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治莹的头像

李治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0
分享

“闽江潮”涌

25年前国庆节那一天晚上,我与几位友人在白马河一家餐馆小聚。期间,有一位偶有在报纸上刊登“豆腐块”文章的友人消息灵通,说位于小柳路上的福州晚报社又崛起了福州日报社。还不无幽默地说:今后,无论白天黑夜都有报纸看了。

餐后各自散去后,我借夜色给闽西日报当领导的好友拨去了电话,问说:咱们闽西办不办晚报?好友回说:不可能!我说福州既有晚报社又有日报社,还以为全省各地一致呢?好友说:福州是省会城市,老大,是“一哥”,哪能一样?我想也是。放下电话,就觉得自己生活在福州城,精神生活特别富足,优越感陡然升腾。

果然不虚,福州日报创报了,张张对开八版。画面唯美、彰显气势、意境开阔,面貌一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只要用心关注,就能看到该报在党政方针、国家大事、民生焦点等方方面面都有铿锵之声。当然,让我青睐的是为读者、作者涌起了“闽江潮”的文艺副刊。

由于日报副刊的版面疏朗大方,所刊出的文章新颖耐读,我也就跃跃欲试。先后投寄并登载出若干篇小稿后,居然引发了某些方面的反响。有一天去闽候,当地有一位县级官员是我的学生。一见面就拿着一份福州日报,笑容满面地说:“李老师,这期的报纸有您的文章”。我接过来一看,果真又见一块并不那么小的“豆腐块”。当时就想到闽候隶属于福州市,福州日报自然遍及此县。那么,“五区八县”呢?幅员何等辽阔!联想到自己这篇小文不但能出现在各机关单位,还能发至成千上万的乡镇村,心中甚为愉悦。

又一天,乘动车去闽南一带,竟然发现与一位大学时的老师同一车厢,我赶忙上前半鞠躬式地向老师问候请安。正在阅读一张报纸的老师举目见是自己昔日的学子,十分喜悦地晃一晃手中的报纸面对我说:“这里头有你的一篇文章呢”。我定神一看,是一张新近发行的福州日报,“闽江潮”上的确登有一篇小文。于是恭敬地叩问道:“老师您也常看福州日报?”老师回答说:“看呀,几乎天天都看。”在一问一答中,我知道老师居住的小区立有福州日报阅报栏,且就在老师寓所的楼下,老师拄着拐杖一下楼就与此栏“零距离”。于是天天有报天天看,习惯也就成了自然。久而久之,那报栏就成了老师的“精神阵地”。在接下来的对话中,老师这样表扬了我一句:“经常看到你的文章东一块西一块,很好呀,学文科的嘛,写文章的笔不能丢!”我连忙点头称是。这位资深老教授,当年在讲台上是不轻易表扬学生的,这次面对面的表扬,让我大受鼓舞。

正如这位老师所说“学文科的,写文章的笔不能丢!”。倘若由于疏懒而弃笔,是无法面对当年老师耳提面命的。在老师这句话的激励下,仔细观察、注重细节,就成了我的生活常态,于是处处留心皆文章。

记忆犹新的有此一例……

记得三年前初秋的一天,我从福州乘高铁列车北上。因为开往女儿家的公交车站与高铁车站不算远,况且自己兜里还准备有一张北京的公交卡,于是在“开阳桥南站”坦然地登上了一辆“特14”路公交车。当我去刷卡的时候,居然无法刷出一元钱。原因是长时间没使用,暂时失效了,要让其“复苏”,就必须“激活”。糟糕的是我除了手机上的微信红包存有“银子”外,身无分文。那就刷手机交费,却让驾驶员一句:“你有支付宝吗”而愣怔在一旁。对于使用手机里的有关功能,我一个老叟,除了设置有微信红包外,别的都是盲点。尴尬的时刻那怕是几秒钟,那也似乎漫长得没有边缘。正在不知所措的当下,一位身穿铁路制服的北京人帮我付出了那一元车费,让我“挣扎”出困境……我的一声声谢谢挑起了话语的帘子,在话来话往中知悉这位铁路职工姓郭,从18岁起始就被铁路部门招了工,走上了铁道线。专线于北京至合肥段,风雨无阻地一干就是40年,那年已届58岁。为了延续这1元钱的情义,我要了老郭的手机号。并以福建人的热情,诚邀老郭一俟退休,就择日到闽看看福州的灵山秀水……

就这小小“1元钱”,让我萌生出写篇小文,投寄给福州日报的念头。离京返榕后,果真就以《一元钱》为题,写了一篇千余字的短文。感谢“闽江潮”不弃,很快就见报了。在阅览此“豆腐块”之中,觉得此篇小文的主题是写北京人见难出手相助事例的,应当要让那位跑铁路线的老郭看看,于是就按老郭给的地址寄出了这一期的福州日报。

不几天,老郭给我挂了个电话,话里话外都显露出兴奋。概括其意,说他这辈子无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中的事,都没有被人写过,更没有上过报纸。十分意外的是竟然福州的报纸涉及了自己的那点事,他认真看了那期的各个版面、又特别认真地看了“闽江潮”。巧的是他的孙儿偏爱地理,说闽江是福州的母亲河,五六百公里长呢。老郭就因为这期的福州日报而激情四溢,全家各人传看了还不算,且又复印了若干份,送给他几位同一铁路岗位上的工友……我在电话中知道了这些事,觉得这篇小文的价值陡然升高了。于是连声感谢老郭能喜欢这篇小文章,感谢他家人的传看,以及复印后的散发。当然,我作为福州城已近半个世纪的居民,还感谢他如此重视福州日报。

由此,我又一次感受到报纸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感觉它一经出版,就会像美丽多彩的蝴蝶,当它拍拍翅膀起飞时,神奇的“蝴蝶效应”就产生了。

正因为报纸的特殊魅力,才让我从少年时代起始,就格外关注报纸。记得16岁那年学写了一首对口词,想投给当时的县文化馆,因为该馆办有一份“红艺报”。一天中午,见工作人员下班了,便羞涩地塞进了文化馆门缝。几天后,红艺报竟然采用了我那首化了名的对口词稿,印出来后满大街的张贴,让我激动得不能自己。被铅字排版印刷的对口词出世后,无形的鞭策激励自己拓宽眼界,盯上了当时龙岩地区出版发行的《闽西报》。当时的闽西报虽然只是4开4版、且每周只有三期的小报;印数也少,创报初期才发行一两万份。在那个年代,倘若能在党报上发表文章,部队的战士有望提干,知青上调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大。于是,但凡在知青生活中有新鲜事,总会跃跃欲试的想投稿。

历经数十年的时光变迁,发展与创新成了主旋律,25年前横空出世的福州日报就是一例。此报的问世,省城就多了一家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搞好舆论监督的阵地。那么,“闽江潮”文艺副刊之花,就不仅让读报的人们能够一饱眼福,也让乐为写稿的人拓展了一方创作园地。更看今日,“闽江潮”涌,已是浪浪飞歌。

突然想起,当初的福州日报阅报栏已“升级”为“融媒体电子宣传栏”。我那位年迈的老师,不知是否适应?理当择日拜望老师时,再议福州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