体使用上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说明,今人古人,时非一代,地非一处,而古今同理,人心相通,而且大家的聪明程度也都不差上下。

尿,这一寻常之物经后世人的钻研利用,已然成为一种非同寻常之物。撒尿这件寻常之事,也被古人今人阐发出几多的要义。尿,这个词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例如,现在许多人讲一个班子中的成员不能合作共事,常用的词语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有人说自己处境不行,郁闷不得志,也会自嘲说,成了床下的壶,侍候了XX了!人们之间,如果看不起谁或不愿与某人打交道,便说“不尿”他。有那个人比较牛,大家不愿意理他了,也说“这小子太狂再也别尿他了!”你说,这时候大家所说的“尿”,还是尿吗?

呜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吃喝撒睡,自有门道。如厕撒尿,人皆有之,运用之法,各领风骚。上至政治,下至百姓,进身远祸,各尽其妙。余今为文,集古述今,归纳梳理,博君一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