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晓衡的头像

谢晓衡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09/11
分享

搏斗(连载33)连载

16

桥生闷声不响地来到堂屋,拿起扁担箩筐登上木楼梯,往楼上走去。

金振海拄着拐棍从门外进来,看见桥生上楼,问道:“桥生,你到楼上干什么?”

“我去卖口粮!”桥生一边上楼一边答道。

“刚过了年,正月里就去卖口粮吗?”

桥生已经上到楼上,没有回答。

金振海没作多想,也没有再问,径直走到北屋里去了。

17

金振海走进北屋,拿起椅背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就对姑妈说:“姑妈,我还是今天走算了。早一点去好说话些!”

姑妈停下选豆子的手,说:“谁说今天走?不行!等桥生卖了谷子,明天送你回家去。”

金振海:“姑妈,我直接到学校去,不回家了!”

姑妈:“你不回家看看孩子和堂客?”

金振海:“没有时间了,去迟了怕找不到学校的领导。”

姑父:“那也不能今天就走!明天让桥生送你。”

姑妈:“振海,你明天还是先回家去,跟堂客说说心里话。呵!”

金振海:“我跟她说不到一起去,两个人一张嘴就会吵架!”

姑妈:“你应该让着点才对。听姑妈的劝,回家去跟堂客亲热亲热,夫妻哪有解不开的仇呢?再说,桥生是从你家里把你接来的,理当要把你送回家去。”

金振海:“姑妈,不用了,我这个脾气她是知道的。没事!”

姑父点燃一支纸烟吸着,说:“你们家里的事旁人也不好过问,各人都凭良心做事就行。”

姑妈:“你先去歇着吧,等下就吃午饭了。”她轻轻叹了一声,又低头选着豆子。

18.

在姑妈家度过了愉快的一个多月,金振海执意在三月一日前赶回海星大学去。但他不愿回家去看看妻儿,而是直接从姑妈家走,姑父姑妈也没再说什么了。

这天早上,姑妈一家人送金振海去公路旁乘车。金振海拄着双拐在前面走,桥生给他背着背包走在旁边,姑父和姑妈跟在后面。

来到等车的地方,金振海停住脚,对两位老人说:“姑父,姑妈,你们别送了,请回吧!”

姑妈从身上掏出一个纸包,塞到金振海的衣袋里,说:“这是昨天卖粮得的七十块钱,给你做盘缠,收好!”

金振海伸手去拿那纸包,说:“姑妈,这怎么行啊,说什么我也不能收您的钱!”

姑妈捂住金振海的衣袋,生气地说“莫推来推去的啦,出门在外没有一点钱哪行啊!”

金振海的嗓子有些哽咽地说道:“口粮卖了,你们自己吃什么?”

 “你放心,我还有儿女。他们要不管我,我砸了他们的锅。” 姑妈说。

金振海止不住地潸然泪下,他拉住姑妈粗糙的手,激动不已地嗫嚅着:“姑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一辆路过的长途客车开了过来。

姑妈用手抹着眼泪,催促道:“快走吧,记住我的话!”

金振海转过身子,蹒跚地登上了汽车。

但是,金振海万万没有想到,他与姑妈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就在这一年的春未,姑妈突然发病,不久离开了人世。

 

第 十 一 章   再度爬起

 

1.

金振海先乘汽车到了郴州,尔后又换乘去海星市的火车。他坐在临窗的座位上,小心翼翼地把那一捆桔树苗放在座位下面。

春天的原野上,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泛着波光,在车窗前一闪而过。

一股冷空气扑进车窗,金振海起身将车窗放下。车轮飞速旋转,列车驶过一座铁桥,紧接着就钻进一个漆黑的隧道。

金振海闭着双眼靠在座位上,思绪在一条无底的隧道里飘荡,他不知道等候在自己前面的到底将是什么,理想生活的入口在哪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回海星市是唯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2

也许是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此时的金振海心情要比两个月前回家时好得多了,他的脸上有了一种自信的笑容。

车进韶关站,站台上有许多推着小推车叫卖的小商贩。火车刚刚停稳,不少旅客就纷纷将身子探出车窗,购买此地有名的瓦钵煲子饭或烧鸡。饥饿的旅客们开始吃午餐。

金振海从背包里拿出姑妈给他准备的煮鸡蛋,就着自带的白开水吃了起来。

火车又徐徐开动了。金振海忽然看见车窗下有个卖报纸的男孩儿,他向男孩招一招手,探身出去,飞快地扔下一块钱纸币,从小报贩手里接过一份报纸。

金振海在座位上坐好。当他展开手中的报纸,眼睛立刻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那是一篇报告文学,题目是:《让生命自由飞翔》

金振海捧着报纸专注地阅读起来:


“……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金振海一口气读完了整整两个版面的长篇报告文学,放下报纸,目光凝重地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粤北景色。

张海迪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激励起他的斗志,他决心要向张海迪学习,同困境和不幸作一次决死的较量。一定要努力改变眼前不利的状态,想方设法完成学业,只有这样才有力量重新站立起来。等自己的情况好转之后,还要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让所有的人看看我金振海的本来面目……

这样想着,金振海忽然就感到心里踏实多了,胸海中有一种被重新召唤而起的激情在澎湃涌动。

3.

 “你找谁?”听到一阵听上去有点犹豫的敲门声之后,林建林打开房门,隔着防盗铁门上的格栅,望着金振海,问道。

金振海拿出自己的学生证递给林建林看,卑恭地笑着说道:“新年好!您就是负责花圃管理的林建林老师吧?我是去年在中文系夜大班就读的金振海,对不起,打扰您哪!”

“哦,你是那个卖血交学费,后来摔伤腿的金振海同学?”

林建林热情地打开防盗铁门,让金振海进屋。

金振海手里拿着一捆柑桔树苗,拄着双拐走了进来。

林建林:“坐,坐!你是来找徐老师的吧,她不在,到学校开会去了。”他的爱人徐华是中文系主任。

金振海递上树苗,说:“不,我是专门来找您的!去年我在这里读书期间,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帮助与关心,为了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份厚爱,这次回家我带来了一百棵柑桔树苗,送给学校,请您接受这份薄礼!”

林建林:“学校果园是要扩大种植一些果树,准备去采购树苗,你的这些树苗来得正是时候。不过我跟你说清楚,公事公办,你是花多少钱买的这些树苗,我按市价给你结账!”

金振海:“林老师,这是送给学校的,不要钱!”他把送字说得很重。

林建林:“你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怎能要你花钱?明天我到总务处结了账,就把钱送给你。你现在住哪?”

金振海不好意思地:“没处可去,还是住在荔枝园里那个小木棚,请您……。”

林建林一脸严肃地:“这恐怕不行!”

金振海苦笑地说:“我暂时确实没地方可去,您看……”他提了提那条伤腿。

林建林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那就先住着吧,我跟园林处的几位领导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让你在那临时住几天,不过要注意安全,保持环境卫生哦。”

金振海拉着林建林的手,连说谢谢。

林建林请金振海在沙发上坐,给他沏茶。金振海站着没动,迟疑地说:“林老师,还有件事,我要请您帮忙!”

林建林:“噢,什么事?”

金振海:“自从去年摔伤之后,学校就因为我没有正式工作和擅自住进学校而取消了我的学籍。其实,我明白学校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我已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交不起学费。我这次回学校,就是向学校请求,我的腿已基本恢复正常了,生活能够自理,我要求继续读书,学费我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自己解决。我想请您跟您爱人徐老师说说,她是中文系主任,只要她点头同意,这事就有希望了!”

林建林望着金振海,笑着说:“嗬,小金,你把公关学用到我这里来啦!我看这样吧,你自己写一个请求读书的报告,我帮你交给徐老师,看她的意见怎么样,然后再去找校长,你看呢?”

金振海欣喜地连声说:“这样很好,这样很好!”他向林建林要了纸和笔,趴在茶几上写报告。

他写了几行字,停了一会,看了看,觉得不满意,一抬手就撕掉了。然后重写,又不满意,又撕掉……反反复复撕了四五张纸,最后终于写成了。

林建林拿着报告看了一遍,说:“好吧,我一定帮你转交给她。”

金振海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起身告辞:“林老师,那就拜托您了!”

林建林:“读书是好事,大家会支持你的,放心好了!至于树苗的钱,明天结了账就送给你。”

金振海:“林老师,树苗钱真的不要给了。”

林建林正色道:“那怎么行?就这样吧,呵!等我的消息。”

林建林送金振海走出房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