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材运的头像

黄材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02
分享

一叶风帆两岸驶

1990年秋天,杭州西子湖畔碧波荡漾,金桂飘香,孤山路21号西泠书画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画展——浙江籍旅台书画家作品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应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邀请,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领衔的一批浙江籍书画家,首次踏上大陆的破冰之旅——回家乡展览。其中有位衢县籍的花鸟画家叶帆引起了衢州市领导的关注。

三年后,经衢州市政协和对台办的协调促成,百余幅花鸟画漂洋过海,来到了阔别44年的故乡——叶帆先生的个人画展在衢州市孔氏家庙隆重举行,盛况空前,市四大班子领导齐聚开幕式。叶帆先生独特的画风,深受专业书画家好评和广大市民的喜爱,在衢州各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之后,叶帆先生代表台北书画界盛邀衢州书画家们赴台展览。你来我往,骨肉情深,共同谱写了一段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的佳话。

叶帆,族谱名叫叶翠海,1923年出生在柯城航埠镇金溪头(即现在金万村)一个佃农家庭,他从小酷爱书画。据叶帆先生生前回忆,他的绘画启蒙非常诡异: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小叶帆就常用树枝在青石板上涂涂写写,被一位流浪汉看到了。这位流浪汉身怀绝技,便教他在石板上画一些简笔人物山水,画什么像什么:那些生动活泼的醉八仙、妖魔鬼怪,还有各种鸡鸭鸟鹅、凶禽猛兽,山川沟壑、云岚雾霭无不栩栩如生,这让小叶帆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流浪汉嗜酒如命,行踪不定,来去无影,翩若道仙。偶然来就来,不来你也找不着,好像是上帝派来的绘画使者,这对叶帆先生一辈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他的画风简括萧散,行事豁达洒脱,大约与这一段经历不无关联。

小叶帆因为读过几年书又懂得绘画,不久他就被县民众教育馆聘为管理员。其时馆里有一对夏姓夫妇,酷爱绘画,常有当地名画家来聚,挥毫作画,高谈阔论,让叶帆得益匪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烽火连天,怀着一腔报国热情的爱国青年叶帆愤而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以身许国。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1949年叶帆随国军败退台湾,栖身孤岛。多年刻板的部队生活已经让叶帆倍感厌倦,尽管已衔拜上校,但他心灰意冷,申请提前退休,结束了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壮年解甲,难忘少年梦想,他重拾丹青。作别大陆多年,一湾海峡相隔,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最牵挂大陆的双亲,最难忘航埠的金溪头,梦牵魂萦。多少次思念故乡山川风物,都只能诉诸笔端,身处民国,可落款从不写民国纪年,只落传统的干支年款,常书有衢西,甚至是离家前的村名:金溪头(即:金万村),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将落款写成“浙东”,这显然与现实中衢州在浙江的方位相背离,而作为戎马一生的军人,职业的敏感应该对地理位置非常清楚。据叶帆先生的长子叶挺中解释,大约家父儿时没出过远门,对大航埠记忆太过深刻,把航埠当作心目中的浙江了,总觉得故乡在航埠的东面。

叶帆先生做事非常认真,即便是知天命后才重新拿起画笔,他对自己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他觉得应该一切从头开始,就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最先师从周士心先生,后来拜在郑月波先生门下,经两位名师的悉心指点,加上自己早年的“童子功”,悟性又好,画艺突飞猛进。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叶帆先生自知以前荒废的时间太多,异常勤奋,夜以继日地挥毫作画;也深知不能分散精力山水、人物全面开花,最后集中在花鸟画领域,重点突破。他私淑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王雪涛,熔古铸今,化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萧疏荒率,超逸出尘。尤其他笔下的水墨松鹰,笔墨松秀苍茫,构图简括大气,最能体现出高古荒寒的特质。

1972年叶帆先生即为台北市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长,之后入编《美术年鉴》、《当代名家画集》,出版有《叶帆画集》二辑,作品多次在海峡两岸展出、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已然是台湾著名画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桑梓缱绻,在上世纪末,叶帆先生父子为衢州书画院、衢州市图书馆、博物馆捐款捐画;如今,长子叶挺中先生的汽车空调公司也于去年落户衢州汽车城。子续父缘,是航埠游子绵绵不断的反刍情结。

叶帆先生已于2005年作古,在航埠金万村260号留下的六间徽式故居,青砖黛房,小院清幽,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完好无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