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骏峰的头像

龙骏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9
分享

沅水一座城

浩浩沅水千里东来,将要走出泸溪时,恋恋不舍地拐了一个大弯,拐出一座白沙新城。

湘西山水大多高峻深邃,唯独到了白沙,便增添几分江南妩媚韵味。小小的城、矮矮的山、清清的水、柔柔的风,仿佛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精致、细腻,骨子里有一种天然的温婉动人。

小城依山傍水,大江宛转绕城而过,碧水环抱青山,高楼倒映江面,对岸是一列五色斑驳的石壁,长约三四里,石壁临江一面崭削如割切,近水处自然生成许多奇形怪状的小石洞,水流拍打,呜呜回响,婉转动听,犹如当地苗族女子所唱的山歌。阳光照耀,河滩上的细白色沙粒闪烁着点点晶辉,触目所及,无限美好。

这是湘西最年轻的城市,1995年才正式成为泸溪新县城,至今还不到30年。

而作为沅水中游的一个古朴村落,白沙在这条长河的温柔守护下,为今日繁华的降临,已安静等待了上千年。

年轻,就是一种美。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勇于创新,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以及无限可能。正当最好年华的白沙城,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画纸,任由每一个愿意为美好明天拼搏奋斗的人,在上面涂抹着青春憧憬与时代梦想。

在这座年轻城市里,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洋溢着蓬勃朝气。大街上走过的每一个人都容光焕发,男儿帅气聪明、女子温柔秀美,皆生得白白净净,说话像唱戏一样带着好听的韵味,做事却又有不成功绝不放弃的霸蛮劲。连城中草木,也饱含无限情意。街旁香樟,江边青杨,还有沙洲上成片的芦苇,枝叶招展,顾盼生姿,无时无刻向这个世界展示出昂然向上的力量。

作为湘西门户,白沙靠一条沅水通达南北、连接东西,占尽天时地利,在时代变迁中总能得风气之先,立潮头之端。

这里是西南山地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无论是东出湖广或西入川黔,白沙都是必经之地。尤其对湘西人来说,以这座小城为中点,往前一步是杨柳依依、荷叶田田,退后一步是林深草密、山高路远。

千百年来,曾有无数武陵儿女,从这里走出大山,奔赴外面的世界;更有几多中原人物,由此地进入湘西,推动商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以及城市的崛起。而白沙,始终安静伫立,看尽一条沅水每日发生的风云变幻,离合悲欢。

因为一条沅水,把白沙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最早在此繁衍生息的苗族先民们,在几千年的漫长迁徙中,总是把白沙以及下游不远的五里洲作为中转站。他们从黄河过来、从长江过来、从鄱阳湖和洞庭湖过来,溯沅水而上,在五里洲暂时停下脚步,先用江水洗净长途跋涉的疲累,再在洲上举行盛大祭祀仪式,然后召开部族大会,商议下一步去向。第二天,大家用苍凉的歌声互相告别,有的顺沅水继续上行,进入贵州、云南;有的转而折往峒河,深入武陵山脉,从此聚居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今天,我们在湘西苗族傩堂戏中,还可以听到讲述祖先迁徙史的唱词:“头站到辰州,二站到五里洲。”还有湘西苗族中的石姓支系,各个家族都流传有相同的说法,说五里洲上曾设有祖先的宗祠。

在当地的发音里,白沙被读作排沙。有人从苗语的角度,对白沙这个地名进行解析。排是大坪,沙是苗歌,翻译成汉语就是跳歌坪的意思。或许,在当年的苗族迁徙过程中,白沙是先民们用来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的地方。一曲骊歌尽,今宵别梦寒,明朝醒来后,各自奔前程。先民们一批接一批来了又去,留下白沙这个古老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

此后的时光中,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顺着沅水,一拔又一拔的来到白沙,把外面的文明引入湘西,与本地先民们创造的绚丽多彩的五溪文化、巫楚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汇创新,极大地丰富并促进了湖湘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长河悠悠,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条沅水承载了多少过去与未来,并把这种厚重哺育给了白沙。

屈原多次来到这里,徘徊于沙洲之上,看着风光秀丽的山水和漫山遍野的橘林,为沅水流域神奇瑰丽、浪漫奇谲的五溪文化所迷醉,诚如沈从文所描述的“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灵思迸发,写出了千古传颂的《九歌》《九章》等名篇。他离去后,白沙的乡民深切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经常来到屈原当初停留的沙洲,翘首盼望他能再回来,后来大家把这里取名叫做屈望村,现改为屈望社区。

屈原之后,唐代著名大诗人王昌龄于天宝七年(748年)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前往怀化黔城任职,他在湘西呆了八年,多次经行白沙,沉醉于泸溪大美山水,感怀于自身颠沛经历,留下了《卢溪别人》《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留别司马太守》等不朽诗篇。“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到泸溪美景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可看到以泸溪为代表的沅水流域柑橘种植历史不仅十分悠久,并且始终未曾有过中断。

屈、王以降,又一位与白沙有邂逅之缘的文化名人是明代大儒王阳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谪贬到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当驿丞。他途经白沙,前往龙场,在那里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开创阳明心学,史称“龙场悟道”。正德四年(1509年)闰九月,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归程又从白沙经过,并在沅陵龙兴寺停留一个月,为湘西学子宣讲阳明心学。这期间,吉首的苗族学者吴鹤慕名而至,拜王阳明为师,相随身边服侍多年,尽得心学真传。此后,吴鹤回到家乡,开设学馆、创办书院,教授民间子弟,不仅成为苗族一代名儒,更将汉文化传播苗疆。

在白沙和沅水留下最多行迹的,是从湘西走出去的文学大师沈从文。青年时代,沈从文就长期在沅水流域漂泊流浪,中年时期,又几次从京城经白沙往返家乡凤凰。1938年3月,受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的委托,沈从文借助与主政湘西的沅陵行署主任陈渠珍的良好关系,护送闻一多等西南联大200余名师生,从沅陵经白沙一直到芷江才辞别。一条沅水,是沈从文的文学灵魂栖息地,他的大量作品,都以沅水为创作背景,深情描述了这条河流所独具的美丽风情,给全世界读者予美好享受。特别是白沙的箱子岩,沈从文极其钟爱此地风景,以大量文字对它不吝赞美,凡是读过《箱子岩》《泸溪·浦市·箱子岩》的人,都对这个地方产生无限向往。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河流。走进白沙,处处可感受到沅水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文明和文化印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与沅水长期接触的过程中,白沙人把水的清净、纯洁、灵动、谦逊、包容的本质深深刻入骨髓里。他们对城市环境卫生要求极高,大街小巷和沿江绿道种满了各种花木,整个城市看不到一点垃圾,什么时候都像刚刚用清水洗过一样整洁干净。他们对各种文明十分包容,这里有纪念苗族始祖盘瓠辛女的辛女广场、盘瓠洞,纪念屈原的涉江楼、橘颂塔,有苗族大型传统祭祀节日“跳香会”,有“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他们从不排外,任何一个外地人来到白沙,感觉就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接触的人都特别随和、热情,见到的景物都格外熟悉、亲切。他们为人低调,行事如流水润物细无声,凡事力求尽善尽美,处处争创一流,事情干成却又不喜宣扬,就像眼前的沅水,表面看着平静无波,底下实则奔腾不息,等你发现时,早已在千里之外。

这里出产的活水鱼肉质丰腴、香醇清口;石磨豆腐口感细腻、滑爽、柔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秘制斋粉其粉丝又细又长,嚼劲十足,汤味香浓而不油腻,口感极好。清、鲜、嫩、柔,从这些美食的特色,都可清晰看出水对小城白沙的影响。

峡尽清江曲曲开,白沙深映碧潆洄。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吟诵着这样的诗句,走进盆景一样的白沙城,感到山水有情,人间有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