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思乡远梦的头像

思乡远梦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26
分享

难忘沔阳三棒鼓

历史上沙湖,为古云梦泽八百里洞庭湖边的一片无名滩涂湿地,湖水通连长江。沙湖,北宋时定名“玉沙”;元朝末年取“玉沙”之典,据“湖水”之实,故为“沙湖”。明洪武初年,沔阳撤府改州,人们把“沙湖”与“沔阳州”连起来合称一地,沙湖冠在沔阳州的头上,便有了“沙湖沔阳州”之说。

  

沙湖沔阳州处处都能感受到魅力独具、绚丽多姿的荆风楚韵来。这里有人文鼎盛魁星阁,古色古香的沔阳城,雅俗共赏的沔阳花鼓戏、皮影戏,高亢宛转的乡土民歌,古朴典雅的民间小调,婀娜多姿的肉连厢、蚌壳舞,喜闻乐见的狮子、龙灯、采莲船……  

每逢在老家的春节里,偶尔看到采莲船,就想起三棒鼓来。昔日的采莲船,现已改名为“丰收船”了,所以还能常见。而民间三棒鼓,即使是在逢年过节时,也不多见,实难一饱耳福。问其缘由,是由于三棒鼓这一民间曲艺演唱,原是沙湖沔阳州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携儿带女谋生的一种形式。“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三棒鼓早在解放后就放下了,从此,翻身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沙湖沔阳州,年年庆丰收”,所以,打三棒鼓、拍渔鼓和敲碟子,这些为了活口而沿门乞讨的走唱,完全消失,人们逃荒流浪的日子已成了永远的过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三棒鼓也就成了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舞台上才能看到。  

沔阳三棒鼓是一种以唱为主,打击乐(鼓和小锣)伴奏的民间曲艺,是明清时代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曲种。沔阳三棒鼓在演出时,两人同台,一个击鼓领唱,一个敲锣帮唱。由于击鼓人用的是三根小木棒,边抛棒、边击鼓、边领唱,故称“三棒鼓”也称“三杖鼓”。  

沔阳三棒鼓曲目丰富,其演唱内容大致可分为传统戏词、新编鼓词、即兴创作三类。曲调以渔鼓唱腔为主,还有花鼓戏唱腔和民间小调等。伴奏的鼓和小锣伴奏干净利落,铿锵明快。常见的如“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哐哐咚咚哐”。其鼓词的句型与字数,句型为四句一段,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求押韵;每句字数一般是五五七五,通称“五七韵”,也称“纯七韵”;但也有字数不等的句型。如《逃水荒》中唱到:“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这具有沔阳地域特色、开口就是“沙湖沔阳州”,可算是三棒鼓百年不变的“引子”,听来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说沔阳是三棒鼓发源地,这倒不假,但也不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只会令人徒生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往事只能回味,时光永不再来。小时候,每逢春节前后,就有打三棒鼓的艺人走村串乡,来恭喜拜年。说是拜年,实际上还是乞讨。“不该不该真不该,不该走进贵府来”,这些打三棒鼓的或是家大口阔,或是遭遇天灾人祸,或是孤寡鳏独的老人。他们披星戴月,一塆接一塆地唱,一家接一家地讨,主人也多是给些年什货,如麻叶子、炒米之类的食品或端出一碗米饭充饥。  

沔阳三棒鼓绝活当属抛刀,表演形式类似杂技。抛刀时,钢刀在空中欢跳,上起下落,左右穿梭,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俗话说:“心无二用”。抛刀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  

记得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年的春节,塆里来了打三棒鼓的,这是我们的塆子春节里除了龙灯外,另一种节日娱乐形式。喜欢看热闹的我,跟随半头塆后,仍浑然不知时辰已过中午。打三棒鼓的看到我如此痴迷,就叫我替他打鼓,他好去抛接钢刀。那些三棒鼓调子我烂熟于心,“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哐哐咚咚哐”,翻译过来不就是“豆饼酒、豆饼酒,你的冇得我的有”吗!我把柿饼鼓系在腰上,两手拿着鼓签,用心地打着,不快也不慢,相互之间配合得很是默契。三里长的塆子,我是一家不漏地打完了半头塆,直到空肚饥肠、天黑才回家。  

逝水东流,浮生若梦。多少年过去了,那天回家的路上,天空凄冷的上弦月,脚下弯曲的小路、身边静谧的村庄、远处传来的犬吠声……至今时常在我脑海浮现。  

熊衍福,我老家邻村三棒鼓艺人,他父亲身材不高,人称“熊矮子哥”,是当地有名的三棒鼓师傅,善长自编自唱,声音有磁性。熊衍福自幼受其影响,耳濡目染,跟其走街串巷,与三棒鼓结下了不解之缘。  

谈起“熊矮子哥”师傅绰号来历,是因为他特别喜欢唱《幸福歌》这首地方民歌:“太阳(哎)一出(哎)笑(哇)呵呵哎,开口就唱幸(那)福歌(哇)。”由于他年老缺齿不关风,总把“幸(那)福歌(哇)”这句收板唱跑调,人们都知道他姓熊,听出的是“熊矮子哥”,故蹈故习常。  

熊衍福在他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加上自己在三棒鼓方面的天赋和勤奋,几年之后,便在沔阳一带小有名气,深受群众的热捧。  

熊衍福表演三棒鼓绝技,除抛普通尖刀外,他还能抛镰刀、菜刀等,甚至练就了蒙眼抛刀的手艺,这些是他父亲不会的硬功夫。  

花垣老人的熊衍福,如今虽然多年没有表演,但三棒鼓的所有技艺以及上百段传统曲子,都烂熟于心。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把几代人坚守的沔阳三棒鼓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去年稻谷沉湖丢,今春荒草过人头,饥饿难等稻麦熟。三棒鼓儿敲,流浪走春秋;拖儿带女走四方,一支小曲满腔唱,虎狼的日子何时休。自从家乡得解放,年年勤堤防;新修水利驱水患,白浪变做稻浪流。新修水利驱水患,白浪变色,变作稻浪流,鱼米之乡美似锦绣。”  

鼓儿咚咚,锣儿哐哐。沔阳三棒鼓,敲的是世情百态,唱出了人情冷暖,演绎了人民的智慧,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艺人们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灵活的对答,相互调侃,以情推理,情理交融,抑恶扬善,扣人心弦,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民众、净化风尚、崇礼守德、弘扬文明的作用。  

社会因有了“敬畏”,沔阳三棒鼓使沙湖沔阳州这片水乡泽国,少了些野蛮,多了些文明;少了些丑恶,多了些善良;少了些虚伪,多了些真诚;少了些污秽,多了些纯洁。  

“你把洪水提,忆往珠泪滴;新旧社会相对比,今日胜往昔。”难忘沔阳三棒鼓,也难忘老沔阳“十年淹九水”的饥荒岁月,更难忘辛勤浇灌沔阳三棒鼓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的三棒鼓艺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