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米玊的头像

米玊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9
分享

关于瓦

米玊


   (一)


    瓦,重新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王剑冰老师的散文《岁月中飞翔的瓦》。

    在此之前,虽然我对瓦并不陌生,可是要说印象中,有谁会对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瓦投以如此的关注并用心读瓦、用情写瓦的,王剑冰老师当是第一人。

    瓦,曾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件。而因为它总是高居屋顶,所以很少被人特意关注。有时候远远的,看到它的样子,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是客观的物质,也是情感的依托。因为,它往往代表着一个生命起源之所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就是——家。

    这时候,瓦,就有了无以替代的象征意义。有它在,家就在,安全就在。有它在,亲情就在,温暖就在。

    当然,与瓦一同鲜活的,就是无数个童年的记忆。记忆里,有着瓦最初的模样。

    与瓦初相遇,是在我们家建房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亲眼目睹了那些数不清的片瓦,是如何被匠人们送上高高的屋顶,然后像同学们站队一样,整整齐齐地相互叠加,排排而坐,稳稳当当地撑起一方天空的整个过程。第一座新房子,五大间,一厨,一堂,一明两暗(中堂为明,左右各一间卧室相对为暗),外加一独卧。非常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居建筑。一基一墙,一木一瓦,皆为父辈的血汗支撑而成。盖房子是一家人一辈子的大事儿,大人们说,盖个房子等于脱几层皮。说是元气大伤,毫不为过。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因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人的体力、精力以及心理素质包括邻里关系等各方面而言,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那时候,我们的房子是众位亲朋、乡亲邻里集体智慧和全部心血的结晶。住在里面,非常踏实。严冬不怕,酷暑不怕。风霜雪雨亦不怕。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坐在房檐下看雨。无论哪个季节,雨,总是和屋瓦碰撞回旋,叮叮咚咚地奏出响亮的交响乐。而最美的时刻,则是雨水顺着房檐依次滴落,或成串珠,或成银线,或成白练,风一吹,自然地划出最美的弧线,与乡村院落里的花草树木,石桌木椅等其他景物一起,构成了情趣盎然的画面,色彩鲜明,极富动感,最能惹得人浮想联翩。

    瓦,在这个时候,往往是被我抬头仰望最多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形,就是长大后离开家,告别父母亲人远赴外地求学,每次放假回来的时候。人未到,双眼却在空中飞快搜索,直到房子的影像从模糊到清晰,直到望见那个多少回在梦里依稀可辨,被大片的灰色的瓦覆盖着的大大的屋顶,一颗漂泊的心才安定下来。

    瓦,平时不怎么显眼,默默地守在我们头顶,却不知不觉,成了我这个离开家多年的游子,浓浓淡淡的一抹乡愁。

    我没有王剑冰老师的才情,说不出那么有韵味又意味深长的话,写不出妙笔生花的文章。可是对于瓦,这个曾经印在我生命里的普通物件,却也感到分外亲切。它是我回不去的童年,是我心心念念牵挂的亲情,是我脑海里或近或远的故乡。        瓦,见证着我的出生与成长,记录着我的来处与萌芽的理想。它不说话,却分明知道我的根在何处,从何地出发。


(二)


    虽然,如今的它早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家里的房屋也几经修盖,瓦也早被其他建材所替代。但是那份温暖,一直都在。于岁月的深处,生出些许厚重来。

    而今,巧遇王剑冰老师的《岁月中飞翔的瓦》,怕也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机缘,引发我关于瓦的怀想、思恋与感慨。文中调皮的孩子敲打拆迁下来的瓦片自娱自乐的游戏,对于我并不陌生。在那个年代,男孩子们常常就地取材,突发奇想,自发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游戏来,这就是其中之一。而多年以后,被王剑冰老师从一个长大了的男孩子的角度,以一个散文家的笔触重新解读,倾情表达,就有了感人的力量。在他的印象里,“一片片瓦肩并肩、膀挨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回想起质地并不坚硬的瓦,曾被他挥拳击打得粉身碎骨,他感慨说,“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

    第一次,“瓦全”,有了这样的解释。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文学家,区别于一个政治家或社会学家、哲学家之根本所在。

    读到这里,我觉得内心一种莫名的伤感与疼痛,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感同身受。也许是对于瓦,也许是对于他,当然,更为真切的说法,是对于我。瓦与我,我与瓦。仿佛在这一瞬间,融为一体,又各分东西。

   是的, 瓦,卑微,灰头土脸。而一旦拉起手来,再大的风雨,也能微笑面对。这难道不是瓦,给予我的精神力量或是某种启迪吗?在我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在我精疲力尽的时候,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候,在我四面楚歌的时候,在我感叹梦想遥不可及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在我咬着牙坚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磨难弯腰的时候,瓦,在静静地看着我,沉默,沉默。我这才明白,原来瓦一直都在。只是混沌的我,刚被人点醒。那潜入生命的瓦的精神,与我不离不弃,风雨相随。

    周庄的瓦给了王剑冰老师以灵感,而我的瓦,给了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他说“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片瓦如我,又何尝不是?

    瓦,不起眼,不张扬,却坚定地存在。而这种存在,只有在失去时,才会被人们深刻地记起,并久久难忘,激起绵长的回想。生活中,瓦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瓦的精神,瓦的气质,瓦的低调、包容、团结、奉献的品质,却已深刻在凡俗的生命里。

    瓦,是脆弱的。瓦,又是强大的。文中说,“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看到它,你会不由得想起断壁残垣,想到萧索狼藉的落败景象。当然,也会更容易想起它曾经拥有的气派与辉煌。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圆明园。那个中国历史上被光环照耀,又被屈辱玷污的“万园之园”。那片瓦砾堆砌的废墟,凝固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伤痛形象,令一代代后来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督促着新时代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争朝夕,风雨兼程!

    瓦,是亲切的。是让人想捧在手心细细端详,轻轻触摸的。它是我们情感的一部分。是我们血脉中的某一种基因。它柔软的内心,博大的胸怀,与其貌不扬的外表合而为一,浑然天成。像极了中国的平民百姓,善良、宽容、隐忍、坚韧。


(三)


    瓦,从何来?土,水,火。本似毫无关联的自然物质形态,却因为有了瓦的存在,而彼此生死相依,共同承受揉捏、煅烧与历练,并最终与瓦一起获得了新生。五行之中,尽占其三。先是遇见水,土变成泥。而后遇见火,变成坯。再次与水重逢,经历水的浸润与滋养,一点一点慢慢变蓝,渐渐变硬,信念就更为坚定,理想就更为纯粹。

    土,在一次次历练中,愈来愈成熟,沉稳,大气。从一撮土,到一片瓦。从松散,到致密。从软弱,到刚强。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将困苦与艰难,将疼痛和着泪水,一起凝结,紧紧地包裹成为密不可分的内核,团结成栉风沐雨的强大勇气和力量。而外表,却依然低调,内敛。看不出任何与风吹雨淋日晒默默对抗的痕迹。只有心知道,自己永远是那三百六十度的四分之一。从选择蜕变开始,它就已经不再是任人挥洒、践踏、揉捏的弱土,随风四散,用以迷惑世人朦胧的眼。而是在现实的磨砺中,把自己固化为一种低头向下、背朝苍天的全新姿态,谦卑而从容地活着。辛勤劳作,沉默坚守。用全部的热情,去诠释新生命的伟大意义。 

    瓦全,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智慧。以干瘦之躯,将四季的风雨稳稳地抵挡于一己之外,而瓦下之人,皆安然无恙。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相反,除了风雨,它还要承受一些蒙昧之人的鄙夷和嘲笑,但是它活得真实而坦荡,低微而崇高。

    没有光环,没有赞美。瓦,永远是那么朴素,友善、包容。我没有理由,不对它产生敬意。因为它实在像极了,我身边那些在粗粝的生活中,始终不忘初心,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艰苦求索的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苦劳作,默默耕耘,勇于奉献,与更多有担当、有梦想的人一起,团结奋斗,阔步前行。

    他们是那么普通,那么熟悉。他们的面孔总是让我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他们的爱如和煦的阳光,明亮而不刺眼。令人踏实,促人振奋。他们是活跃在我身边不同行业,各个领域的诚实劳动者。他们像瓦一样,携手并肩,共迎风雨。不被人注意,常被人忽略,却足以值得我,向他们投以最深的敬意。

    我爱你们!

    瓦,以及与瓦一样的,历经五千年风雨,却依然顽强不息的中国人民!

    瓦,因为蕴含着中国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智慧,在属于它的时代,独领风骚。在这个有着最广大群众基础的国度,精神永存,生生不息。

    经过整整七天火的炙热考验,又历经3天水的淋浇滋润,瓦,变得越来越蓝,越来越硬。而历经五千年岁月洗礼的中国人,又如何?列强的铁骑、轰隆的炮火,没有使他们畏惧。地震频发、洪水肆虐没有使他们退缩。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的中国人,如今已经大踏步迈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由此领悟,中国的先民,之所以能够迎风冒雨,历经磨难,却始终不轻言放弃对生活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无不得益于这种精神。一个人加一个人,一群人加一群人,形成了一个民族。而瓦的品质,随着漫长的生活,也完全融入了人的性格,成为一个群体的共同气质,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理想追求与醒目标识。我想,这就是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岁月愈久,则愈强韧。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民幸福安康!



    米玊。2019年7月20日。于灵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