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仲清的头像

李仲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004/30
分享

登上天安门城楼

登上天安门城楼

李仲清

登上天安门城楼是我很久的夙愿,我觉得到了北京不登天安门城楼就等于没去北京。可是,这一愿望一直拖了近二十年才得以实现。

记得1989年9月,我第一次去北京,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天安门没有对外开放,我只好坐在公共汽车上远望了一下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更增强了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迫切性。第二次去北京大约是1994年的夏天,当我赶到天安门时,城楼已停止开放,且已订了第二天的返程票,只好又望楼兴叹了。第三次去北京是1998年的4月,本想在北京多呆几天,可当时一起有十几个人,他们都是下了北京站直奔北京西站,在他们的反复劝说下,我也只好随大流了,再一次与天安门城楼擦肩而过。去年8月有幸去天津开会路过北京,我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天安门,还好,那时已是下午的4点了,但城楼仍对外开放。我如愿以偿地登上了了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其后两次毁坏,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至今。作为明、清两朝皇城正门的天安门,如今已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站在当年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的地方思绪万千。天安门作为历史的见证,她目睹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败;见证了国外列强对我们的凌辱和侵略;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记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以及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低头俯视,只见长安街上车水马龙,浏览参观的人熙熙攘攘,其中不少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对天安门的神往和赞叹,使我增加了自豪感。再往远处看便是高高耸起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书有毛泽东主席亲笔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的,天安门的辉煌,中国的兴盛是离不开人民英雄的无畏牺牲和浴血奋战,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再往前就是毛主席纪念堂,这里躺着一代伟人、民族英雄、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主席,是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立起来了。天安门的西侧是人民大会堂,是国家召开重大会议的场所。天安门的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光辉创造与伟大业绩,陈列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悲壮斗争,陈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程。

站在神圣的天安门城楼上,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早已走出了任人宰割的年月,她已乘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地发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