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清安的头像

冷清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5
分享

居高五老瞰山国

五老山,又称五峰山。位于石阡城东。山势陡峭雄伟,登山望远,石阡城景尽收眼底。因此,当地人有“登上五老山,心境自然宽”之说。然由于山高坡陡,道路崎岖,许多人望山兴叹,登上五老顶峰之人绝非等闲。可如今增加了一条上山的公路, 昔日的五老山如今成为人们锻炼身体,休闲的好去处。2011年9月6日下午。我们结伴数人,驱车上山,登极五老主峰,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据蔡正国《石阡县名考辨》(载《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3期)称:关于石阡的“石”是汉语的石崖、岩石,但“石”字用作地名,则是仡佬族住地的明显标志;而“阡”字为洞,则有考于侗语“天”的汉译音,在侗语中“天”是“千”,石阡之得名,是以县城东的五老山和五老山第一峰——龙山崖畔的“风鬼洞”。石阡古称山国,历史悠久,建置较早。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汉属夜郎国、牂牁郡地,晋分牂牁置夜郎郡,隋先后置寿州、充州、都上、宁夷县,唐重置夜郎郡,五代置建昌县,元置长官司,明朝置府,清雍正年间府下设里,民国初年改府为县。

登上五老山顶已近日落西山。但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能见度非常好。连绵的群山,满目的翠绿,让人置身于大自然无限美景之中。回眸上山的路,弯弯曲曲,盘踞在五老山上,婉如玉带缠绕其间。同行的泽维兄提议再攀山顶的阁楼。仰望阁楼,八角亭子,楼高三层。如置平地,不足为奇,可在这陡壁奇峰上再往上攀,我心里没有多少底。好在泽维兄大胆引路在前,我也只好紧随其后。登上亭子顶,举目望去,整个群山峰峦叠嶂。

此时,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的诗句和意境涌上心头。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如果要确切地描绘我此时的心境,正是:登上五老峰,腑瞰石阡城;美景收眼底,满怀思乡情。

是啊!离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三十多个年头了。眼前呈现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是日夜的期盼和一个远方游子对故乡的不尽思念。

故乡石阡是“中国温泉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革命老区。境内民风淳朴,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风景名胜众多。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毛龙和石阡木偶戏;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万寿宫等古建筑群;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天主堂、太虚洞;有幸存700年的公鹅坳长官司衙署和启灵桥、千工堰、成氏墓群、碗架岩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有甘溪红军烈士纪念碑、困牛山100余红军跳崖壮举遗址和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有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楼上古寨等民族民间文化村寨;有被认定为中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鸳鸯湖,有生态科考胜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等生态旅游资源;有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堂戏,有200多年历史的木偶戏、花灯、茶灯、台子灯、车灯、蚌壳灯,有仡佬族传统“敬雀节”、楼上古寨“清明会”,有仡佬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扯谎歌》、《薅草锣鼓》等民族民间文化。所有这些,都涌动着一个贵州籍仡佬族人的思绪和灵动。自己曾不断的试图用手中的笔,记下生命历程中的所思所想,故乡的山水所赋予我的那些美好记忆。我想有一天通过自已的不懈努力,能为家乡的民族文化事业的继承和光大尽绵薄之力。

因为晚间还要与省城的朋友们相聚,我们只好草草下山。有句古语: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我们是驱车下山,但道路的崎岖险峻,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的车在下山时多次与上山的车迎面,只好逆行数百米,找些宽敞处会车。尽管司机技术贤能,但如此陡峭的山路,也是十分谨慎的。

回到城中已近黄昏。透过夜色,我不时回望屹立在城阁上的五老山,感念着这座古老山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她的真正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