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匡列辉的头像

匡列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29
分享

密印寺即景

走进办公室,遇上校区大部分地方停电,这栋有电,但学校公用的无线网络却没有了。网是上不了的,这种情况很少见,我突然的无所措了。干点什么呢?愣一愣,便想到了上周这个时候,在密印寺的情景了。

吃中饭后,在炭河里古镇空阔的大坪上等还没有散席的朋友们,聊天的几个人抬头看天,乌云压得很低,黑沉沉的,可以看见,大团大团墨一样的云下面有飞烟似的散云在急速地游走,速度快得很。有长翅的鸟在那烟云里上下翻飞,白的羽毛在乌云下像是有一束光照在上面,比平常显得格外的亮。有同伴惊叫了一下,快下雨了,有大雨下。话音刚落,雨滴就从半空中打下来了,砸在车厢的铁板上,啪啪作响。我们飞奔几步,跑进了车内。等人到齐,车就朝密印寺方向开去了。

说起密印寺,没去前,我只有模糊的印象。是宁乡的一个寺庙,大抵和益阳会龙山上的白鹿寺、长沙岳麓山上的洗心禅寺差不多吧,比起那些藏在五岳山中的大寺应有一点的差距。庙的后山上沿梯上去很高的地方,有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去的人都喜欢在那里留个影。除了这点,我还真一无所知了。然而,那寺所在的地方,倒是很熟悉。叫沩山,也有叫大沩山的。可能山下有条叫沩水的河绕着,海拔有九百多米。在这一片丘陵区,突兀地耸立着这么一座山,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高山上湿润,常年云缭雾绕,日照又很强,土壤里富含一种叫硒的微量元素。所以在寺前寺后,和尚们种的茶有特别的味道。泡在山泉水烧的开水里,叶片儿像是梦里惊醒,很快就片片舒展开来,绿盈盈的,就似刚从树上摘下来,新鲜得很。喝完后,嘴内好久仍有淡淡的茶香萦绕。听说,当年,高僧们将茶献给唐宣宗喝过后,皇帝龙颜大悦,还御笔亲题,密印禅寺。这个皇帝政绩如何,没有好好去查阅,但这次到以后,我仔细地留意了他写的字,很特别,很有功底,有王者气象。

我不怎么喝绿茶,听人讲,喝茶易得结石。但后来读书需要大量时间静坐、凝神。又不抽烟,喝绿茶提神是个好办法。除保靖的黄金茶也是一种有特别味道的绿茶外,就只喝这沩山的茶了。所以,宁乡的亲戚们常给我带来几包,放冰箱里冷藏着。半夜困倦时,泡上一壶,于茶香袅袅处,仿佛可想象那清明前后密印寺的僧人们采茶做茶的情景,继而,也可想象他们诵经读书时的专注与虔诚,人的精神就起来了。

车往沩山高处沿山边盘旋的崎岖公路努力向上急驰。急转的弯很多,雨下得很大,车窗玻璃全是朦朦一片,像是在茫茫的雾海里撞。山边高树的枝也被大雨压得垂下了不少,打在急速前行的车顶外,哗的一声、啪的一声骤响,可以听得到细枝被撞的断裂声。车内的玻璃也有一层水汽,用手揩了揩,稍明亮了一点,但雨中的远处仍是模糊,只有贴山崖近处的刀削般的石壁清晰可见。颜色有花青的,有铁锈色的,也有透着白骨森森一样冷气的,很是狰狞。石壁像是无数的巨石挤压一块堆叠起来的,挤压的印痕有横纹,也有斜靠的,那是得有多大的力才能将这些形状压出来。而且不可能是慢慢地一点点经年累月形成的,就那么一瞬间,山崩地裂的无穷之力一下子就将这山的结构、山的形状定格成了亿万年的永恒模样。这力是谁才有啊?

大沩山高处却是一块很开阔的地域,像个大盆地一般,视野很广。小满时节,被一阵急雨洗过的周围起伏山峦显得格外的鲜绿,不见有半点尘埃附着了般。下得车来,雨小了不少,淅淅沥沥地淋在雨伞上发出细密的摩擦声,像饿了的蚕在吃桑叶的沙沙声。

迎着密印寺的方向往前走,对面是有方阵的青铜武士,前头几排鼓着腮帮仰天吹着长而弯的野牛角,似有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呜呜声在山间回荡,那是大战冲锋的号角?仗剑持戈的武士分列两旁,神色高度警惕。中间是穿宽大朝服的文武百官簇拥着高头大马之上昂首挺胸的皇帝,那神情,像是有决胜信心的出征,又像是田猎归来收获满满的得意洋洋。号角声声,山风阵阵,旌旗猎猎,真得佩服设计者的匠心与雕塑者的高明。但,我有点疑惑,看这武士及百官的服饰造型,绝不是密印寺初建时唐人的穿着,而是春秋战国的式样。可能建设者们也没有考虑这么多,只要能吸引游人,让来者觉得这处地的久远就够了。

沿着中轴线上的石板路,慢慢地在细雨中朝前,路边有如塔的青松,在雨的滋润下长势正旺,尖端的那一枝枝新绿在不断向上。高大的玉兰树上,洁白的玉兰花正在凋零。树底落有一层白的花瓣,花瓣已萎已残,白里显出了枯竭的深褐色。我又想起了师大,曾留下我长久青春的地方,有一条路,叫木兰路,路两边种了很多开花的树,玉兰树是其中一种。春暮开花的雨夜,年轻的我,也没有带伞,一个人在昏黄的路灯下,站那树底,仰头,看那丝丝细雨中,盛开的洁白如玉的花们,闭上眼闻闻那雨里落下的幽香。多么希望突然头上的雨不知怎么地停了,睁开眼,身边飘来一位一身洁白衣裙的她,撑着伞儿,帮我挡住了那四面袭来的冷雨。也是和我一般,仰着头,甜甜地闻着那花的香,甜甜露出浅浅的一弯笑。可是,等我定神,四周回望,却只有雨中的我,一个人,伴着昏黄的灯,独享着那玉兰花下的莫名春愁。唉,多少时光匆匆过了。

树边时时有高大的石碑石墙,上边正楷字工整地抄着卷卷佛经。金色的字刻在黑色的大理石上,显得十分的庄重肃穆。坪中修有迂回的小河。雨在下,河水里三三两两的莲叶上如珍珠般的水珠在滚动,莲花打着朵儿,那心样的、也像火炬样的小朵儿有的快要开了,尖尖的顶上显出了害羞的粉红。每一处经过的河道上都有拱形的三座小桥,小桥似是分离却又紧紧相依,桥与桥中间窄窄的空隙处,可见桥的倒影,可见桥上长发聘婷的同行撑着漂亮小伞过桥时水中袅娜的身影在水面晃一晃,又慢慢地映在了另一处拱桥下的水面里了。

快到密印寺前高高的院墙门前时,小雨终于住了。边上的女同事抱怨着说,这天气,真不友好,说好的不下雨呢,穿的是有网状的登山鞋呢。没想到雨就从这鞋的每一个细洞里钻了进来,鞋子湿了,里面不好受。我刚想着说几句安慰着什么才好。前行的人群就都停下了,白的院墙高高矗立,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阳光从越来越稀薄的云层里射了出来,照在那些掩映在高高低低绿树中的寺庙各处大殿的金色屋顶上,闪着耀眼的光芒。院墙门边高悬着一对联,字不多,每边只有五个字,分别写着: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其意清楚地表明了密印寺的来由与在佛界的地位。唐时在南岳修炼的灵佑禅师在这里开山,其弟子后来又到了江西仰山传法光大,这一支就是禅宗里著名的沩仰宗。

我到一个景点去,除看风景,就是看一看里面的文化,读一读古人所留下的手迹或是所题的对联。但又有担心,那对联太多了,怕记不住。在这密印寺里,这种担心是没有的。对联不多,所以山门边这一付几乎没有费什么力就牢牢记住了,剩下的精力就可以完全放松地去欣赏这唐时就建起来的,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宏伟建筑了。

密印寺的主殿是万佛殿。殿前有两个方形的池,池水绿色,斜阳映下的斑驳的灰色树影在水面上浅浅的。水中有大小的石头,石顶露出了水面一截,因为长年浸着水,上面起了一层黑绿的青苔。苔上有从水里游出的乌龟趴在上边憩息,有一只紧紧匍匐在那石顶上,一动也不动的。带着暗红暗黄斑纹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朝一边弯曲着,可以清楚见到它尖尖鼻子上的两个小黑洞,也可见那两边发亮的小眼睛。都一动也不动的。先是,我们都疑心那是石上的雕塑,后来,看见水面一阵动,从水里又钻出一只稍小的乌龟,努力的爬到石头上,挨着那一直伸着长脖的同伴边伏下。我们才明白,眼前的这乌龟们,都是真的。可先前那一只,也不管又上来了一个同伴,它也不屑扭头一顾,仍是一动也不动的永恒的凝固了的样子。水底的龟很多,有小石磨般的一只老龟披着一身水中的黄色泥尘朝岸边的游人处缓缓游来,露出了小孩拳头大小的头,人群里一阵惊呼。那龟可能是想游人会投食,但没有一个人向池中丢东西。它小眼眨了两下,又失望地划动那粗大的脚,一回头沉入水底。

几步走上石阶就到了密印寺的主殿万佛殿,大殿十分雄伟壮观,高约九丈许,四周有几十根粗大的白色花岗石石柱牢牢地支撑着,金色的琉璃屋顶四角高高的挑起,像是四条金龙昂着的头远眺四方,又像是四只振翅欲飞的金凤正回头一望。大开的殿门上方悬着三块巨大的牌匾。中间一块字稍了草些,写着,密印禅寺四个字,极具个性。是公元八百多年唐宣宗所题。左边一块字,万佛寺三个字极为工整,结构严谨,为支持王安石变去的宋神宗所写。右边则是近代一姓赵的书法家所写,也是万佛寺三个字。边上一游人在小声嘀咕,都写得好,相比之下,两皇帝的字更显得大开大合,有王者气象。听这么一说,我又抬头从左到右望了一眼。

跨过高高的木门槛,进了大殿内,一下子眼前暗了许多。定了定神,发现暗中的一切在神色庄重的高大佛像面前摇曳的红烛灯光里显得很是朦胧和神秘。大殿内飘满了燃香和红烛烧后散发的气味。有虔敬的游人端跪在佛前,两眼闭着,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神灵的庇佑。朦胧灯光下,人影物影高高低低、影影绰绰。大殿内巨大的空间是由长约尺余的石砖砌成的,每一块砖里都有一个金塑的佛像,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座,所以称为万佛殿,真是名副其实。金佛像神态各有特色,但一律肃穆,在灯光映衬下发出闪闪的却极柔和的金光。相传当年伟人年轻时和同学游学至此,主持陪同经过此殿时,伟人一眼就看到并指出了这一万多座金佛像中唯一的一尊当时唐宣宗赐给密印寺的纯金像。主持心底暗暗称奇。

万佛殿边开一小门,上边有介绍,当年主持留伟人和他的同学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进门是一小室,有床和桌子各一张,椅子三四条。年月久远了,木头都呈青黑的颜色。年长的主持和年轻的伟人很是投缘,谈了很多,特别是谈到有关宗教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伟人雄才哲论让主持更是觉得眼前的小伙子心境气度与才识非同一般。

几十年以后,伟人也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他在这寺中度过的三天两夜,很是深情。他督促当地的人要好好保护好这处地方,并亲笔认真地写下了: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这很是难得。

果然,从万佛寺后面出来往上,就可见一堵大的石壁,石壁上深深地镌刻着伟人所写的这句话,金色的字刻在暗红的瓷砖上,砖的缝隙处布满了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这石壁,只怕也有十多年了。

回头朝下看,还可见警策殿等都分列在主殿的边上,时间不等人,这些小殿都只是在外面看了一眼,没有进去。倒是殿边一块巨大的灰黑闪亮的石头吸引了游人不少注意力。一千多年光阴倏忽而过,这里产生了不少神话传说。如来木井、回心桥等。这闪着油光的大石头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当前建寺时,当朝宰相裴休的夫人到这里,为工程浩大修寺庙的匠人们一日三餐油盐愁白了头。她的诚心感动了菩萨。菩萨化身老奶奶引裴夫人到院前一磐石边,在石头上画了两个圈。瞬间,圈内隆然作响,两个圈变成两个碗口大小的窟窿,一孔出盐、一孔出油,源源不断,很好的解决了夫人的心头之愁。等夫人回神正要拜谢,那老奶奶却不知去向了。又不知到了什么年月里,有一个司厨动了私心,将油盐偷偷送给山下的情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两孔就干涸了。在那石边,我侧身低下仔细看了看,那窟窿的两孔真还有印迹在,只是封得死死的了。

要登往寺后山顶上的金色的千手观音菩萨像前,得费很多工夫,要过九个台面三百多个石阶,坡度很陡。三四点时,山上的云全部散了,蓝天下,太阳光很大,照在人身上不一会儿就有发烫的感觉。有好几个同伴,望一眼那远远的高高在上的塑像,心里发了怵,在台阶前一个裂嘴笑不合拢的弥勒佛坐像前照一张像,就转头下去了。

一行中,也有几个勇气大得很,一路向上,一鼓作气登了上去。阳光下的千手观音菩萨金光灿灿,有风自山顶穿过,一身湿透的衣服顿觉得异样的凉爽。远眺,山下看时的巍峨群山显得秀气了很多,像一条绿色的鲜亮的围巾,温柔的,又安安静静地将千年古寺围了起来。

(湖南南洞庭湖畔匡列辉写于2023年5月28日中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