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完璧的头像

完璧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10
分享

《老成都》系列:世界之最交子街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门外靠北的位置,以前有一条名为“椒子街”的小街,不过,至今它的街名只有“老成都”才能知晓,1997年以后,均隆街成为了它的新街名。

关于“椒子街”街名的来历,有两种传说。第一种,说是街内有一棵油兰树,果实名山胡椒,可以入药,所以以音名椒子街。另一种则更具说服力。人们最早使用的货币流通方式是以物换物,后以贝壳、骨牙、石料等串联起来作为货币。春秋(公元前776~476年)时,诸侯各国以铜铸币,与金银同为流行货币,之后又有了铁币。久而久之,人们发现钱币很重,不易携带。于是,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张乖岩帅蜀时,用兑票形式,以布印字代钱流通,称为“飞钱”,又名“交子”,即作交易用的筹码,往后以纸印的飞钱也叫交子。这在货币史上是一场重大的革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流通纸币的鼻祖。这条街,当时处于进出成都的咽喉,货币钱庄较多,招商旅店不少,“交子”被广泛使用,又因交子街是交子铺户发行的集中地,交子发行的繁荣也起源于此,故名“交子街”,讹音"椒子街"。

然而不知何故,曾经响当当的使用钞票的“世界之最”——交子街却被遗忘,为新的街名所取代。走访曾经的交子街(椒子街),除横插于均隆滨河路的一小段还有老房子存在,有点过去老街(即原来均隆河边街)的样子外,其余尽被高楼取代。


2007年原均隆河边街旧貌一隅(完璧摄影)


        2008年的一天,我寻访这条老街上的一老住户,问其交子街(椒子街)在哪里,回答说就在这里。但我既没有看到街道名牌,也没有在住户门牌号上看到“交子街(椒子街)”字样;走到均隆街与点将台街交汇处,偶然遇到一位守车人,问其交子街(椒子街)在哪里,他顺手往南一指信誓旦旦地说:那条街就是交子街。我往那边走了几步,一看路牌,与往北的道路同为均隆街。但守车人坚持说,这条街上的人,就认它是交子街(椒子街)!


2008年均隆街上的“交子”墙(完璧摄影)


       不错,往前再走不远处,最能证明这条街为交子街的,是官方设立的一面“交子 中華錢幣博物牆”,上面用隶书并用繁体字刻着如下铭文:“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年錢幣文化史。遠在殷商時期就發明了金屬鑄幣:無文銅貝。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主要有三晉地區,即趙、魏、韓三國所在地的布幣,燕、齊的刀幣,秦獨用圓錢,楚則仍用銅貝(有文字,形似人臉)。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推行全國統一的半兩錢,這種方孔圓錢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貨幣。直到清朝,圓形鑄幣一貫到底。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產生于我國北宋時的四川成都。據考證由此街十六戶錢莊發起曰交子。宋仁宗天聖元年(一零二三年)政府正式創立交子務,將交子收歸官辦,這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發行的紙幣。”在这面墙上,印有一张“北宋交子或錢引,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鈔版拓本”,旁注中说:“根據上面的文字推測可能是崇甯大觀年間四川以外各路所行的錢引也有人認為是鹽引”。我终于释然。不管这条街现行街名如何,在这条街上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却是不容置疑的。



站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与“交子街”融汇于沉思:它不仅代表着一段历史,还证明了这里是一个出过“世界之最”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