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仲清的头像

李仲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011/10
分享

大美吐鲁沟

李仲清

说起吐鲁沟,一直令我神往。记得三十多年前就曾拜访过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一次她的美。只是那时的吐鲁沟刚刚开发,没有便利的旅游车可乘,在沟里走了很长时间。记得那也是一个细雨朦胧的天气,只是不记得是春天还是秋天了,有点凉意。透过细雨看到了如同戴了面纱的树木,还有那峻奇的山峦,尽管披了白纱,但仍遮不住她的秀美,绿得透明,绿得沁心,潺潺的流水,更是唱着欢快的歌……多少年过去了,但那清新的绿不时地在我眼前浮现,那欢乐的歌也经常索绕耳畔,于是我便有了再次去膜拜吐鲁沟的强烈愿望。

今年秋意渐浓之际,兰州市作协在吐鲁沟举办培训班,我有幸参加,又一次来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吐鲁沟。果然,吐鲁沟以热情奔放的甘露欢迎了我们,为我们洗了尘。待我们参加完开班典礼,却发现早已是艳阳高照,我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望着南边的山麓碧黛似烟,翠绿如滴,让人沁心入肺。雨后的山峦更是变幻无穷,一会儿云雾腾起,好像给大山戴上了洁白的帽子,一会雾气与阳光折射出七彩光芒,美不胜收,一会儿雾气又慢慢散去,云朵悄然飘上树顶。让我看着,霎那间出现了幻觉,仿佛森林幻化为奔涌的绿涛,白云翻滚成激荡的浪花,就连那下边的溪流也似一条洁白的绸缎上下起伏地涌动着。“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溪流哗哗地响着,激起了一片片洁白的浪花,让我感到了流水的湍急,我好奇地问导游,这水流得怎么这么急,导游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想。它这是要去哪里,这次导游告诉了我,它要汇入大通河。大通河我是知道的,它最终与黄河相汇,直奔大海。在这条沟里我看到了来自相反方向的两条溪流奔腾着会师了,然后直奔大通河。我想明白了溪水为什么流得那么急,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一样,为了美好的明天需要不停的奔波,任凭千山万水,任凭狂风暴雨,绝不停息。

“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她以天然森林为主题,以苍山奇石为骨架,以清溪碧泉为脉络,集雄、奇、险、幽为一体,有着奇木异草,有着鸟语花香,有着雄峰峻岭,有着狼虫虎豹,是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据有关史料记载,吐鲁沟拥有植物1317种,有4种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兽类34种,鸟类14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6种。真可谓植物世界,动物王国,因而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

吐鲁沟的美自然少不了天公的神斧妙刀。栩栩如生的奇石妙景,巍峨雄壮的崇山峻岭,委婉动听的神话传说,无不为吐鲁沟增添着魅力和神韵。我们坐在旅游车上,观看了吐鲁沟的一些景点,虽然由于时间所限,来去匆匆,但也有不少景点悄然走进了我的记忆深处,如同一株株小草扎下根来。首先令我震撼的是通天门,百丈石壁如同刀削一般,好似从天而降直接悬挂着,那种森严的气势难以言表,路右边的石壁还有天然形成的石雕,更让人感叹不已。还有四大金刚也巍峨无比,令人敬畏。天窗眼既形象生动,又扑朔迷离,据导游说,此洞会因气候和早晚变化等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当然里面还有美丽的传说,让我听着遐想无穷。藏龙卧虎半月天,更是一个既有景观又有传说的地方,既惊心动魂,又感人肺腑,小龙竟然为了让吐鲁沟有水而一直藏在洞中,可恶的老虎也终究化为了石头。抬头望去,密集的树木早已将老虎的身影遮去,只有半边天如同明月一般照着树木、大地,还有藏龙洞。可见做了好事的总会有人记住,作恶多端的终将被历史淹没。虽说这只是一些传说,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丑恶的厌恶。西天卧佛和观音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知先有了卧佛,还是先有了观音寺,那佛安静地躺着,双手抱于胸前,生动逼真,似乎还在为普度众生而操劳着。神笔峰也很独特,好像一个高塔,塔上的小树如同灯芯一般,原灯塔为夜行人照明,指引方向,后来有人觉得它像一个巨大的笔,因而便有了妙笔生花之说。虽说看着更像一盏灯,但我更倾向它是一支笔,有了这支神笔还有什么写不好的景!这条沟中漫山遍野石壁上如同国画一般俊美的画卷,不知天公在泼墨时是否就用了这支神笔。

穿过崇山峻岭,猛然间眼前一亮,这里便是草原了,嫩绿的小草如同绿毡一般整体铺开,羊群如同云朵一样飘在上边,还有一些深灰色的牦牛甩着尾巴在绿毯上吃草。我们选择了一个地方正要照相,突然有一只旱獭跑了出来,立在马路上看着我们,憨憨笨笨的神态倒也显得可爱,它似乎也有凑热闹之意,人不赶它,它一直不走。就在摄影师让大家笑一笑的时候,牦牛哞地叫了一声,惹得大伙哄堂大笑,看来它也不甘寂寞。

吐鲁沟还有很多美景,诸如护国天王、唐僧取经、石壁泻珠、映月潭、花果山、照妖镜等等,虽未能亲眼目睹,但据导游说也是十分俊美的。

到底怎么个美法,百说不如一见。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再来吐鲁沟的,因为这里还有许多让我牵挂的美,我要再来美美地看上一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