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琦玲的头像

琦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1
分享

锦江风韵

 

时维仲春,十里柔情。暖阳煦煦,黄花妍妍,欣欣然赴余江之约。

  去余江,首选地非老县衙所在地锦江镇莫属。锦江老街,一排排旧式二层木质结构小楼,带着岁月洗不尽的铅华,在欢柔的阳光里,沉静如和婉的女子。漫步老街,像极了徜徉在弋阳老家的东街、西街,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弋阳东街曾经是外祖家,那一扇扇木质雕花的窗棂里有母亲童年的记忆,那方寸小阁楼,布满母亲放吊篮买小吃的欢愉。凝视街道两侧林立的门铺,遥想当年,阁楼上那一盏盏灯光里是否摇曳着一颗颗如同家母般的少女心。

阳光和我们一起穿行于自在悠闲的人群,并时不时地张望着木门前唠嗑家常的老人。老街在我们和阳光一同缠绵的步履里,拉长着身影。阳光载着老街悠长的叹息,卷走老人们绵绵倾述的一波又一波思念。

一栋石雕大屋,在木质小楼的队伍里格外显眼,就像一位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游弋于一群低眉浅笑的女子中。据说这里是曾经的洋行,欧式的石柱,镂空的花雕,在寂静的风中,娓娓道来这个千年古镇述说不尽的故事。依靠寂寥的门柱,我们依然能品读出那深邃而久远的繁华。

与洋行首尾呼应的“临江饭店”,是一座民国时期的砖雕建筑。门楣上的雕花依稀可辨,有着徽派元素的老屋,历经百年沧桑,虽然已经残损,但它却承载着锦江厚重的历史文化。

史料记载,余江区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年),当时叫“安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余江县,201879日余江县更名为余江区。锦江自宋朝建县以来一直到1961年都是县衙所在地。而临江饭店原址则是从前的安仁驿站,也叫紫云驿。走在饭店门前的青石板上,我们仿佛还能听见啸啸马鸣,苍虬的古樟折叠着光影,细数着一封封文书在热浪滚滚的历史云烟中翩然远去……

离临江饭店最近的码头叫孟津门渡口。明朝嘉靖年间,锦江镇修起了石城墙,开了九道城门,因为紫云埠是当时锦江最大的码头,所以通往紫云埠的城门叫孟津门,紫云埠码头也被改称孟津门码头,一直延用至今。紫云埠曾经是江东地区的集散地,商贸发达,人员往来密集。凝望码头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在遐想,当年外祖父可曾是那些商贾中的一员,这里的涛涛江水,可曾记下了外祖父那匆匆的背影。

走在吱嘎作响的浮桥上,看落日余辉满江。袅袅红云如瀑,倾泻而至,我才恍然紫云的由来。

朗朗清风缱绻怀旧的斜阳,将一道道残红烙印在如今的仿古城墙。从码头拾级而上,我们在绛红色的城墙上款款而行。江风带着春天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油菜花的问候,那是老槐树的体香。

一叶扁舟,载着愿者上钩的闲适,悠然于春水。“咚、咚”捣衣声,搅动着一江春心,凌凌切切。我急速按动快门,将一幅春江图定格。

老街在码头的宁静里延续着安详,锦江在老街的恬静里赓续着昌明。

锦江镇新区,是一座新型现代化的美丽集镇,被余江人亲热地称之为余江区的“广东”。锦江已经形成了以微型元件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而今的锦江人早已有了属于自己新的骄傲。

然而富裕了的锦江人,却依旧喜欢常常来逛逛老街,依旧愿意坐在老街逼仄的雨巷,喝一杯陈年的老酒,依旧想去码头听一首涛声依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