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成栋的头像

孙成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23
分享

乡味笔名

孙成栋


将自己的“陋作”发到朋友圈里“引玉”,已成我多年的习惯。但今天似乎有些特别,随着这篇文字“落地”,我的最新笔名启用,而且是从故乡的媒体上解缆。

提起这个新笔名——“郭孟仁”,得从上个星期说起。当时,我正在外出办事回城的车上,接到故乡媒体编辑的电话,准备采用我的一篇散文,但请我提供一个新笔名。我理解编辑的想法,近些年我在该媒体发表文字时用的都是本名及一个最常用的笔名,鉴于这两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有些高,编辑考虑到用稿平衡,让我起个新笔名也属正常。

我爽快地答应了编辑的请求,并承诺尽快将新笔名发给她。答应起来容易,而要起一个恰当的笔名却并非易事。当然,随便起一个也可以,但总感觉不能太敷衍、太草率。起什么笔名呢?我一时陷入沉思。好在归途遥遥,冬阳煦煦,正是构思与遐想的好时光。一番搜肠刮肚后,脑海里浮现出一大串备选笔名,可居然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

正在左右为难时,收到母亲的短信,让我“下次回郭猛时,记得把装咸菜的空瓶子带上”。“郭猛”!放下手机,我仿佛获得了一种久违的灵感,一下子茅塞顿开,禁不住一阵激动。我思忖道,我是郭猛人,何不就以故乡“郭猛”为创意源头,酝酿自己的笔名呢?于是,取“郭猛人”的谐音,一个全新的笔名诞生了。

“郭猛人”,在我16岁离开家乡进城读书前,脑海里几乎没有这样的概念,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故吧。这也应了那句话,“一个人只有失去了故乡,才能获得故乡”。然而,随着我的步履在异乡的土地上留下越来越多印痕,“郭猛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我的耳畔、口中、心间与脑海。

平常,无论是在机关大楼的电梯里、会议结束后的人流中、公益活动的间隙里,还是假日小聚的雅集上、熙熙攘攘的朋友圈、各种各样的微信群……与人交流或寒暄时,“原来你也是郭猛的!”这句感叹时常伴着惊喜入耳,仿佛处处都有郭猛人的身影。仅我所在的机关里,几乎每个部门都有郭猛人。其中一位热心者,干脆建了一个名为“郭猛人在盐城”的微信群,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先后有130余名郭猛“老乡”入群,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尽管平日由于公务冗烦,我多次错过群里的活动,但始终热切关注着它。纵然在外奔忙了一整天,半夜回到家也一定要到群里看看。

知道故乡之名“郭猛”的来历,是在年少岁月祭扫郭猛烈士墓时。从老师动情的讲述中,一颗澄澈的少年心,知晓了郭猛烈士的革命足迹和感人义举。打动我的,不仅有烈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壮烈,更有带着温度的一个个细节。新婚第三天挥别爱妻时的村头相送,耄耋老母临终前的一遍遍念叨,无意间发现“郭猛”镇名后从江西一路寻来的亲人……这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因震撼而绵延的心痛。那从赣水之畔迈出的第一行青春足迹,竟成了一道永不凋敝的红色风景,也成为千千万万郭猛人心灵的图腾。

身为郭猛人,脚下那片红色热土上令我们自豪之处有很多。但在少年时,最突出的感觉就是“郭猛好大”。当时,郭猛有42个行政村,据说数量是盐城郊区各乡镇之最。孙英、孙东、孙庄,东湾、中湾、西湾,蒋庄、薛庄、车庄,大邵、大李、大葛……一个个村名如五月繁花,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小伙伴们甚至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所有村名滚瓜烂熟地背出来,虽然“奖品”不外乎一只烤山芋、一把炒黄豆或几根甜大梢,但大家总是乐此不彼,那种朴素而单纯的自豪感,伴随着洒满阳光的笑声,成为人生记忆里抹不掉的踪痕。尽管后来因区划整合,不少村名已被珍藏进时光的行囊,可它们永远鲜活于我的世界。

随着年岁渐大、视野渐宽,我愈加清晰地获知,郭猛不仅是红色热土,还是经济沃土、生态乐土、文化厚土、厚德广土。从五大主导产业,到“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文明镇”,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杨侍村,到“中国好人”武红梅……满目珠玑般的亮点,令人时常沉浸于一种慰籍、留连于一地绚烂里。尤其是参加工作后,常年身居异乡,与郭猛的物理距离远了,心灵之路却近了。每个有关郭猛的话题,总是让我兴奋,而郭猛收获的每一枚硕果,都会成为我心中的“幸福刻度”和“自豪底气”。乃至有一次,与一批文友到杨侍生态园参加一个文化活动,我成了一路上的全程“业余导游”,向友人如数家珍地道出我的故乡——这个特色名镇的种种丰彩。

愧栗的是,我这个从郭猛走出的游子,仅是一只默默无闻的萤火虫,一直未能为故乡增光添彩。所能做的,唯有守住底线,不为故乡抹黑,并竭力为脚下的热土倾洒心血与汗水,也给梦中的故土捎去慰籍与月明,那缕微芒纵然渺不足道,却凝聚着一位赤子全部的肝胆。漫漫雁程上,每每风雨交加之时,耳畔总是回荡起“铁军”的激越旋律,眼前总是浮现出“英雄镇”的锦绣篇章,让我有勇气走过泥泞,采一抹晨曦映衬故土的底色。而以一腔西乡“原上草”的韧劲,挑战厄运,挑战自己,挑战灵魂里的一切消极、怠惰与怯懦,勉力做好每一件事、写好每一行字,又何尝不是生命中的“真心英雄”。

近些年,西乡一次次出现于我的笔下,而郭猛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的主角。那一篇篇文字里,燃烧着先驱们的忠魂,流淌着蟒蛇河的碧波,氤氲着台创园的芳霭,绽放着杨侍庄的灯火,吹拂着向阳桥的清风,浸染着果林场的晨曦,留连着郭西路的足音……如今,这一切都凝结成一个笔名——郭孟仁。

让文字浸透乡情、铭刻乡音、潆回乡愁,仿若有一种隐力始终在引领着我。而霜露流转间,我的笔名已化作老屋上的青瓦,额头新生的纹壑里,也传来檐下的雨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