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海群的头像

康海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4
分享

栟茶情思

但凡到过江苏如东栟茶古镇的人,大概都会被“栟茶”这个独特的地名所吸引。

“栟”是个生僻字,《说文解字》注引《汉典》解释:“栟,栟榈、逗。椶也。各本夺椶字。今依韵会本补。广雅、刘逵引异物志皆曰。栟榈、椶也。上林、甘泉赋字作幷闾。南都、吴都赋字作栟榈。许书有栟无榈。榈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从木。幷声。府盈切。十一部。”古书上“栟”读作“bīng”,指“棕榈”。而当它与“茶” 合在一起,则读作“栟”。早先字库里没有“栟”字,人们要么敲成“木并”,要么敲成“拼”字。其实这是不对的。“拼茶”是茶叶加工的一种工艺。在我国非产茶区的商品茶加工企业,评茶师通过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如眉茶和雨茶)择其所短,或美其形,或匀其色,或提其香,或浓其味,以达货样相符之目的。对部分不符拼配要求的茶叶,则通过筛、切、扇或复火等工艺,使其符合要求。

“栟茶”名字由来已久。相传唐朝时,此地长有栟树(棕榈)茶树各一棵,干高逾丈,冠大如盖。渔人下海捕捞,海天一色,莫辨东西,时常迷路,皆以栟茶二树为标记。时人过往来去,设摊易货,搭棚为居,凿井成市,遂名“栟茶”。民国二年(1913年)设栟茶市公所,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栟茶建镇至今。又云,此地产茶,故称“茗海”,亦名“茶江”。栟茶又名“南沙”。相传唐大历以前,海中有北沙,栟茶位于北沙之南,故名“南沙”。明代设有南沙书院。

这样看来,“拼茶”与“栟茶”就大相径庭了。

远古,栟茶这块土地还沉睡在大海中。据传,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来栟茶的是渔民。那时,扬州、泰州岗地居民驾着独木舟,东渡宽阔浅海来到栟茶捕鱼采贝,定居下来,生息繁衍。秦统一中国后,大量煮盐。西汉初年,领广陵郡(今扬州)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栟茶地区迎来了第一批移民盐丁。汉武帝即位后,又从四面八方招募民众赴海滨煮盐,其中可能就有被安置到扶海洲栟茶地区,盐丁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由于海水冲击,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栟茶所在的这片海域逐渐聚沙成陆,唐初为煎盐场亭,自宋、元、明、清栟茶均在此设场。清人《崇川竹枝词》有曰:“堤南堤北盐如雪”“肩抬盐担白于霜”。当时,运盐的牛车首尾相衔,运盐河上帆影片片,樯桅如林,淮左名都扬州、徽晋等地商贾纷至沓来,带走了当地的鱼盐,也捎来了内地的特产和风俗。“豆菜花开都乞雨,煎丁最怕雨廉纤。一池灰晒一池卤,争得晴天好煮盐。”尽管盐民终年辛苦,所得却非常有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因官盐抬价,栟茶1000多民众愤然捣毁了“缪大昌官盐分销处”。

临海而居的栟茶,风光旖旎,人文荟萃。据《如东大观》记载,自唐代至晚晴,这里曾陆续建造过二十来处寺庙、宝塔、石桥及碑坊,景致各具特色,妙不可言。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北山晚翠”、“西寺晨眺”、“双池印月”、“龙庙宁潮”、“长桥塔影”、“仓廒泛舟”、“南堡映雪”、“两步三井”、“一柱傲梅”、“诒园影虹”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足以惊鸿一瞥的历史遗存,已先后毁于战火和“文革”之乱,而今,人们只能从方志小考和老人们的回忆中寻觅片羽吉光了。

我对栟茶的认识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年,我工作的袁庄小学隶属于如东西北片,作为省级科研项目“区域教育的统筹管理”课题核心组成员,我经常要参加该片教育督导组的课题研讨活动。西北片教育督导组设在栟茶镇古街的一个夹巷里,两层楼前有个小院,破烂不堪。就是在这样局促逼仄的小天地里,教育督导组的一帮人扎根人民,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以《如东有个“西北片”》为题,报道了栟茶地区通过科研引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进事迹。辖区内10个乡镇的教育并驾齐驱,争先恐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在栟茶这块贫瘠硗薄的土地上,教育事业何以一枝独秀?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一定很多。

栟茶自古文风盛,诗礼承传数百年。明初,废庙祠兴学。史载,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栟茶场大使周矿设“栟茶场社学”于五贤祠(今人行大楼附近),1836年(清乾隆元年)栟茶场大使李庆生重葺学舍。1846年(乾隆十年)栟茶场大使姚德璘移建社学于场署西范公祠旧址(今栟茶染织厂南),称“南沙书院”。

清代著名诗人徐述夔文著冤为清朝四大文字狱案之一,其著书之处——“一柱楼” 即为原栟茶小学所在地。清光绪年间,栟茶名士蔡少岚等相聚谋致新之术。蔡少岚(1859~1913),名映辰,号浣雪,室名似园、贞敬堂、绿云庵。清附贡生,世居栟茶镇。他一生志在教育,连年捐资办校,资助学生,家产几近掏空,但他仍“于先人固有财产不妄费,而岁入之费,除家用外,亦不留一毫以封殖,所余皆将贡献于学。”以致身后负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后,于栟茶问果园创办栟茶启秀文社 ,购藏新书千余种,以开民智。1902(光绪二十八年)11月,会同地方士绅缪步清、缪文功等人,禀江苏学政批准,拨本地经古书院及各局经费将自办的栟茶“启秀文社”改设“栟茶市公立启秀两等小学堂”,简称“启秀小学”,首创如东地区第一所小学,后于抗战前改称“栟茶小学”。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公推蔡少岚任校长。设高等、初等各一个学级(班),有学生33人,校址暂设蔡氏宗祠。翌年,购得栟茶一柱楼遗址,办高等小学附设师范传习所一级。另于益善堂公所办第一初等小学,存婴堂公所办第二初等小学。后又相继开办西区、南区等初等小学(后改为分校),以求推广,并为升学启秀小学作准备。1910年(宣统二年)于高等小学校内附设蚕桑传习所一级,开全县职业技术教育之先风。

缪文功(1871~1944),字敏之,号抱鲁,如东栟茶镇人。清末乡试中,取书生(秀才)。1904年(光绪三十年)正月,进入通师乙班本科求学,二月由学校资遣东渡日本,留学于日本宏文书院师范科,年底学成回国,继蔡少岚后任启秀小学校长。其间,还先后任通师修身、国文教员、如皋师范学校学监等职。1911年(宣统三年)始任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学监。1913年(民国二年)12月21日 ,被省署任命为江苏省立第七中学校长(南通中学第三任校长)。

办学之路艰辛坎坷。宣统二年(1910),栟茶场奉令调查灶地居民户口。有人借机造谣生事,说调查人的生日是为了“卖与外人,摄取魂灵祭桥桩及电杆,其事皆为学堂中人所为”,蔡少岚乃兴学之人。是年4月16日,不知就里、听信谣言的灶民“聚数百人入市,涌入蔡宅,毁坏无遗。复涌至东街启秀小学,已动手卸下大门、屋瓦及墙垣……”形势危急、规劝无效,蔡少岚挺身护校,情急晕倒,众人方才退去。蔡少岚诉于官府,胜诉后的蔡少岚大度能容,以德报怨,痛定反思,认为灶民愚昧举动是缺乏学识所致,更坚定了他兴教办学的决心。

同年,蔡少岚兴办蚕桑讲习所,欲实业救民于贫困。民国二年(1913年),“启秀两等小学堂”更名为“栟茶市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并附设盖善堂初小、西区初小、南区初小三个分部,共六个学级。民国期间,学校规模逐步发展,除增添班级外,并陆续 增设“商业补习科”、“女子高等小学”、“幼稚科”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接办初小。合并男女高级班,行双轨制。是年,启秀校改称“栟茶小学”,沿袭至今,时办“启秀旬报”,后改为“栟茶小学丰月刊”,以反映学校各项活动,当时有班级12个,学生400余人,教工20从我。民国二十四(1935年)秋,东台县教育局办理集中学产,校产悉收归县有,教育经费则由县发给,栟茶小学始为公办。第二年春,增设初级一个班。至此,计有班级13个,学生694人。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学校规模复有所扩大,连同各分校共有班级15个,学生720人,教工亦增至30多人。

1940年冬,新四军东进,挺进栟茶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上级委派何晴波同志任栟茶小学校长。1941年8月25日,栟茶沦陷。日伪军占据栟茶镇,部分师生转移到南乡五神庙坚持游击教学,由周冶农同志任校长。日伪期间,栟茶镇建伪栟茶小学(校址为启秀校原址),由缪俭成、缪纪官先后任校长,有12个班级,500余学生。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如东县人民政府派缪荣、缪成之、周楚玉三人接受小组,来栟全部接受伪栟茶小学,包括教师、校产、校具等。缪成之任校长。当时本部有12个班级,3个分部有5个班级,共17个班级。1946年11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学校被迫停课,师生由顾文波校长带领转移至栟茶南乡进行游击教学,当时的物质条件极差。师生生活非常艰苦,且敌军颁繁骚扰,动荡不安,学校终不得安宁。1947年,国民党占领栟茶期间,曾由缪仁甫办校,时启秀原址已被拆毁,残存不已,缪仁甫乃于蔡氏宗办学时日无几。1948年秋,栟茶解放,建立民主政权。学校复学,校址设顾氏宗祠,有高小一个班,初小三个班,学生200余人。

前年,我回母校如皋师范,参观校史馆,意外发现栟茶与如皋师范有着一段交集甚密的情缘,感到异常兴奋。古镇栟茶与如皋师范相距不足百里,清末至民国时期就有不少栟茶人去如皋师范读书教学,上文提到的缪文功先生自日本留学归国后,就曾任如皋师范学校教员、学监。

1938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办理战时教育的训令,命令如皋师范迁至东台境内复课。校方经与东台县政府联系后决定迁至栟茶(栟茶镇当年属东台县管辖)。1939年1月,如皋师范借东台县栟茶镇徐氏花园和栟茶花园等屋宇为校舍,仅带来百本图书,其余均被日寇焚毁。3月1日,如皋师范终于在栟茶镇复课。但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拨款不足,只能先招收初中学生三个班,以征收学费维持自给。省教育厅长马元放、督学严公畏来校视察,看到教员节衣缩食,苦心坚持抗日教育,颇受感动,爱莫能助。7月,省教育厅为推进师范教育,鉴于栟茶校舍无法扩建,批准了代校长蒋宜轩迁校到如皋县丰利镇的报告。暑假,如皋师范在栟茶镇招收新生。8月,更名为江苏省第三临时师范学校,省厅正式委任蒋宜轩为校长。9月初,如皋师范从栟茶迁至丰利。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如皋,如皋师范附属小学撤至栟茶镇缪祠上课。尽管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但栟茶与如皋师范相携前进的佳话已载入史册。

今年9月8日下午,丹枫秾丽,秋风送爽。我们县阅读者协会一行熟人来到栟茶镇栟茶小学教工公寓,拜访了耄耋老人——王菁老师。王菁,泰州溱潼人。自1951年夏秋之交,他离开苏北如皋师范(当时校名)来到黄海之滨的栟茶古镇从事教育工作,一晃将近70个年头了。

栟茶小学是王菁老师工作过的唯一学校。工作于斯,成长于斯,生活于斯,即便退休,也从未疏离。栟小就是他的家,栟小在哪儿,他就在哪儿。栟小是他一生的牵挂。

抚今追昔,王菁老师心潮澎湃,如数家珍。他忘不了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从江苏省立泰州中学迈入如皋师范就读的他,经过两年严格的专业教育后,只身来到海滨小镇栟茶。栟茶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当年,古街中的栟茶小学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王老师直言不讳,初来乍到,一种浓浓的沧桑感袭上心头,几十年都挥之不去:古镇中市街夹巷里,一座古旧的民宅,墙檐高耸,屋宇幽森。宅院东西两排,前后五、六进深,房舍敞亮,乍一看,颇为壮观,细打量,多处断壁残垣,一片衰颓景象。不过,王老师还是留了下来,而且一留就是一辈子。“道理很简单,如东是革命老区,我们那时一心想工作,同期来的,还有家住上海、苏州、扬州、溧阳等地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大家都是来支持老解放区教育事业的。”

1949年10月至1952年2月间,缪荣、周楚玉先后任栟茶小学校长。在当地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将大地主缪希陶、叶均谷留下的大宅院改建成“如东县栟茶小学”,开办了13个班级,学生约540人,教工25人,学校初具规模,步入正轨。

“当时政府和学校财力十分拮据,为了建设校园,1952年3月至1956年8月间,校长张晦庵带领我们自力更生,对学校环境着手整修,坚持边教学边改造,为学校面貌的改变作出了贡献。”王老师似乎对这一段校史的记忆格外清晰犹新。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张晦庵校长就是我妻子的爷爷。得知我是老校长的孙女婿,王老师显得异常兴奋,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说起来,张校长还是我的婚姻介绍人呢。我们关系相当好!”他接着介绍,那时候学校兴建了两个教室,又将征收的学校西北角十余间民房和东北角废弃的法慧寺改建成教室和教工宿舍,同时将当时的西分校撤并本部,招收1个幼儿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小学、幼儿园合计18个班,学生由810余人增加到近900人。为满足教学需要,张校长动员大家用校园里成材的树木,添置了不少课桌和用品,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发动老解放区办学传统,勤俭治校,严于执教、纪律明、校风正、教学秩序井然,教师积极学习教学理论,潜心钻研教学工作,一时成为风尚。

王老师说,当时国家各行各业都缺乏人才,教育战线更是如此。1956年夏秋之交,张晦庵校长就奉命去参与创办袁庄中学。而他就此扎根栟小,一生为栟茶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199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是的,解放初期,就有不少像王老师一样出生富庶之地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如东支援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我小时候就有耳闻,教过我父亲的小学老师就有好多是外乡人,有上海的,苏州的、无锡的、常州的…… 一个个怀珠抱玉,呕心沥血,创下了不朽的业绩。

去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90周年校庆之际,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回母校,深情回忆起青少年时期在栟茶接受的难忘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王菁老师是如何帮助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栟茶乃全国知名的“教育之乡”,人杰地灵,贤哲荟萃。这里,曾培育出两名中央委员、四名省部级领导,四位共和国将军和数十个全国资深的专家学者。

栟茶的成陆史、发展史与迁徙史紧密相连。栟茶的祖先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来自扬泰、苏南地区,有的来自中原,有的来自浙、鲁、皖地区。栟茶人历经两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相互融合,业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家庭。

东街。朝暮晴晦里留下流年的光斑,石板凹凸扑闪运河的浪花。一个人站成一棵传说的茶树,一群人留下一路隽永芬芳。

这样说来,“栟茶”倒有不少“拼茶”的味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