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石的头像

今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02
分享

船粿条

泰语发音叫“粿条”源自广东潮州话,这美食是老一辈潮州人从祖籍国带来的。粿条也就是我们平时叫的汤米粉条。

至于“船粿条”,就是中泰的“混血儿”了。我的“首吃”是在泰国北柳府挽巴功县的挽巴功河边。所谓船,应该叫它艇才对,就是泰国内河常见的两头翘起来的长尾艇。艇上设有煤气炉,不锈钢深底锅,锅中隔开两层,一层是高汤,一层是烫粿条和蔬菜的滚水。以前没有煤气烧,就用木炭炉烧。

艇泊岸,主人做好了往岸上递,客人席地而吃。这里据说是“船粿条”的发祥地。二百多年前,一对泰国东北部夫妻划着长尾艇泊在码头卖东北食品。妻子上岸向南来的广东潮州人买来两碗猪肉丸粿条,不慎打翻了自家的调味鲜牛血瓶,淋在粿条汤上,夫妇俩用小木勺一搅,尝一口,惊叫:“协!协!(泰东北部方言:好味!好味!)”从此,夫妇俩改卖船粿条。

船粿条打底的汤头用本地土鸡加泰国的香料熬成高汤,把细米粉在滚水一过,马上捞起来放进高汤碗里,再放进一汤匙新鲜的牛血,殷红的牛血放进滚烫的高汤里,马上就变成了灰色。再放上烫熟的空心菜和小手指宽的西洋芫荽,再把5、6只鹌鹑蛋大小的烫熟的牛肉丸子放在面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船粿条便大功告成。不用吃了,光那个香味,已叫人食指大动。岸上的地桌上摆着鲜豆芽,鲜九层塔叶,鲜豆角,吃时随意往碗里放。中国潮州的粿条和泰国的船粿条的区别就在于不加牛血与加牛血。

我把这道美食介绍给朋友阿明,这位从中国来的“潮州仔”第一次来就失足落水,还装成只“旱鸭子”,两手扑腾喊“救命”,是船主人漂亮的女儿用桨把他拉起来。

一年后,这位“新唐人”娶得“船粿条西施”归。

夫妇俩先在河边卖船粿条,十年后在春武里考三目海边经营一座颇有规模的海鲜餐厅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