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文韬的头像

刘文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1810/08
分享

与死神对决

三十年前,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外债8万元,是一个“一穷二乱三散”的贫困山区落后村,三十年后,人均收入已达13000多元,村集体固定资产10个多亿,已经成了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全国文明新村”,这就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

周台子村发生巨变,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范振喜。

范振喜,男,1962年6月出生,1985年4月入党,大专学历,1987年至今,担任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

 

临危受命 白手起家

1987年,贫穷的周台子村前书记撂挑子不干了,没人愿意当村支书,因为大家都心知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那时的范振喜刚刚从军队复员回来,在村民眼中,范振喜还是个小伙子,学历高、眼界开阔、精明能干、脑子活泛,说不定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于是,乡亲们都赞成年仅25岁的范振喜当支书。

当时的亲戚朋友都劝范振喜别干,觉得这是一条不归路,但是范振喜却说:“乡亲们信任我,才把这样重的重担,交给我,我又是个共产党员,不能辜负了乡亲们对我的信任和党对我的培养。”

刚上任两天,范振喜就清点了村里的集体资产,两间土房、一张三条腿(缺了一条)的旧办公桌,一台已经坏了的老式电话,还有外债8万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任何资产。

摸清家底之后,范振喜有了要首先发展经济的想法,村里有几个零散铁矿都是个人承包的,村集体没钱。说干就干,正好范振喜的二哥是铁矿承包人之一,于是范振喜首先拿二哥开刀了,为了说服二哥交出矿点,范振喜一遍又一遍的往二哥家里跑,闹得兄弟反目,最终二哥还是不情愿的交出了矿点,其他矿点承包人看到范振喜为集体办事有决心,于是也纷纷让步,将矿点交给了村集体。

收回这些矿点,村集体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就这样,上任不久,范振喜便赢得了全村人的称赞。

集体经济 如火如荼

接着,范振喜又提出并确定了“固农、强工、兴三业”的发展思路。

村子在范振喜的带领下,先后兴建了草片场、浴盆厂、烧结厂、货品加工厂等,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

随着村里企业的不断发展,村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铁选厂事件,当时村子里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位列全县前几名了,但范振喜始终觉得缺点什么,恰巧当时铁矿业发展迅猛,范振喜也看中了铁选厂的广大发展前景,于是决定在村子里建铁选厂,建铁选厂需要很多资金,可惜当时村集体财力不够,清点资产之后还有70万元的巨大资金缺口,无奈只得向本村比较富裕的村民去借。

一开始村民也有些不乐意,觉得不太靠谱,范振喜就代表村领导班子明确向村民承诺:“赔了是我们村干部的,赚了是大家的”。就这样,在半个月内,村民自愿按了230个红手印,70万的资金缺口很快凑齐了,铁选厂也迅速建立。由于范振喜经营有方,铁选厂在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将借款连本带利都还给了村民,并且在以后的几年中,营业额和利润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铁选厂的成功,让周台子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6年,范振喜提出了“代经营”的经营理念,将村子里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村集体统一管理。村集体每年给村民高于市场水平的经济补贴,这一经营理念,使得更多的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村集体企业,成为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工人。

到2014年,村民们每亩地的经济补偿已高达1700元。

目前,周台子村的人均收入已达13000多元,远超同时期的全国农村人口平均水平,全村村民都过上了靠拿土地租金、企业工资、入股集体分红股金的幸福生活。

爱岗敬业 公正无私

范振喜接任村支书一职后,首先给家里人约法三章:不准插手村委会之事,不准参与村集体工程,不准接受村集体的报酬。

这些村集体企业发展起来之后,虽然范振喜的威信越来越高了,村企业的好多事情都找范振喜,他的权利也越来越大,但是,范振喜没有滥用权利,而是设立了监督机制,村委会每花一笔钱,都要有5个财务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才行。

有一次,一个外地老板想单独承包村里一个新建的铁矿,承诺利润五五分成,遭到范振喜严词拒绝。

2004年,周台子村的某个矿产企业改制,有人跟范振喜说,现在矿产业形势这么好,你以个人名义将矿买下来,每年就是一大笔钱,几年下来就是千万乃至亿万富翁了。范振喜没有同意,反而将该企业改制到村集体的名义下,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赢得了契机。

2009年,党员村民一致决定,将铁矿股份的20%作为奖励转给范振喜,但他再次拒绝了。

居村里财务人员统计,这些年范振喜拒绝的个人经济利益达上千万元,范振喜的妻子儿子亲戚,至今没有通过范振喜获得到过任何好处,他的妻子现在仍是一个农民,儿子在外地上班,亲戚朋友没有在村集体企业中当干部的。

村里有钱了,范振喜却花钱越来越扣了,20年来,范振喜坚持医疗费不在村里报销,不领补助,出差回来主动向村集体补交车油费、电话费、陪餐应酬费。

致富以后,很多官员欲望膨胀了,最终走向不归路,而范振喜以他公证无私的态度,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

殚精竭虑 癌症不下火线

随着周台子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振喜的干劲更足了,只想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从不敢忘记身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一位村支书的责任,整日早出晚归,为了村里的发展一刻也不曾停歇。

然而,即使是机器人,也不能这样长时间的连轴转,更何况范振喜只是一位心系百姓的普通人,长时间的劳累,让范振喜病倒了。

1991年秋天,范振喜不幸查出了患有白血病。村民们听此噩耗,纷纷表示不能让人民的好书记就此陨落,于是自发给范振喜凑医疗费,让范振喜去北京治病。当本村70多岁的老大娘将自己用手绢包的几十块钱递给范振喜时,范振喜泪崩了。这之后,范振喜发誓,治好病后,要更加尽职尽责。

得知范振喜有病的消息,因为交矿事件几年不跟范振喜联系的二哥,自愿赶到北京为范振喜捐献了骨髓,二哥说:“不仅仅因为他是我兄弟,更是因为他是个好支书。”

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范振喜终于度过了危险期,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要静养两年,可是,范振喜只歇了4个月就闲不住了。

出院4个月后,正是铁选厂刚刚上马不久,酷暑季节,范振喜穿着厚重的衣服,戴着喷着消毒酒精的口罩,来回穿梭于铁选厂和各个场地之间,衣服总是湿漉漉的,别人心疼,让他好好休息,他总是说,没事,干完我就回去。

范振喜先后患上了血癌、心肌梗塞、脑血栓、干眼症等疾病,陆续做过3次大手术,每天吃药近20种,数次与死神对决、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在工作上,范振喜从来没有懈怠过。

患病的26年来,总能在田间地头、企业厂矿、各种学习培训班、交流会上看到范振喜的身影,他说:“既然大家都信任我,我绝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只有把村子发展好了,才能不负乡亲们对我的信任!”

别人都说,轻伤不下火线,对于范振喜来说,重伤也不能下火线,因为他背负的是整个村子的希望。他用实际行动将“殚精竭虑,爱岗敬业”这几个字做了精彩又生动的阐述。

1991年,村里实现了高龄老人月度补助制度,至今每月每位老人有300–500的补助。

1996年,村里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义务教育,同年,医疗保险制度也落地实现了。

迄今为止,周台子村的福利待遇,已经上升到十几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周台子村的其他福利待遇逐步上升,中小学生免费上学,考上高校的大学生,每年给予奖励金1000-4000元,医疗养老制度比国家规定的更为完善和人性化,村民看病基本上已经不用自己花钱了。

周台子村实施了城镇化改造工程,先后修建新居民楼、水上公园、中心广场、村民公园、科技培训中心、老年公寓,医院等。

这些改进举措,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文化娱乐水平、医疗福利水平,周台子村率先实现了幼有所教,壮有所工,老有所依,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是全国文明的小康富裕村。

范振喜在接受作家采访时表示: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绝不尸位素餐,把敬业奉献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