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行宾的头像

刘行宾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05
分享

石门涧,庐山绝美的一景

  游庐山如果不去石门涧,将是你一生的遗憾。时序虽然是酷署盛夏,在石门涧游走,感受到的是一种飘然欲仙的情趣。

石门涧,一幅美丽的画卷

踏上摇摇晃晃的吊桥,一份童趣,一份天真陡然而添。尽管脚下是深渊万丈,周遭是峻岭崇山,我还是拉着同伴的手,壮着胆子陶然其上。

  步过吊桥,沿着石阶攀援,扑面而来的山风,扯来丝丝凉意。一路上,山的翠绿,崖的陡峭,水的灵动,鸟的欢唱牵引着我进入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山溶于我,我溶于山。一步步,我感受着,体会着,迷恋着。一脚踏进古朴的凉亭,放眼四顾,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中成九十度垂直,上接云天,下临绝涧,在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之时,更有一种灵魂的震撼。细看那千姿百态的山石,我的想象霎时得到张扬,有的成鳄鱼头,有的成山鹰嘴,还有的宛若苍龙,更绝的是活像利剑,争峰竞雄。

爬过一段陡峭的山路,绕过一块块挡道的巨石,来回曲折,左右攀援,终于到了一段平缓的地带。进入石门坎,两崖之间仅有一条裂隙,要想通过,不得不侧身慢行。穿过滴翠的竹林,悠然出现一潭碧水。于是,一种情人园的浪漫萦绕于怀。同行的导游告诉我,这里是石门山涧的谷口,瀑布从山顶一路奔腾而来,在山谷口的情人园羞涩地温柔起来,连流动的声音,都是缠绵的细语。再看周围,忘了时令的山花伴着绿叶一齐争艳,一齐献媚。阳光下,花容叶影映入潭中,波动影移,醉人心魂……

再向上攀援,连接两边山崖的“鸳鸯桥”更是渲染了这个谷口的美丽传说。伫立桥上,红尘旧梦,全都成了岁月的过客。人的生命中,无数光华,亦如这山中流水,淡淡而去,留下的只有一种隐隐的惆怅。当你需要一种宁静时,就此一站,你就明白了许多。

在山谷中,仰看悬流成瀑,俯看积水成湖。进入有青冈、楠树、山柳的林子,见识了上百年的黄花梨木,熟悉了各类山药奇草,爬过一个个山顶,向着高峰前进。突然,鲜红的“天阙”二字跃入眼帘,原来,这就是石门涧的绝顶!此时此刻,便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激动。于是,面前的山峦勾勒成一条美丽的曲线,向着远方伸展,细看身边的山体,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因地质构造的变化,才有了一条条扭曲的裂纹,才有了美丽山峰。飞扬开来的思绪忽远忽近地释放着,仿佛又让我看见了一个个文人墨客,是如何陶醉在这刚性而又不失细腻的石门涧的风光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铁船峰,天池山的龙首崖,是石门涧风光最厚重的一笔,如果它是高亢的,那么,由这两山对峙而成的石门涧谷,则是娟秀的,其小小的空间覆盖了深广的涵义。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山外有山;在这里,我真正品味到了宁静;在这里,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迸发。回望来时的山路,一种悠悠情怀荡然而出,就象看见这山谷中有一缕丝带,在空中飘过,是红是蓝,是绿是紫,无法言状……

石门涧,一个美丽的传说

趁着休息,导游告诉我,做为庐山第一景的石门涧,它不仅集奇峰、怪石、飞瀑、碧潭、幽洞于一处,而且珍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庐山西麓有一个村子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个后娘,对前娘生的春儿百般折磨,春儿好不容易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一天,庐山滴水成冰,大雪封山,后娘却要春儿赤脚上山砍柴,春儿只好腰缠绳索,手拿柴刀,冒雪向庐山而去。刚走到庐山脚下,天空“嘎”然一声,一只云雀从春儿头上飞掠而过。惊恐中,小鸟竟在春儿头顶盘桓,好象要为春儿引路。于是,春儿循着云雀婉转的歌声,一直向庐山顶上攀登。

行到半山,一位手扶龙头拐杖,掖着白须的老翁出现在春儿面前。老翁问明春儿的来由,抚摸着春儿的头安慰地说:“上到岩头再说吧。”说罢,老翁从背上药葫芦中,拿出一个金黄的丝瓜绒递给春儿,转身飘然而去。

这时,那只云雀又在春儿头上盘桓,并扑向庐山的一座悬岩。春儿紧追云雀,攀上岩头向上一望,一排奇峰插云;向下看,脚下万丈深渊。春儿吓得眼冒金花,他定睛一看,那个白发老翁不知不觉又站到他的面前,春儿深怕老翁走掉,急得要把他搂住,老翁却说:“别忙,你先向背后看看。”春儿一转身,只见石壁悬天,只有中间一条缝,不得其门而入,老翁说:“快把你那个丝瓜绒拿出来,现在是开石门的时候了。”老翁这一说,春儿慌了手脚,赶忙拿出丝瓜绒。春儿鼓着双腮,“嘘”地向丝瓜绒猛力吹去,顿时,手上的丝瓜绒大放金光,忽儿变成一把金钥匙。春儿兴致勃勃地用金钥匙打开石门。只听“呀”的一声巨响,两块石门豁然洞开,门内金光灿烂,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春儿随手拾了一些金银财宝,转身出门,石门也随之关了。从此,春儿用从石门中拾来的财宝,买了锄头铁耙,一心勤劳耕耘,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后娘见了春儿的好光景,心中又怪又恼。问明情况后,背起大箩筐,拔脚往庐山顶上而去,只见石门深锁。后娘鼓起劲来,双脚跪下,并向石门念起诀儿来:“石门石门快快开,快开石门我进来。”“呀”的一声,石门开了。后娘喜出望外,爬起来往里冲,忙着用箩筐装。正当她扛着一大箩筐金银财宝向门外跑时,忽地又“呀”的一声,石门关了,留下“哇”的一声惨叫。从此,这狠毒、贪婪的后娘,被永久锁在这庐山的大岩石里。春儿见后娘久去不回,前来寻找,只见巨岩化为双阙,中间隔着一座深涧。从此,人们就把这地方叫做了石门涧。

石门涧,一首澎湃的歌

除去优美的画卷,隐去优美的传说,石门涧瀑布则是一首气势澎湃的歌。听着这首绝美的歌,我的感觉是:绝了,妙了!

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依托。如果少了水,再美的山也没有灵气;如果没有山的雄奇,再美的水也会缺少激情。而在这绝顶之处,石门涧瀑布就是山和水的完美结合,它象一首澎湃的歌从天外飘来,然后,日夜不停地高唱着,嚎叫着,飘洒着。其播放的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道道朦胧的彩虹;其播洒的凉意,在气流的传播下,形成一袭袭解署的清风。站在瀑布下仰望,万千碎玉般的水珠飞溅着,亦如点点星光飘散着,无怪乎大诗人袁枚在目睹了石门涧瀑布的雄奇景象之后,发出了“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费笙匏”的感叹。

不管“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是不是诗人对石门涧瀑布发出的感叹,而明万历年间徐霞客在考察石门涧时,却真真切切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同行的导游说,石门涧瀑布之所以如此雄奇,如此奔放,如此气势澎湃,主要是因为它汇聚了庐山西南诸水,从铁船、天池、山霄等山峰间咆哮奔腾,依山就岩,先后呈梯形四叠,最后在石门崖翻身滚落而下,才化作百丈飞瀑,跌落在崖下的青龙潭。它一路走来,其势如虎,其色如雾,其声如雷,其韵如琴,山鸣谷应,慰然壮观。进得龙潭,两块巨石竖立于瀑布两翼,穿着泳装坐于其上,观看飞瀑,那感觉远远胜过当年的慧远高僧及庐山的许多道长。委身于龙潭前面的石室,由四面的“天窗”朝外张望,瀑布周围的山势,山势之外的奇景尽收眼底。

拉着美女的手,跳入清澈见底的爱池,张臂伸腿漂浮于冰凉的池水之上,闭上好奇的双眼,闻着野草幽幽的芳香,听着瀑布潺潺的细语,一种青春的活力充溢心胸,一种爱的浪漫漫过心田,于是,我虽然人到中年,却俨然进入了奇思妙想的梦境……

梦幻中,似乎有一位仙女随着山崖上悬挂着的飞瀑,在柔软地漫过一面面斜斜的石坡,从长满绿苔的石壁上滑落下来,然后赴入怀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