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福恒的头像

宋福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1
分享

复辙映初心

小西沟、大西沟,翻过鹰扑山、下到盆底坑,白桦林中石洞洞儿……内蒙古凉城县蛮汉镇小坝沟村的张全喜,从11岁踏出这条路,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传话搞联络;成年后依然行走这条路,耕田地栽树种草、守山林保护生态;现在91岁高龄,走不动了,仍天天坐在院门前的大青石上,望着南边沟中的青石绿树,神游这条路。

1930年岀生的张全喜,8岁进入离家5里远的石合气村私塾读书,在赵二秃先生的引领下,扛起红缨枪,参加了儿童团。他在村口山头站岗放哨,奔波山路为隐蔽在蛮汉山脉鹰扑山盆底坑桦树林深处石洞中的归凉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原明当通讯员。1944年夏季的一天,原县长在小坝沟村发动群众抗日,让他去四十余里外的白艮山中马士营村给县游击队姜队长送信。张全喜把信藏到衣角奔出村,不料迎面遇到进山扫荡的鬼子兵。他以河槽、树木作掩护迅速返回村,拉了原县长向小西沟跑去。此时枪声大作,鬼子兵已进村,发现村南有动静,持枪追去。张全喜母亲见状挺身而出,摆着手说,村里没有八路军、共产党,都是良民。鬼子兵围过来,刺刀尖直抵其胸膛,指着村南大沟唔哩咓啦盘查一番,张全喜母亲面不改色,仍然摆手说“没”。鬼子兵挺枪刺去,张全喜母亲当即倒在血泊中。鬼子走后,原县长回来扶起浑身是血仍在昏迷中的张全喜母亲,细查伤情发现刀尖刺进膀窝,没有危及生命,急忙进行抢救。张全喜顾不得等母亲苏醒过来,就踏上送信路。

张全喜人小机灵,多次冒着危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原明县长亲切称他“红小鬼”,并任命其为归凉县五区儿童团长。从此,张全喜带领儿童团员站岗送信、盘查进岀山中的可疑人,贴标语、发传单、宣传党的政策,筹集支前物资、动愿民众参军参战……在蛮汉山区开展革命斗争。

全国解放后,年满18岁的张全喜到县兵役局申领了兵役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老首长黄厚率部入朝参战,他积极报名,被列入第二批入朝作战预备兵源。在等待中,传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喜讯,从此打消参军念头,安心在村里带领乡亲们组织互助组、成立初级社、加入高级社,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6年夏天,张全喜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上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他由高级社副社长、小坝村政治队长、沙乎大队管委会主任到东十号公社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小西沟、大西沟、鹰扑山、盆底坑、白桦林、石洞洞儿这条路上。他带领乡亲们开渠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绿化山梁沟壑,在建设家乡的道路上大步前行。虽然在文革后期挖“内人党”运动中被管制,身心受到严重折磨与煎熬,但平反后又担起小坝沟村队长之职,带领社员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在山区试栽果木树发展经济林,育乔木种柠条植被荒野坡地,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家乡保护蛮汉山生态环境中。

改革开放以后,张全喜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他听党的话、跟党走,在种好责任田发家致富的同时,带头响应党的号召,把山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带领全家人在地里植树种草。现在,小西沟山坡上树成林柠条成片,与山上原生态林木融为一体。站在拆迁后的旧村址向南望去,沟底漂碧溪流水声淙淙、榆遒杨绿河柳丛丛,山坡上胡荆白桦郁郁葱葱、柠条沙棘苍苍青青,成为蛮汉山中一道亮靓风景线。

在张全喜耄耋之年,原凉城县县委书记,时任凉城县老促会会长的朱暄专程到家看望并合影留念,对他在蛮汉山革命老区作岀的贡献给予肯定,还联系市医院免费为其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木。张全喜心念党的培养与关怀,把自已的残年余力全部用在守护小西沟、大西沟、鹰扑山这片绿色中。

张全喜的儿子张秉林,今年71岁,在父亲的感召下,也走上守护山林、保护蛮汉山生态之路。他说,我的父亲一生追求革命,现虽90高龄,仍念及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黄厚将军、原明县长。我要向他学习,带领子孙永远跟党走,和乡亲们一起开发绿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生活更美好,让山村更美丽。

如今张全喜已行走不便,可天天扶了柺杖走出大门,坐在院门前的青石上,遥望南方,神游自已在沟壑纵横、巨石林立,山峦起伏、树木葱郁中踏岀的那条路,无论严寒酷还是下雨飞雪从不间断:小西沟、大西沟,翻过鹰扑山、下到盆底坑,白桦林中石洞洞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