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阮以敏的头像

阮以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8
分享

前洋,一座绝美的乡愁馆

阮以敏

记不清来古村前洋多少次了,匆匆游览、陪客解说、采写文章、拍摄图片,每一次都有回到儿时老家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那古桥、清溪、池塘,那古井、屋檐、炮台,那客栈、柜台、绣楼,那被时光打磨得滑溜滑溜的鹅卵石古道,掩藏着岁月的痕迹,闪烁着历史的光泽,记录着动人的故事,吟唱着古老的歌谣。静谧的街巷,空旷的古宅,斑驳的老墙,镂空的壁窗,充满了时代的沧桑感,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和历史演变的密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处于群山之中,村落坐西北朝东南,倚靠东门山、马仙岗、虎山岗形成的连绵冈峦,南面遥对金牌山。金水溪从北向南贯村而过,与西南方而来的佛殿溪汇流于东南。全村形成“前挂金牌,背依翠岫”,“五鲤游洋中,双龟把水口”的山环水抱风水格局。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以《奇山异景·避水古村》做过专题报道。

“五朝齐列一村落,一眼望穿千百年。”是的,就是这么一个世外古村,五朝流韵,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古村依山托势而建,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从上往下层层递进,集中连片分布,依次错落有致排列,形成西北高处为明代民居建筑,中间大部分为清代建筑,东南较低处则为民国时期建筑的建筑群布局,占地面积近300亩。至今保存完好的有70余幢古民居,其规模之大、保护之完好,为县内乃至全市少有。其内部装饰极为精美,厅堂斗拱、走廊花门、屋宇梁托、檐下泥雕等构架都刻有精美的花卉、人物、鸟兽等,所雕刻的形象大多鲜明生动,立体起伏,层次清楚,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其木雕、泥雕、石雕工艺精湛,被誉为“前洋三绝”。大厅板刻对联比比皆是,极富文化内涵。前洋村的兴盛,源于“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之风代代传承。据不完全统计,科举时代,有进士、举人、太学生、贡生、庠生近百名,文脉代代传承,堪称文化名村,其中也有武举人、武贡生,可谓文武双全。

从村委会(原小学校)出发,是一条近百米长条青石与鹅卵石铺就的笔直古道(今称和平路),赫赫有名的“余家大院”等清朝时期高宅大院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内部结构精雕细琢、严谨华美,是前洋清代古民居代表性建筑。其中17号古民居是余家三兄弟之一余超理所建,唯一保留有清朝光绪年间“文魁”牌匾,为“光绪戊子科中式举人第八十八名余德馨”而立。门前路下,一口被称为“功名井”的清朝道光年间古井,滋养了半村居民,至今依然有村民在此井打水饮用、洗漱。半月湖现种植荷花,雨后初晴,恰似北宋周邦彦《苏幕遮》所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里当年是演武的射箭跑马场,场地宽广,视野开阔,曾经马蹄声声响,喝彩阵阵欢。“功名井”边至今还有喂马石槽,方便比武间隙马匹进食。难怪前洋村历史上曾经出过多位武举人,多户人家都有练武石。横跨金水溪的石拱桥是明代建造,连接着东西和平路,全长约8米,宽3米,曲线形拱圈石砌整齐划一,桥面由长条青石板构建,两边装有石护栏,结构坚固,外形优美。这里曾经是古村前洋最繁华地段之一,村民俗称“广桥头”,是村民闲适时分纳凉闲聊聚集之所,也是古官道必经之处,东往宁德,西接古田,北通屏南。“广桥头”声名在古田大东一带曾经很显赫,可谓妇孺皆知,不但古村家长里短纠纷都在此调解,甚至大东地区的一些重大矛盾纠纷,有的村民也愿意到此寻求帮助仲裁,俨然是民间“司法所”。久而久之,石拱桥的名称由“广桥头”演变成了“讲和头”,即讲和调解之所。村民不想上官府法庭审判,烧钱烧脑还烧时间,更希望在此由村中德高望重长老出面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欢,和谐相处。拱桥边上有一座二层木构商铺,横跨金水溪,依傍着石拱桥,因地理位置绝佳而热闹繁荣。后受经济改革大潮影响,村民外迁等原因,人口骤减,村庄衰弱。商铺楼年久失修腐烂,横跨金水溪上面部分被全部锯掉,只剩下长8米,宽3米,高约5米的双层木板房,架在小河边,倚靠着古民居炮楼,恰似一座吊脚楼。按照最新规划,这座楼将做修复,改为“亲和茶楼”,留住乡愁记忆。拱桥上游原本还有一家小店铺,搭盖在溪边的一棵柿子树下。早年桥边还有围墙、炮楼等等,现均已不存。身临其景,极目远眺,既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又有“古道西风瘦马”之憾。

沿金水溪畔南北走向古驿道而上,坡下溪边,依傍着一口北宋乾德年间挖掘的长方形水井——宋井,其水平面与金水溪水等高,神奇之处是溪水浑浊时,井水依然清澈如许,真可谓“河水也不犯井水”。其上方有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推倒的两根立柱架作金水溪桥梁,立柱乃清咸丰三年(1853)所立“节孝坊”构件,旌表抚孤成才的林雪姑感人事迹,古田县教谕为之题写铭文。而宋代遗址——宋园,则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失火,只留下一片废墟,被称为“火烧坪”,如今成为葱绿的菜地。再沿古驿道一直往上,最高处是李氏宗祠等一群古建筑,李氏宗祠和余魏宗祠一样,都曾经办过私塾,供本族子弟读书,培养了不少人才。依次而下,古村落建筑群有多条完整、连续的东西走向传统街巷,呈阶梯式分布。街巷阡陌纵横,空间蜿蜒曲折,宽度大约在2--4米左右。一左一右两条古官道环绕着古村落,将整个古建筑群贯穿成一个整体。所有街巷路面都以鹅卵石或青石铺砌,中间衬以长形条石,便于路人行走,极富韵味。据传说,这路中间的长形条石是从建于宋乾德三年(965)隆兴寺荒废后抬来的,部分石块确实也能看到寺院标识和文字。多座古民居门前建有轿坪,后厅有绣楼,显明当年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古街巷长短不一,自北往南,由高向底,依现称主要街巷有:团结路、团结路7弄、团结路5弄、团结路3弄、团结路1弄、和平路、中兴路东八弄等。

其中团结路老街曾有两家商铺,极具商业气息,李氏祖厝坐落其间,李氏祖厝约建于元大德年间,为前洋先民曾氏家族所建,后赠与李家。因历代修葺,兼具宋、元、明、清、民国五朝风格特征,是民居珍品;团结路7弄,全长近百米,余氏祖厝、余文龙(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江西赣州知府兼摄兵备道)故居等明清建筑都在这条古街。这条古街曾有多家明清商铺,有油行、酒肆、客栈、绸缎店、药材铺、糕饼店等等。古官道边的一座双层商铺最大最繁华最具特色,体现了古老文化与商业文明的交融,是多元素的组合。东弄口溪边驿道上便是有名的讲书堂,这里不但有说书的,还有宰牛的,做光饼的,卖零食的……当然最多的是看客,这里是村民闲暇时光的聚集之所,精神乐园,可以说这条古街最富文化内涵;团结路5弄10号是魏氏祖厝,现已修葺一新,成为前洋革命历史展陈馆,记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前洋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赢得“红旗不倒”赞誉;团结路3弄虽然不长,但笔直,且老屋、古道极具年代感、沧桑感,非常适合拍摄老电影,还有一口明永乐元年(1403)挖凿的室内花岗岩护栏圆形古井,在断垣残壁之中,显得愈发突兀而凝重;和平路是唯一从村东贯穿到村西街巷,过金水溪明代石拱桥,道边有双层的“担回头”古客栈,曾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其主要得益于交通便利、位置中心,东家老板又有经营头脑。南来北往客、贩夫走卒常常在此歇脚打尖,留下了许许多多充满欢声笑语的故事。西和平路全长50米,还有支路,其中有方形风水池、闽派电影基地(曾为私塾馆)、余魏宗祠、余三江故居、旧教堂等等。史上余魏两家情深义重,视同亲生兄弟,所以合建祠堂,逢年过节必邀请戏班子演出神戏,至今戏台墙壁上还写满了各个剧团演出剧目,记录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文艺的繁荣;中兴路东八弄主要有革命烈士余作铭故居,为清初建筑,是前洋村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精雕细琢,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前洋古村另一特色是古炮楼众多,呈“回”字型结构,3--4层建筑,占地面积都在12平方米左右,高10米上下。四周厚墙,有瞭望窗和枪眼,窗口内大外小,易守难攻,有的炮楼顶上还有瞭望塔,可观察四面八方,这是古村的主要防御工事。当年由于兵荒马乱,土匪横行,村民为了防盗防土匪保护村庄平安,建筑了这些最有效的攻防兼备的炮楼。历史上前洋村曾有九座炮楼,显示了古村的富庶与实力。因年代久远而消失了四座,现有五座炮楼保存完好,分别是:和平路15号余养素家一座,炮楼位于后院北侧;中兴路东八弄78号,金水溪边的余仲德家两座,分别位于房子北侧和东侧;中兴路东六弄20号余剑辉家两座,分别位于房子西侧和北侧。余剑辉家大门有青石雕刻对联一副:“聚族而居择善以处,依仁成里与德为邻。”横联石刻:春满吾庐。择善以处、与德为邻实乃为人处世之要义。一栋高宅大院,修建有两座炮楼,实为少有。

前洋村古民居、街巷、炮楼等建筑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首先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灵活的农村土地政策,当时很多一栋老屋住有十几户人家,五六十人,已是拥挤不堪。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亟需改善人居环境,村干部抓住机遇,划出平坦洋面良田,按人口批给宅基地,供村民另建新居,于是多数村民搬离了古老的民宅,古民居得以幸免于被改造破坏的命运。况且一栋古民居人口众多,意见难免不一,改造后无法分配;其次,古村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受传统思想文化熏陶,村民思念先祖创业维艰,心怀敬畏之心,祖训教导祖宗基业不可损坏,有强烈保护意识,每有破损,都只做零星保护性修缮。即使很多人已外出发展,依然每年带领子女晚辈返乡祭祖,及时修缮缺损老屋;其三,村民生活安逸,喜居世外古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受浮华外界侵扰,可以每日留连于古街古道,享受乡土乡情。

前洋,这是一片看得见青山,留住了乡愁的土地,是一座令人念念不忘的乡愁大观园!

                                      2021年11月29日《中国文旅报》发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