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文韬的头像

刘文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2004/28
分享

1997年在内蒙古

(一) 我为《生活空间》栏目撰稿

最恋家的人是我。

在这里,我想叙述一下我的简历:1982年10月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团后勤机关直属加工连的一名连队文书兼军械员,次年十月被评为该团先进个人标兵,推荐参加河南省洛阳市某部教导大队的军事高考,年底录取为教导大队预提干部班学员,1985年10月毕业。这跟恋家有什么特殊关系呢?有。刚毕业时,我接连收到两封关于母亲病重的挂号信,使三年无暇顾及省亲的我开始忧心忡忡。不几天,有两个回乡探家的同村战友从老家带来噩讯:母亲病危!这消息无疑给我致命的当头一棒,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起初茶饭不思,之后生病发烧,继之,下决心彻底改变家庭经济落后的悲惨状况,挥泪离开了心爱的军营......恋家,使我不得已失去转干机会,走了一段人生弯路,成为一生心中永远的痛。

最想家的人是我。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在北京打工时的情况:1987年初,我随内丘县化肥厂铝合金联营分厂派遣的10名青工,到北京建筑总公司学习室内高级壁纸装饰技术。期间,曾被借用到中外合资的天安门“肯德基京都大酒家”建筑工地上干活,白天要两腋下夹50公斤重的水泥不时地运到工地三楼,晚上八点才能回到军事博物馆的地下室休息。有一天,我冲新加坡监工老板圆睁双目,狠狠地瞪了一眼,跑回老家。我的儿子因为脱水昏迷了两天,差点休克死去,我不愿尝试“丧子之痛”的滋味,由于关键时刻表现突出,等儿子在内丘县城医院从死亡线上恢复苏醒后,便给我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级职称:爸爸......想家,又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合家欢乐”的好处!

最爱家的人,最喜欢用散文辩证法写家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家贫不可丧志,人瘦应有骨气。自从儿子起死回生后,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勇气和力量,1990年底我携带家眷北上来到塞外包头,开始寻求:如何走上摆脱家庭危机的“爱家救贫”道路?当装卸工、筛沙子、承包炼焦厂、打水泥砖硬化城市地面......样样活儿都干。经过六年不间断地顽强拼搏,终于使一个负债累累频临倒闭的“家庭”走出低谷,前景见好,到现在为止实现利润1400多元,为将来搞好文学创作,初步打好了物质基础。

我相信,经过深入研究之后,这支死灰复燃的闲笔势必会一鸣惊人,唤起塞外读者对一个来自河北不幸家庭的新奇感,我会成为《包头日报》副刊“生活空间”专版最优秀的打工者----特约撰稿人之一。

(二) 命比钱值钱

天黑以后,沙场的打工族,都回“巢”了。

我和妻子最后才走,虽忙乎一天劳累过度,可嘴里还是哼着《纤夫的爱》:“只盼太阳落那西山沟啊!让你亲个够......”

经过火车站,被站长拦住:“喂!你找几个民工过来,今天刚到两车皮煤,120吨的,200块钱。”

“我到哪里找人?都回家睡了,再说,都劳累一天了......”

站长说:“老朋友,快干吧,明早八点卸不完两个车皮,分文不给!”

抬眼看妻,妻子斩钉截铁地说:“干!”

我随声附和道:“对,干!我们两个人干!”

一对“爱情鸟”决定卸完那两个大大的火车皮,一夜挣它200元钱!女人见钱眼开,男的雄心勃勃欲创造世间奇迹----为爱面子的“坐家”,争个小站卸煤冠军。据说,小两口一夜卸煤120吨,是小站建站以来的“创举”!我俩不要命的举动,令人不可思议。

一瓶啤酒、一瓶香槟、四块面包,外加一盒午餐罐头,填充一下肚子,两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风伴着沙刮来,把困意卷走了。

夜深人静,两把大板锹,不,一对鸳鸯锹,上下翻飞,左右滚动,似在作诗,动人的爱情诗。

子夜,第一个车皮卸完了。可是妻子再也支撑不住了,头胀发晕,四肢乏力,站立不稳,看来,到底体力不行:“好吧,不行你就早点回去吧!别忘了天亮以后来接我。”

后半夜,我一个人卸完剩下的另一个车皮。

我完全忘记了什么叫困,什么叫冷,什么叫饿。夜空中,零星的几颗“值班”的星星刚刚撤退,我只觉得眼前一黑,脚尖上冒出无数个金色的星星,头一栽,晕倒了,一种胜利的喜悦将我推向了虚脱的万丈深渊......

幸好,妻子天亮便赶到了,当她将我扶起时,我才相信自己还活着。

须臾,只觉胸闷、发热,一股暖流涌上喉咙,低头、咳嗽,“哇”的一声,吐了一口血痰。妻子见了,一下子懵了,环顾四周,急忙喊道:“快来人呐!吐血啦......”我不知哪来的力气,冲妻子吼道:“别嚷!这200块钱要不了我的命,快!快扶我回家......回家......”

我这一躺,就是三天。

妻子守了我整三天,当我从“睡梦”中醒来,妻子才如释重负,托起我满是血泡的手,哽咽着说:“挣这200块钱亏了,差点把命搭上,以后再也不许拼命了。”

听后,我无力地点了点头。

这三天在病床上,让我突然明白:命比钱值钱。

(三) 蒙汉情深

我想为我和斯仁扎布的友情,谱写一支“民族团结进步”曲。

我叫刘文韬,笔名尧山兰,1966年生,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西良中村人,系外地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打工人员,按照蒙古民族的说法,则被誉为“洞木达徒吾洛斯仁特努勒喜巴古”,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一只爱读书的中国文坛吉祥鹤”。

我认识斯仁扎布是在1992年6月。

当时,斯仁扎布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区政协委员、阿嘎如泰苏木卜尔汉图嘎查会计。据悉,他从16岁起开始干会计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1983年被评为全国会计先进工作者。1992年,为贯彻中央及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牧民率先达小康”的指示精神,他因地制宜带病开办了一个个体沙包,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10000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沙包刚开工不久,不幸因工造成一起人身死亡事故。为此,沙包面临停产的威胁。

人遇难处,肝胆相照。

当斯仁扎布找到我的时候,沙包里的民工们都跑光了,眼前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露天沙包,空旷而冷寂。这时,他把账本郑重地交给我,在沙包即将倒闭之际,诚恳地委托我帮忙代为管理。

我和妻子经过多次商量,决定以实际行动帮助斯仁扎布顺利度过难关,在他最需要援助的时候,伸出年轻有力的臂膀,可事实上,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缺人。正值农忙季节,当地人手很少,我不得不打长途电话向老家亲戚门上求援,结果,人虽然来了七八个,可老家却在这时出了事,妻侄突然触电身亡,又把其中两人叫了回去。

缺车。我到用料厂家联系业务,很多人对我的助人举动倍加赞誉,但也有个别人奚落到:“非亲非故的,干嘛这么替别人卖命?是不是中间图了什么好处?”听到这种作践之词,我心里非常难过。

缺钱。叫来的民工,包括我的亲戚们,他们都怕干完活开不了支,问我怎么办?面对一个个如饥似渴的面孔,无奈,只好利用自己爱写稿、妻子爱唠叨的看家本领,办起“沙包夫妻广播站”!循循开导,稳定人心,激发人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因为黑暗之中孕育着黎明......

在我的鼎力帮助下,斯仁扎布硬是勒紧腰带,咬住牙关,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勇气与毅力,凭着一颗用汗水和追求凝成的滚烫的心,开凿出一条金色的成功之路。

可是,1994年病魔却急不可待地吞噬了斯仁扎布仅50岁的生命!

1995年,我们小两口继续帮助斯仁扎布的老伴儿把沙包办下去,直到斯仁扎布的老伴儿因身体状况欠佳停办为止,我们之间的真诚友情,才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伫立在斯仁扎布的遗像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举手擦泪,弯腰施礼,深深地表达一个来自内地的打工青年由衷的敬意,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斯仁扎布在世的音容笑貌。


作者简介:刘文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