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锋的头像

魏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评论
201807/12
分享

肩负责任,用真诚书写人间大爱

 


肩负责任,用真诚书写人间大爱

文/魏锋

     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在讴歌时代、针砭时弊的同时,肩负起了放歌新时代,担当大未来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责任,从来没有哪种文学样式像报告文学一样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从来没有哪部文学作品像报告文学作品一样直面社会干预生活。报告文学作家用如椽之笔,既心潮澎湃地书写了光明,奉献了正能量,责无旁贷地唤起了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又痛心疾首地展示阴暗,剖析诟病,义无反顾地破解生活中的急难和这个世界中的种种罪恶,从而引导向善的人们深入冷静地思考,刮骨疗毒式地鞭笞贪婪、自私和罪恶。

这就是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这就是新时期可敬可泣的报告文学作家不惜牺牲个人名利而坚守和拓展的报告文学,是这些尊敬的报告文学作家持之以恒的信念和艰苦的劳动捍卫了报告文学的尊严,使报告文学这面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让报告文学在新时代既发挥了嘹亮的军号作用,又担当了精妙的手术刀功能。

2018年6月8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在河北正定举行。作者受邀参加。


如此,我想说的是,报告文学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怎样更加圆满更加妥当地发挥作用,尤其在现实主义创作方面,如何将报告文学这一年轻的文学表达方式经营的更加完美更加强大更加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表现明显。这一深刻的变化给报告文学提供了庞大的创作素材,但同时,也给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阵地的报告文学作家带来了困惑和挑战,一些敏感的话题及视线不清的人和事往往让报告文学作家难以下笔,或者让报告文学掘题不深言不及义,报告文学在快速直观方面不及新闻报道,在文学表达方面不如小说散文,而更多的报告文学竟令人伤心地滑落到了广告、吹捧和某个人和事的御用工具上面,这不能不说是报告文学的悲哀。

笔者想从两个方面与同道交流一下报告文学的创作。

 

坚定不移地捍卫报告文学的鲜明旗帜,坚守报告文学纯洁美丽的家园,坚信报告文学灿烂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报告文学鲜明的旗帜就是始终把大义、人民、时代和责任放在自己的肩头,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使命,今天的精彩时代让报告文学更加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生活和社会变革让报告文学创作拥有了丰韵的素材,报告文学作家应当与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是,报告文学应当追求和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题材新颖,现实感强,生活气息浓郁,爱憎分明,激情四射,叙述结构方式个性独特,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和感染力量;二是直面现实生活,见识独到深刻,叙述方式极具艺术个性和精致语言天分,注重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表达。三是对社会现实事件要有敏感性面对,具体生动地叙写,主线清晰,视野开阔。

徐剑讲,报告文学的视野,往往对准与江山家国、国计民生有关乃至战争、劫难等时代大题材、大事件,大工程、大灾难,大场面,直面人世间的生死别离,爱恨情仇,重叙一个地域、一个群族的浴火重生,以如椽之笔,记录一个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最终铸成千秋青史。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宏大叙事、历史史诗,对于一个报告文学作家而言,这是一种历史与时代的眷顾与担当,既不可自恋,亦不必自卑。这样构成的中国故事并不等于没有文学含金量,同样主旋律的写作也非低人一等。像这种大题材、大部头,并非每个作家都驾驭得了,孰重孰轻,举重如轻,又有几个人能够力所能及,将这样的大题材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它需要视野、胆识、激情,思想、知识、力量和人文情怀,需要作家强大的知识储备,思想底蕴与人生襟怀,需要视野的宏阔与大气,文学的阳刚和柔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是半个政治家、半个思想家、半个社会活动家、半个杂家、然后最后才是半个文学家,这五个半合起来,才是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当下,国内能写报告文学的俯拾皆是,可是写得好的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优秀的报告文学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和灰色人生,作家对于具有爆炸性、新闻性、轰动性灾难、负面事件乃至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热点问题,保持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具有锋利的锐度,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坚持自己独立的调查和写作立场,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独立人格和品质,不为利诱,不为钱动,不随大流,我思故我在,必须具有社会的良心、良知,承担着社会公平与正义,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甚至具有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正如徐剑所讲,报告文学作家须具备四性:参与性,参与改变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进程;揭秘性,揭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种癌变和阴暗面;预见性,从一些现象和端倪中预见人类文明生活和模式的前景和未来;悲悯性,就是对底层生存状态和挣扎欢乐忧伤具有悲天悯人的慈航向度,给人以温馨感、取暖感。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注定了写作必须是全程的真实、而不容有一丝的虚构。真实的,却又是文学的,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性与创新性。甚至连一个微小的细节和场面都不能虚构。特别涉及到一些负面事件写作,历史情景和场面的再现,逼真的程度须像考古文本和田野调查一样细致、认真和精确。即使是写表扬稿的著述,传主也会因为作者的胡编乱造、阿谀奉承,肉麻吹棒而大汗淋漓,心理极不舒服。因此,报告文学文本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报告文学的真实来不得半点虚构和合理想象,真实性是报告文学赖以生存的家园。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是指文本、叙述姿势和经典细节三个方面,惟有这三个因素的推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文学叙事是报告文学命脉。并不是所有报告文学作家的叙述是过关的,不少人持一种无所不在的视角,全知全能,报告文学那种特有的叙述视角,大板块的结构,没有人和时代的命运千里伏线,更遑论文学细节的精致和独特。因此,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才是报告文学灿烂的明天。否则,报告文学这一样式有可能被其它文种取而代之。

坚持报告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扛鼎佳作。

黄传会说报告文学有三难。选材难。报告文学,一半的价值是由题材来决定的。对一个时代而言,总是存在一些让人们最为焦虑和痛苦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而普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甚至改变了历史的前行方向。面对这个丰富、多样、风云变幻的时代,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准确的价值观判断,选取那些“时代的迫切性题材”,难!更何况,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代,信息爆炸,选一个能让被各种信息轰炸得头昏脑涨的读者感兴趣的题材,难!选择一个能揭示和剖析现实生活的题材更难!但是,正因为难选材,报告文学才更有魅力,因为它更深入、更厚实、更丰富,因而更耐读。采访难。报告文学的“报告性”,也就是真实性,决定了当你选准了一个题材之后,必须深入生活,必须进行“田野调查”。这种艰难还表现在采访中你必须挖掘到具有文学意义的细节,这种文学细节,可遇而不可求,不下苦功,没有慧眼,是挖掘不到的。我在采访贾平凹、陈彦、方英文、张艳茜、邢小利等40几位陕西作家的时候,往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整理,更艰难的是这些惜时如金又不善于张扬的作家们常常让你采访搁浅,有些采访到的素材也许是你无以应用的材料,费力不说,还要费神。“文学手法”难。报告文学是“以文学手法来处理新闻题材,即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写作内容,以文学笔法为表现手段的一种文学样式。”报告文学的主体是文学,而不是新闻,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文学手法?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虚构显然是不允许的,想象允许吗?心理描写允许吗?报告文学人物的心理活动应该如何描写?我们常常爱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我觉得报告文学作家最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是这个“不拘”,“不拘”些什么内容,“不拘”的分寸如何掌握,是对作家综合实力的考验。缺乏允许范围的虚构就成了新闻报道,超出允许范围的虚构就成了小说,报告文学创作是戴着镣铐舞蹈,背着磨盘爬山。如何从小说、散文、戏曲中汲取营养,以此丰富报告文学创作,难!

由此,要酿制一部上乘的报告文学作品,必须破除三难。

一是必须强调报告文学的可读性、生动性和诗性,直面现

实,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始终追求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的完美统一或完美融合。二是紧扣社会现实,记录和表现这个时代,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坚持短、平、快、新、实、美的特点。报告文学是轻骑兵,倡导短写、写短、写精。三是必须重视语言运用,语言是人的肢体行为,更是一种符号,在报告文学中如何运用非常重要;真,是语言的基础,必须首先保证作品中语言的精度和信度;善,是语言的前提,智慧的语言,耐人寻味,作品才更有感染力感召力;美,是语言的关键,报告文学叙述语言要凝炼、简洁;度,是语言的保证,具有力度的语言,深刻尖锐,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不敢道。除此而外,以我的体会,报告文学还必须注重细节描述和人物刻画,虽然这种细节描述和人物刻画有别于虚构文学,但作为一个文学的种类,必须以人为本,文学就是人学,细节决定经典,只有把这些报告文学必不可少的元素精准地运用到作品之中,才能创作出被时代牢牢铭记在心的力作,才能真正肩负起放歌新时代,担当大未来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责任。

 

魏锋,男,青年作家,1982年10月出生。微风读书会和微风书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个人入选“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