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醒石的头像

孟醒石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4/27
分享

共情与共鸣

《诗刊》改版之后,2024年第1—3期,这三期将很多版面聚焦于现场一线的诗人诗作上,这体现了《诗刊》的家国意识、人民立场和现实情怀。

有文学研究者将他们列为“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我认为底层一词不太合适,从生活来说,我们都处于底层;从诗歌创作本身来说,我们每每开始写一首诗,都与他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其实,《诗刊》的编辑思想,也没有把他们单独归为一个栏目,而是让他们的诗歌作品穿插在很多优秀的实力诗人作品之间。因为他们的诗歌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也是非常成熟的。《诗刊》将这个栏目命名为“第一现场”还是非常合适的。

他们身处现场一线,他们的诗歌,带来了更多的异质化的东西。像古典写实油画后面出现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术中出现的综合材料。当年用综合材料作画是歪门邪道,现在综合材料与油画、雕塑一样,也是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门类。综合材料绘画,还有一个名称是非传统材料作画。今天,诗刊第一现场的一些诗人是地质勘探工、是电焊工、是快递员。相较于传统田园、农耕、自然诗歌,他们的作品应用了大量综合材料。这些现场一线诗人的作品,也应该是新时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引擎和发动机。

让我想起小说界的东北三剑客双雪涛、郑执、班宇专门写重工业区、铁锈区人民的记忆,他们简洁、畅快,带有东北方言的独特叙事方式,给四平八稳的文坛造成强烈冲击,最近《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等影视剧的成功,也加大了影响力。

我的日常工作是给报社编辑时评文章。我发现时评文章中引用最多的诗句是矿工诗人陈年喜:“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这些年,很多诗歌精英的写作,越来越故步自封,自说自话,躲在自我的舒适区,互相模仿,丧失了独特的个性,逐渐面目不清,诗歌语言的智力因素增强了,越来越晦涩难懂,语言很高级,诗意太刁钻,诗句变成了高等数学题,只有具备相同思维角度和经验,才能悟到他们诗歌的深度。

有一些精英诗人,也想成为底层的代言人,但他们的作品堆砌概念、同情心和人道主义。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实则缺乏真实的细节支撑,含沙量很大,含金量不高,由于隔着一层皮,运用了多重滤镜,同时,这种诗歌也丧失了与读者共情,让读者共鸣的能力。

而这些来自现场一线的诗人的作品,反倒让读者产生共情,与诗人一起共鸣。我觉得,共情与共鸣,也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之一。杜甫《宗武生日》曰:“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体现了沟通之难。诗歌毕竟不是寻常事,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诗歌是沟通民心、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在外国诗人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诗人,比如爱尔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当过一段时间税务员,写出了《友谊天长地久》,成为世界经典。还有,俄罗斯诗人柯尔卓夫。俄罗斯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都写过关于柯尔卓夫的论述。别林斯基说,柯尔卓夫拥有的才能不多,但却是真诚的,他的创作禀赋并不深厚,却是货真价实的、不矫揉造作的——他忠实地描绘了俄罗斯的乡村情况,真实地呈现了平民百姓的生存痛痒,其强烈的人民性和民间性,构成了历史性的书写和文学性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脉搏和现实情感,对深刻地理解社会趋势和民族性格有益。

诗刊这三期,因为他们写得比那些为底层代言的精英诗人还要好。他们的作品,令那些自恃为底层代言人的精英诗人感觉特别尴尬。

这些鲜活、灵动的一线诗人作品,带有现场劳动轨迹创作,提醒我们,走出诗歌创作的舒适区,在生动火热的时代实践中,在人民丰富的生活创造中,不断更新思想范式、更新叙事经验,更新艺术形式、话语方式,捕捉新的语言、新的人物,塑造新的形象、新的风格,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卓越丰饶的艺术创造使中国文学的长河源流永沛、宽阔浩荡,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注:本文是2024年3月6日下午,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选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诗歌联合课堂·评刊会(四)”上的发言,本次评论的是《诗刊》2024年1—3期。主办方节选了我的部分观点整理成综述文章,刊于《诗选刊》2024年04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