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文韬的头像

刘文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1810/03
分享

乡亲们身边的120

24小时应诊,行医28年,整理出219本诊断记录,手持900多张欠条却没想过要账,背着药箱走遍涿州100多个村庄,行程200000公里,建立400000万个病例“健康档案”,多年来,为病人垫付460000元医药费,他把让患者“不花钱、少花钱、看好病”作为行医准则,坚持做到“五免费”:即出诊不收费、门诊不收费、针灸不收费、注射不收费、孤寡老人全免费,其中,为孤寡老人全免费累计1000000元,被誉为“乡亲们身边的120”。

他就是在中南海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河北省涿州市刁窝乡刁四村卫生所所长周松勃。

当今社会,在医疗不正之风肆意横行,拿红包、吃回扣、服务态度冷漠生硬、人们“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乡村小诊所的医生周松勃,为什么能够做到敬业奉献?他的医德为什么那么高尚?

让我们走到周松勃的内心深处,一起去探索寻找答案吧。

周松勃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从思想上明白,医生这个职业性质是让你来救人的,不是让你‘拿红包、吃回扣’来发财的。”

周松勃,男,中共党员,1960年5月出生,是土生土长的涿州农村人。

周松勃告诉我们,在他刚记事的时候,就常听爷爷讲,周家大院在古代就有积德行善的历史,他的祖先每逢荒年旱灾,经常赠衣物,搭粥棚,救济附近苦难的乡邻,乡亲们对周家的慈善之举感激不已,称其祖先是“周善人”。

“我奶奶一辈子为村里人免费正骨,我也学了一点,老人说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我很羡慕做一个医生。我从医是受齐白石的启发,他也是木匠,27岁学画,我27岁学医。当年下决心改行,跟师父学了六年,给老人家磕头、每天伺候老人家,给老人家端尿盆,同吃同住。后来独立行医了,又自学了河北医科大学的函授,1993年拿到了国家执业医师证书。”周松勃说。

到了当代,他亲眼目睹了父亲为村里的困难户耕地收割,母亲帮村里的怀孕妇女做针线,在村里做了很多看上去很零碎的好事。

因此,在周松勃的内心,决定要完成祖辈的遗愿,把祖辈们留传下来的爱心家风,真诚地发扬继承下去,踏踏实实做一个好人,以救人为天职,用实际行动续写大爱无疆。

刁三村82岁的特困户刘秀英老人突然心脏病发作,儿女们以为母亲不行了,就给她穿上了寿衣。刘秀英的长子抱着一线希望敲开了周松勃的家门。周松勃二话没说,背起出诊箱,冒着凛冽寒风便赶往刘秀英家。他对老人进行紧急施救后,与其家属迅速将老人送往市医院,还帮老人挂了急诊,垫付了住院押金。经过紧张救治,老人终于脱离生命危险。急诊大夫说:“老人幸亏转诊及时,要是晚一步就危险了。”

村民张德泽老伴75岁那年,突发重病,被一名医生诊断为“没治”了,于是,家人给她穿上了临终装棺的衣裳。由于一息尚存,她的一个儿子跑去请周松勃。周松勃用听诊器谛听,心房仍在微弱地跳动,再量血压,高压60,低压为0。他断定老太太得的是肺炎,因高烧导致晕厥。他让老太太的儿子,火速去小卖部买来冰袋,给老人腋下敷上。随后返回家中,拿来酒精擦拭,使之体温速降,同时予以输液。经过一个小时的连续抢救,老太太终于醒过来了。

2011年一个晚上,周松勃慢性胆囊炎发作,正在输液。突然间电话响了,“是周大夫吗?您快来吧,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学生把一瓶氯硝安定,全都吃了!”听到这个消息,周松勃连忙拔掉针管,拿起胃管和急救药品就朝学校跑去,当时,天下着雨,周松勃一脚深一脚浅地跑了三公里来到学校,直到把女学生胃里的药抽出来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像这样紧急抢救的经历,对周松勃来说不可胜数。

周松勃认为:“救人如救火,生死有时候只差一分钟,我必须奔跑。”

周松勃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心里要时刻想着,让患者不花钱、少花钱、看好病。”

  在农村长大的周松勃,深知种田人的艰辛和患者疾苦,因而把患者当亲人,让患者不花钱、少花钱、看好病作为行医准则。对于贫困患者,他就向他们舍药或是降低药价。由于收费低廉且治疗有效,方圆数十里的患者都愿来他这儿看病。针对患者病情,他坚持做到“五个不”:能用偏方治疗的,绝不开处方,让患者不花钱也能治好病;需要开处方的,能用便宜药治好的,绝不开昂贵药;能吃药治好的,绝不打针;能打针治好的,绝不输液;能在本村治好的,绝不去上级医院,力争不让患者过度医疗。

46岁的脑梗患者高炳水称,自己是白塔村人,距离卫生所八里地,六天来,都是骑着自行车赶过来输液,周医生不但医术高、收费低,花钱少,对病人像亲人一样,而且不用家属陪护。

67岁的老汉刘志祥和22岁的儿子刘彬一直相依为命,种两亩地为生,是村里的困难户,刘志祥老汉逢人就讲,亏了周医生,这些年自己身体不好,到周大夫那里看病都不要钱,不但把病治好了,连儿子刘彬考上了重点初中,上不起,周大夫知道后,也给包下来,从初中、高中到现在上大学,都是他给供着。

刁一村49岁的刘春生十几年前在一次事故中截瘫,老周知道了,带头为他举行了一次募捐,涿州电视台为此次活动作过专题报道,到现在一直为他免费治疗,随叫随到。

村里80来岁的马老太太的儿子马万海和老周是发小,因病去世,留下的儿子快二十岁了,盖不起房也说不上媳妇,老周就带头捐款,帮着盖起了房子,老太太跟一个精神病儿子生活在一起,老周经常来接济她,有了病,更是及时上门,免费治疗。

2009年深秋,几个贵州农民工抬来一位病人,十几天前他在工地运砖时突然晕倒,经过医院的抢救治疗、花去了近两万元才保住性命,但因家贫无钱继续治疗,打听着来到周松勃这里。周松勃立刻决定让他住下,治疗了一个多月,不但没收医疗费,还管吃管住。临出院时,病人偷偷留下了一张字条:“周医生,原谅我不辞而别,欠你的医疗费,这辈子还不上,我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还上……”看到这张字条,周松勃赶紧拎了一大袋子药追上病人,叮嘱他按时服药,又塞给他一些钱作路费,这位病人感动得泣不成声。

在周松勃的诊疗室里,常年备着5000元钱,有些急诊患者来,他一看情况危险,自己诊所治不了,就当即转诊上级医院,并亲自陪着去,患者家属没带够钱,他就先行垫付。

“救人如救命,就是乡亲们没能力还,我也认了。”周松勃说。

“我这些年,其实没有像别的做慈善的人士那样做大的捐款,就是汶川地震全家捐了两万多,其他的就是舍药,这是跟我奶奶学的。我也不是全舍,有那卖了粮食来看病的,我就不忍,比如药费进价二十,我就说,你给十二就行了。老话说,穷汉子看病,富汉子还钱,我也不是逮着富的就宰,正常收费就可以了,正常收费也比别处低,他也愿意来。这样的话,我的病号越来越多,多几个病号就出来了,舍得舍得,越舍诊所越红火,最多的时候,一天100多人来输液,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又请了八个帮手。”

周松勃所在的周边地区,有许多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付不起药费,为了让乡亲们和民工能看上病,看得起病,他把家底都掏空了。

“我没有银行存款,有的只是银行贷款。”周松勃笑言。

原来,在刁窝乡一带,农民多数靠种地为主,看病要“秋后算账”,因此,看病的医药费常常要由周松勃代为垫付,尤其在行医之初,村民由于经济困难交不起医药费是常有的事,对于特别贫苦村民,周医生经常是分文不收,白搭药物。

久而久之,资金周转越来越难,小诊所几次面临断药,周医生开始去药店赊药,可是时间久了,药店老板也不肯再赊了,为了破解卫生所资金上的困境,周医生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加上银行贷款,才将诊所维持下去。

周松勃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工作服务态度冷漠生硬的人,就不要从事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

周松勃高中毕业后立志从医,扎根基层,热情待人,一干就是28年。

跟随周松勃学医10年的周静称,她小时候就找周大夫看病,被其医术医德感染很深,中专毕业后就在这儿实习、工作了。刚开始有点儿不适应,但长时间的熏陶,就逐渐明白了“为病人着想,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正含义,卫生所的几个医护人员都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了。

周松勃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凡是急病患者和路途较远的患者,在工作态度上,尽量做到优先服务,细心周到,凡是不能回家吃饭的,就端上一碗热饭,晚上回不去的,就让在诊所住下。

有一天晚上,村里送来一个癫痫持续发作患者,四肢抽搐,呼吸衰竭,大小便失禁,高烧三十九度多,右肺肺炎,周松勃立即抢救治疗,给他换上了自己的干净衣服,经过三天三夜精心治疗,病人转危为安,当周松勃得知病人是外地打工者,还是热心留下,细心照顾,继续观察用药治疗,患者临走时,周松勃免去了近万元的治疗费用,还赠给了零用钱,使这位外地打工癫痫患者,感动得“扑通”一声,就给周松勃跪下了,当众大哭起来,久劝不止。

2006年,一个农民工修车时被一块大直径的钢片插入左腋下,深度达37毫米。病人先是被送到保定市第二人民医院求治,经诊断,伤员至少需要进行三个月的保守治疗,才能手术取出钢片。考虑到经济原因,这位农民工转而求治于周松勃,周松勃经过慎重思考,热心收留,并向医学专家请教,大胆运用物理原理,用强磁固定,顺利取出钢片,而这一技术创新在保定医界,传为佳话。

沈会丽16岁时患上再生障碍贫血,医生建议她转到北京大医院做骨髓移植,可手术费用要30多万元,无奈之下,只好出院回村,靠在周松勃诊所进行输液,维持生命。

李忠,河北省优秀教师,退休后得了脉管炎,这几年都是周松勃上门为他看病。李忠教师激动地说:“在我家的电话本上,周松勃永远是第一页上的第一个人。”他在表扬信中,这样写道:“周松勃把病人当亲人,做到了四个一样,就是干部群众一样接待,穷人富人一样诊治,闲时忙时一样尽心,有钱无钱一样看病。”

刁窝乡小营村宋洪俊告诉我们,去年七月,他突然脑子不舒服,来到周大夫诊所,周大夫判断是脑梗,得转大医院。自己身上没带钱,周大夫不仅从家里给拿了钱,还给雇了车。现在一年多过去了,自己一时还不了,他也没催要,“这个大夫服务态度真好!”

最近,周松勃夫妇做通了三个女儿的思想工作,与保定市红十字会签订了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协议,周松勃夫妇以博爱的胸怀,成为中国首例夫妻同时签定捐赠遗体的志愿者。

有作家采访周松勃,问道“你当村医,不顾家,为了啥?”

周松勃这样回答:“我不是一个好父亲,这辈子亏欠孩子们太多了,只能下辈子还了;乡亲们都不容易,我得让他们健康;国家提倡实现‘中国梦’,我自己这辈子也有个最大的梦想,那就是要把卫生所,建成一个大医院。”

因为,自己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所以,无私奉献。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成为周松勃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