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瞿文华的头像

瞿文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31
分享

怀念张鹰主席

西安市未央区作协主席张鹰先生,因患脑梗跌伤脑颅叠加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75岁。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这是12月26日晚10点多,从逝者之子张涛在未央区作协群里转发来的讣告得知的,讣告上还说,将于27日早九点在三兆公墓举行葬礼。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又一位区县作协主席在任上倒下了。

文学的鞠躬尽瘁,令人无限敬仰。

文学的血荐轩辕,令人痛彻心扉。

记得国庆前夕,为建立陕西文学馆资料版本库,未央作协征集到的资料最后分类打包的时候,我见到过张主席,丁民信副主席带领我们几个人正忙着,他匆匆来了,带领一位文友来捐书,沉甸甸的两袋子资料交给孙蕊玲老师,他又匆匆走了,说下午还去区上开会。那精神头足得很呢,临走还关切地说,你们以后多来作协坐坐,大家多交流。

这话音刚落,2022年还没走到末尾呢,张主席咋说走就走了?

一切太突然了,一切太让人难以置信,难以接受了!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人脑袋顿时失去了知觉,我再次睁大眼睛查看群里的消息,白底黑字的屏幕,作协理事孙蕊玲老师的转发,理智告诉我,这不幸的消息,它确实是真的!

回想起与张主席仅有的几次接触,每一次都是充满着浓浓的文学气息,这气息如今尚温,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第一次知道未央作协主席张鹰老师的大名,是由陕西知名作家、蓝田作协副主席祝世民老师介绍给我的;祝老师说:“未央作协张鹰主席是个热心人,也非常重视文化交流,你们在以后策划蓝田沐心阁文化社活动的时候,可以跟他联谊”,就这样,未央有个作家领袖叫张鹰,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初步印象。(由于近三年都在疫情中缩减线下活动,至今这计划竟成了遗憾。)

真正第一次联系上张主席,也是因为文学上的事。家住未央的王小玉老师想加入区作协继续深造学习,她散文写的好,正在师从省国学研究会王即之主席研习诗词格律,为了促使她步入文学创作的正轨,我主动联系了张鹰主席。张主席认真审核了她的资料后,发来一张入会申请表,并说:“你是市作协会员,没入地方作协,不接地气,你也来未央作协吧,你俩也是个伴。”就这样,我光荣地成为未央区作协的一员。在未央区城市管理局的大院里,有作协的办公室,我俩按约定的时间到达的时,张主席已经在等候,他亲自书写了会员证,连照片都亲自粘贴,盖上钢印后,递到我们手里,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加入未央作协,要时刻牢记作家的初心和使命,以后要勤写多练,立足古今未央,展示未央风采。作协也会不定期举行各种学习培训、文学分享及征文活动,你们要安排好时间,尽量参加;特别是讲座,主讲老师都是我亲自挑选的实力派名家,你们听了,会大有获益。”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拜会张主席,他留给我的印象是热情、干练、睿智、儒雅,是精气神十足的一位文学前辈。在返回的路上,我俩回味着张主席的叮咛,心中喜悦着未央作协有如此和蔼可亲、雷厉风行的领导,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向往。

文学创作的精神基础在大众的视野中,文学创作的力量源泉在“接地气”的地域文化特色中。

我甚至感觉到,张主席对文学青年如此热情的引导,启蒙了我对未央大地的热爱。后来在无数次周末跟师学习涉足龙首原、大明宫、未央宫区域的时候,我常常对周边环境充满了探究的猎奇,或早或晚,漫步在凤城的路边,在春风秋雨中欣赏着大未央的都市繁华与村落风情,张主席的叮咛萦绕耳畔,我想着要多看多思考,写一篇对未央充满爱意浓浓的散文。

我这文章还没写出来呢,张主席咋说走就走了?

再一次对张主席印象深刻的是他写的一篇关于未央老中医的报道,简短精练的文章里,充满了他对地方文化的由衷热爱。他在报道《李兴茂新书

从这篇报道里,我知道了李兴茂这个驰名西安北郊的名老中医,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我知道李老师也是未央作协的老作家。后来我在孔网买过一本《汉长安六村堡道情》的文史资料,该书就是由李兴茂老师负责整理、挖掘的,该书前言和编后记写得非常精彩,那一字一句的娓娓道来,能瞬间点燃阅读者心中的地方文史火种,让人蠢蠢欲动,着意投身其中。

我设想着等疫情结束,如能得张主席引荐,拜访这位医生兼作家的风采人物。我这想法,还没来得及告诉张主席呢,他怎么说走就走了?

张主席给人的印象是青春活力四射的,是一个为了热爱的事业兢兢业业、奋斗不息的动态形象,我一直都以为他才六十出头。

张主席的微信朋友圈永远是那么的简洁而厚重。图文总是干净利落地告诉你,最近发生在他身边的文化盛事,有受邀参加的各种评委会、研讨会,有兄弟区县作协的文学盛会,有未央作协主办的讲座和分享会,有作协内刊《红印文学》的发行与捐赠信息,甚至有作协会员在外参加的各类文化盛装照,他都关注着,一一拿来分享。他热爱着作协,为作协的发展壮大倾尽心力;他关爱着每一位会员,大家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他都洋溢着家长式的喜悦。

在他的带领下,未央作协在庆祝建党百年、新冠抗疫及喜迎二十大征文中,涌现出书写当代未央风采的篇篇佳作。未央的作家们团结在张主席的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作家的肩负使命,奋笔疾书,记录时代,书写盛世繁华。

张主席的最后一个朋友圈信息,定格在2022年9月10日;那一天是农历壬寅年的中秋节,他与陕西宏大传媒有限公司袁永宏总经理拜访了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邀请肖先生为未央作协和《一日三色》编辑部题写征文集“礼赞新时代”“出色书画社”。他躬身奋进、求索跋涉在他所钟爱的文学领域和未央大地上不曾歇息,他用军人的刚毅和坚强,践行了他对文学和未央的承诺;从2007年的退休之日一路走来,15年的风雨兼程,他无怨无悔,先后受聘于华商报、陕西工人报等新闻媒体及未央区政府、三桥镇政府、未央文联、未央作协等部门,采访新闻、编志修史,带领未央作家挥洒文墨,服务社会。

天妒英魂,苍天不公!

2022年12月27日,天阴冷得使人哆嗦嗦,在三兆公墓,在家属、亲戚及未央文联、作协领导和会员代表的无限哀挽中,张主席入土为安了。他一生辛劳奉献,入伍——工作——退休——返聘,没有一天停歇过,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为他恰切的写照。望着红布包裹的寿盒缓缓低于地平面,我泪流满面,心如刀绞,这是我自加入未央作协一年多来,第四次与张主席的相遇,这场面却是令人痛心疾首得刻骨铭心。站在墓碑前,我低头良久,家属递过来一根点燃的信香,我双手举过头顶,深深鞠一躬,稳稳地插到香炉中,我相信信香传信,张主席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痛惜和哀挽。

张主席走了,未央作协群里哀声一片,悼念文章层出不穷,大家以诗词歌赋各类形式抒发着对老主席的敬仰和追思。

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张主席的溘然长逝,带给多少人心中的阵痛!我们在深刻缅怀张主席的同时,更明白了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怀揣着无限的悲痛,化作前行的动力,在文学创作的路上,我们奋进的勃发英姿,张主席在云端微笑着端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