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祁生林的头像

祁生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30
分享

藏族事盛东确会



东确会是流传于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东岔、西岔两村的藏传佛教经事活动,据说产生于清光绪年间,于今已传承一百多年。其时,在今天共和镇的西南端,东西相向分布着两个藏族小部落,一个叫“哲欠”,一个叫“哲群”,仅有三十来户不足二百人,零星地分散居住在几个大山沟里,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在有清一代,青海的藏传佛教势力比较强大,各大寺院均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和子民。由于塔尔寺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而修建的佛教院落,清庭便把寺院附近的一些地方以分封的方式,划归寺院各宗教首领即活佛拥有,“哲欠”和“哲群”两个小部落,就这样划归塔尔寺管理,成了寺院的“寺产”,土地物产和人民均属塔尔寺所有。因此这两个小部落便与塔尔寺有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每年需向塔尔寺缴粮纳草献供,许多小男孩长到十来岁时,就被送到寺院出家,修习佛经。东确系藏语,意谓“三千大经事”:所谓三千,是指法会上要燃一千盏油灯、供一千碗净水、捏一千个面塑,东确会分单、双年在“哲欠”和“哲群”轮流举行,时间固定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十至十三日,届时,哲欠和哲群籍的活佛、喇嘛就会返乡参加佛事活动,供佛、点灯、诵经、供奉祈食,为家系群众祈福,感谢神佛对子民的恩赐和保佑,并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过去,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交通的限制,东确会的规模非常小,仅限于东、西岔两村,内容也只是单纯的佛教经事活动,来此游览的多是附近村社的农民,在外界基本没什么影响。近年来,当地政府以东确会为龙头,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依托资源环境和人文景观,通过举办东确会,树立“山水共和”旅游文化品牌,在进行传统佛教经事活动的同时,不断拓宽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同期开展“花儿”演出、赛马赛牛、藏舞表演、观光旅游,徒步野营、主题摄影展乡村美食品尝等民俗文化活动,使东确会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盛会。

东岔村位于湟中县西南隅,坐落于拉脊山系的花石山下,盘道河畔,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和湟中县城鲁沙尔都不足50公里,近年来随着民湟公路共盘段的修建通车,交通已变得非常便捷。东确会期间的民族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有些活动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

“诵经会”。诵经会是东确会得名的由来,也是东确会的中心内容和主要宗教仪式。六月初十这天,许多东岔籍的活佛和喇嘛返回家乡,聚集一堂举行盛大的佛教经事活动。活动由塔尔寺德高望重的活佛主持,活动期间要在佛案前焚香献食,点燃一千盏酥油灯,供一千碗净水,还要在酥油和青稞炒面中加入牛奶、白糖和酸奶,捏一千个面塑祈食供品,几十名喇嘛盘膝搭脚,端坐地上,以抑扬悠长的声调高声诵唱佛经典籍,为确保一方平安祈福,届时钟磬齐鸣,木鱼阵阵,香烟缭绕,宣号声不绝于耳,当地群众列队鱼贯而入,跪地磕首,以示虔诚,诵经活动连续进行四天后才结束,可从中充分领受藏族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泼酸奶”。泼酸奶是东确会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东确会期间,当地牧民要准备许多的牛奶和酸奶,除了满足捏塑供奉祈食之需,以及供诵经的喇嘛食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以之涂抹客人。东岔村的藏族群众非常热情好客,过去东确会期间凡有客人上门,他们都会倾其所有热情接待,飧以手抓羊肉、酥油炒面、阿卡包子、馓子、油饼、“翻跟头”、奶茶等民族传统食品,而且会趁客人不注意时,将整碗的酸奶泼到客人的脸上和身上,对越是尊贵的客人,越是如此,据说酸奶涂抹的越多就越吉祥。这个活动一旦有人开了头,不一会儿就会演变成“互泼”和“群泼”,主客打闹成一片,相互追逐和撕扯涂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气氛十分热烈融洽。东岔村的酸奶都是由当地出产的牦牛奶和犏年奶发酵的,品质纯正,洁白凝稠,酸爽可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非常优良的解暑保健饮品。

“赏花海”。东岔村处于高山丛林草甸地带,临近原始森林,树种以桦树和云杉为主,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冬季白雪皑皑,夏天绿木森森,境内高山峡谷、碧峭壁飞瀑,奇花异草,草绵绵,毡房簇簇,牛羊成群,牧歌悠扬,盘道水库碧波荡漾,连绵丛林郁郁青青,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特别是夏秋季节,马莲花、馒头花、金露梅、山丹花、鞭麻花、野芍药等诸多野花次第开放,姹紫嫣红,把山原装扮得恍若花的海洋。特别是俗称“冬青”的高原杜鹃,更是朵大色艳,连片成海,极富观赏价值,“百里花海”之誉。此外还有多种名贵药材和珍稀动植物,可领略青藏高原的山野美景,观光徒步野营赏花的绝佳胜地。

奇石”。盘道及东岔地区石材资源非常丰富,出产多种建材石料和观赏石。建材用石以石板和俗称“麻拉石”的花岗岩及“菜绿石”最为著名,其中石板过去主要用于搭盖农家火炕,垒砌猪圈和铺整道路,是一种非常实用且经久耐用的优良建材。麻拉石和菜绿石用于琢刻生产生活用器,经打磨后,可制成辗场碌碡、房碌碡、磨扇、墓碑、柱础、柱条、门槛、石凳、拴马桩、牛马猪羊食槽等,也有打磨成石狮子、石麒麟、石狻猊、石龙石马石狗等镇宅器的,是故过去盘道的石匠颇为著名。观赏石是盘道河近年才发现的一种奇石资源,除了耸立于盘道水库大坝上的那块巨大陨石外,产于东岔小水峡的“孔雀石”也较为知名,孔雀石也称“眼睛石”,但此孔雀石非属于矿物晶体的彼孔雀石,而是一种沉积岩,产于小水峡的孔雀石为青灰色,体表布满密密麻麻核桃大小的石圈,石圈结构呈层叠状,宛如漂亮的孔雀尾羽,又如许多多圆睁的眼睛,据专家考证,这些圆圈可能是远古时期爬行类、鸟类的卵经地壳变动石化形成。盘道河出产的“吸水石”也比较有名,因为质地松疏有无数孔隙,具有较强的吸水透气效果,可在坑凹里点插绿色植物美化家居,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此外“菜绿石石界称之为“绿彩石”,经打磨抛光,画面纹理多呈高山流水状,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赛马赛牛”。赛马和赛牛是东确会近年来新增加的内容,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选手原来多来自本地区,后来随着东确会的影响不断扩大 ,有许多外地选手慕名前来参加比赛。参赛马匹是一种经过专门训练并专门用于比赛的马,与普通的农用马有较大区别,马匹在颜色的选择上以青灰色最优,枣骝马次之,黑马又次之。相马讲究骨峻体健,步伐轻快,行走稳健,奔驰迅捷,既有较强的暴发力,又有一定的耐久力。比赛中选手和马匹的配合非常重要,必须人与马之间非常熟悉,配合默契。比赛那天,选手们把经过精心饲养和训练的马匹,认真打扮一番,披花饰彩,配上雕鞍锦鞯,前来参赛,有些藏族选手为了表示吉祥,还会在自己马匹的脖颈上系上哈达。赛马比赛有严格的规则,每场比赛中不能有马匹中途蹿出场外,否则比赛成绩作废。比赛获胜的马匹,除有一定的物质和现金奖励外,还会身价倍增,由原本只有一两万元的售价,迅速攀升到五六万甚至十来万。赛牛的规则与赛马基本类似。

     藏舞表演。藏舞表演也是东确会近年新增内容之一,在村中草滩上进行。表演队由当地农牧民组成,都是年轻小伙子和姑娘媳妇,他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华贵的辫饰,身穿宽大的藏袍,脚蹬高腰藏靴,缨络被体,长袖曼舒,和着陪伴歌曲的节拍,在草地上踏歌而舞,动作粗旷奔放,舞姿洒脱舒展,喝呼高亢嘹亮,颇有马背民族骠悍雄健的远古遗风。

“花儿会”。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歌曲形式,过去由于反映的内容多系爱情问题,同时夹杂大量不太健康的内容,故被封建卫道士认为是野曲,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禁忌尤多。解放后随着对花儿内容的变革提纯,整理发掘,旧瓶装新酒,花儿受到青海各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特别是一些传统爱情花儿,以及反映当前社会变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编花儿,更为群众喜闻乐见。东确会上原来并没在演唱花儿的习俗,但近年来,东确会的组织者与时俱进,把花儿演唱引为活动内容之一,邀请县内外一些花儿演唱家来献艺,不仅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还提高了东确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近年活动期间还组织开展主题摄影展、乡村美食品尝等活动,有些游客利用东确会消闲踏青,唱歌跳舞,自娱自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