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凌的头像

江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8
分享

徽道村,古徽道

赶在皖南的晴朗秋日,探寻古徽道,天高云淡,望见头顶苍穹无限高远,心情跟着无拘无束地飞翔。锁定东至县葛公乡徽道村,目睹当年安庆至屯溪唯一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道之风采。

徽道村,这村庄何时“徽道”为名不得而知,古往今来,徽道漫漫打此地路过,村有其名理应当之无愧,或许村庄当年就是开山拓路者的落脚歇息之所,村里人还奉过一茶一饭,或许开山拓路者中就有村里人的前辈。抚昔思今,徽道村,名字里透着古韵,透着豪情,足以铭记过往。就古徽道探寻者而言,有徽道村这个地标所引,总不会迷路。

驻足鸡头岭脚下,眼前就是千年古徽道了!古徽道为长条形青石铺就,始建于唐,明清续修,至今完整保存的近五华里,辗转在鸡头岭、蜈蚣岭和丫雀岭之间,但眼前视线里就这一段,大概不足百米吧,从山麓顺山势抬升至林荫深处。

攀行而上,脚步声清脆悠扬,人也格外神清气爽。穿过密林,视野徒然开阔,见古道沿山溪曲折蜿蜒,山青青,水碧碧,路幽幽。稍稍留神就看得真切了,时令的椽笔已泼墨涂彩,画了幅浓墨重彩的金秋山水卷轴,巍巍青山尽显色彩斑斓,在层林尽染之中,斗折蛇行的青石古道依然芳草萋萋;移步换景,峰回路转,山溪涓流,空谷跫音。仿佛听到了光滑圆润的青石板古韵悠悠,是驻留在当前新风袅袅中的千百年回响。

徽商萌于东晋,长于唐宋,盛于明中叶,衰于清末,在其数百年兴衰史中,徽道是皖南古徽州通往各地的主要官道,它在统治者眼里事关江山社稷之重,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将古徽州与外面的世界紧相连接,要用它拴牢官衙、商场和民间,一头牵在庙堂,一头系紧江湖。世俗的喧嚣中,形形色色的商人、农人、读书人、手艺人往来于此,行踪里还有官轿杵杖和挑夫扁担,亦有过战马嘶鸣铁蹄铮铮。

眼前,古徽道早已归于沉寂,但它承载过梦想和希望,亦承受过不承之重,它的每块青石板都印记了阴晴雨雪和世态炎凉,在历经沧桑之后,早已掩埋在时光的风沙里了。

古徽道俨然一位就此隐归山林的耄耋老者。可是,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人为生计奔波,在古徽道上洒下了汗水,留下了足迹。留有先人体温的幽幽古徽道,如今成了眼前无限风景。在距蜈蚣岭不足百米处,有一座石亭,依稀可见一处亭壁石刻,得知亭曰“可停亭”,“康熙二年”建亭。据说亭名寓意为:“前途无止境,过往皆风景,何必太匆匆,收步立可停。”百味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沿途风光用平常心观看,可短暂停留时且短暂停留,这样不会错过太多的人生风景。细想起来,这亭名寄托了古人举重若轻的处世态度。古徽道于层峦叠嶂之中,虽山高路险,但从来人间不泛烟火。

在徽道村小憩,此时此地此景得出结论,如今“徽道村”这名字里有了新内涵。徽道村将古徽道、古桥、古民居、古祠等历史旧迹保护性开发,结合利用生态优美、野生资源丰富等优越的地理条件,打造“徽饶通衢”千年古徽道,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产业,走上了“乡村振兴战略”之路。

赶上好时光,在徽道村,千年古徽道这个耄耋老者,早已不甘寂寞,老树萌发新枝,摘引一则对联点赞:“秋高气爽今朝传古韵,斗转星移旧貌换新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