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福恒的头像

宋福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28
分享

岱海滩盛开幸福花

岱海滩盛开幸福花

内蒙古凉城县境内的漫漫岱海滩,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他们穴居园子沟、栖身老虎山。从这里,走出了纳西民族、诞生了拓跋大帝、删封了五世达赖……可是常住此地的人们从末挣脱贫穷的桎梏。新中国成立以后,岱海滩人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可仍然没能跨越现行标准的贫困线。在二十一世第二个十年期间,中华大地打响亘古末有的脱贫攻坚战,岱海滩头摆开轰轰烈烈的战场,乌兰察布市文旅体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岱海镇三苏木村,带领村民与贫困决战。其间发生的事情难已计数,但只要在脱了贫的三苏木行政村各自然村随意走走,道听途说的故事、耳闻目睹的新闻就感人肺腑,难以忘怀。


弱女圆梦

一个淫雨霏霏的下午,三苏木行政村庙跟前自然村的学生娃郑佳,满身泥水、跌跌撞撞走进自家门,刚把书包放下,白发苍苍的奶奶便蹒跚地迎出来。还末站稳身的郑佳,看到奶奶爬满泪痕的青白面容,鼻子一酸大滴泪水涌岀眼眶,一头扑倒在怀中放声大哭。奶奶本想止住泪让孙女心安些,可孙女撕心裂肺的哭声更刺痛了年迈失子的心,禁不住抱着孙女号啕大哭。郑佳和奶奶的哭声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响彻庙跟前村,乡亲们听了无不痛心,一个个为郑佳家捏了把汗:往后她们这日子可怎过呀?

14岁的郑佳,本来有个完整的家庭。没曾想母亲生下她后,天天没有好头脸,骂婆婆老不死,嫌丈夫没本事。等郑佳断奶后去了县城,开始还隔三岔五回来看看,可后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一次回来,与爸爸大吵一顿,提了包裹头也没回走了。幼小的郑佳望着消失在视野里母亲的身影,咬呀噙住眼泪。从此,她和爸爸、奶奶生活在了一起。可天有不测风云,在她上初三那年,爸爸患了癌症。这对于弱小的郑佳来说,好像整个天都塌下来了。年迈的奶奶哭的眼泪都干了,为了给爸爸看病,把准备后事的钱全都拿出来,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个遍。

郑佳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离去让年幼的她对贫困产生了憎恨,她要摆脱这个“恶魔”,寻求不再重蹈爸爸复辙的路径。随着岁数的增长与接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她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此,在学校勤奋学习,为成人成才不懈努力。虽想爸爸的病日渐加重,在春未的一天撒手人寰。奶奶怕影响孙女的学习,儿子去世的事没有告诉郑佳,亲戚、乡亲们帮忙操办了后事,她一个人在家苦苦煎熬。可纸里包不住火,郑佳还是从村里同学嘴里得到消息,她惦念年迈体弱的奶奶,顶着雨赶回来。一跑上不知摔倒过多少次,她都坚强地爬起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放弃读书,以自己微薄之力与奶奶共同支撑这个家。把爸爸治病的借款还上,让他走的清清白白。

郑佳退学回村的消息,很快被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张勇听到了。他冒了雨就往郑佳家跑,推开门的那一刻,郑佳和奶奶正抱头痛哭。张勇看到后流下同情的热泪,他轻轻地喊了声“老大娘!”郑佳的奶奶缓缓抬起头,满是泪痕的脸上显出绝望的神情。张勇忙安慰说,我知道您家的情况,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辍学,家里的困难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解决。小郑治病的费用有医保报销,村委会出个特困证明,到民政局再报一部分就差不多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您度过难关。听了张勇的话,老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他的面前,混浊的眼泪又涌岀来。张勇急忙弯下腰帮老人擦干泪,扶起身说:“老大娘,这是应该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义务。以后,家里有啥事就去找工作队。”

从此,张勇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担起照顾郑佳全家的担子,小到整理家务、大到起房盖屋,一一包办、全力帮扶。他们隔三岔五送来粮食等生活用品。扶贫队员安敏是教师岀生,他发挥专长,每天抽岀时间为郑佳补课,把在家拉下的课程全部赶上去。郑佳虽然失去爸爸,但生活中照顾她的亲人更多,她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回到学校。

三年后,郑佳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离家到校的那天,她早早起来,为奶奶蒸好两笼香喷喷的馒头,又忙着收拾行装。一切安排妥当,她怕惊醒熟睡中的奶奶,悄悄提起皮箱走岀院门。回头望望老屋,心中升起丝丝甜意:奶奶这个苦命人,半路丧夫、老来失子,全靠活在一个好社会,晚年过上好日子。想必她此时正在梦中:孙女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带着爱人突然岀现在她的面前……这一想法冒岀来,郑佳脸热心跳,忙打开拉杆拖了皮箱走上路。此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郁郁葱葱的洞金山沐浴在金色之中。静卧于洞金山怀抱、绿树掩映的庙跟前村炊烟袅袅、鸡啼人喧;村东边金碧辉煌的汇祥寺山门洞开、钟鼓齐鸣;西边远方由起伏山峦构成的巨大卧佛半睡在浮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下。郑佳浑身舒畅,深情与美丽家乡挥手告别,幸福感满满地踏上求学路。

酒鬼蝶变

三苏木行政村赵家村自然村绿树成荫的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庭高大,院里树绿果红、菜肥瓜圆,棚舍整齐、猪肥羊壮牛满膘。家住赵家村东边的史天旺,院子里东西向两排猪舍干净整洁。前排里刚生的8个小猪仔儿拥在躺着的母猪怀前哺乳,后排11头大肉猪腰圆背阔。去年,史天旺养猪纯收入上了三万元,按今年猪肉的行情,这些猪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说起史天旺,村里人个个赞不绝口:很难想像,那样的人还能变好。驻村工作队真能!

曾经,史天旺是赵家村有名的酒鬼。每天一起身就撑起瓶子往肚里灌酒,然后晕晕乎乎走上街头,呼朋唤友去了县城。进饭店整几个小菜,一喝就是一天。晚上回来,醉得不省人事,还发酒疯。摔盆打碗不说,经常提了棒棍追着妻子不放,嘴里放出恨话:你个四川婊子,老子非打折你腿!妻子天天活在恐惧中,听到史天旺醉酒回来,就是睡下也急忙钻岀被窝,赤身跑出屋,沿街巷找藏身处,睡猪舍卧羊圈是常事。因耐不住丈夫发酒疯,忍心丢下女儿回了四川。没了束缚的史天旺更是整天酒瓶不离嘴,活像一堆烂泥。有田懒得种,低价流转给人,靠微薄的土地租金度日,年幼的女儿由80岁的老母亲抚养。史天旺喝酒成瘾,气走媳妇,他母亲的气不打一处来,又是数落又是打,更惹恼了史天旺,他立眉瞪眼出言不逊:“我的事与你无关!”亲戚朋友也来劝说,可史天旺只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嗜酒如命。

张勇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家访,走进史天旺的院子,满地破砖、烂瓦、空酒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进了家,家具无序摆设,衣物零乱堆放。孩子爬在墙角处用棍棒支起的切菜板上写作业,凌乱的头发散落在书本上,身上不合体的校服满是污垢和绉褶,看了让人顿生怜悯之情。

张勇俯下身摸摸小女孩的头,同情地说:多好的娃娃,咋就碰上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亲。这时,里屋响起如雷的呼噜声。小许气愤地说,就没见过这样的人,一天除了喝酒就是喝酒,真应该好好治治他,照这样下去扶贫工作多会儿是个头!小许走进屋,又是摇头又是呼喊,可史天旺睡得跟猪一样,还用手拉住小许说胡话,“来,再干三杯,谁不喝就是驴的种!”小许气不打一处出,正要顺手拽住史天旺好好教训一顿。张勇忙走进屋拦住,微笑着说,小许,别心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早晚把史天旺感化好。脱贫攻坚是场亘古未有的硬仗,做为共产党员,只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就一定能让史天旺转变思想,走上打拼美好生活的正路。

说罢,张勇走出屋,撸起袖子把酒瓶一个个捡起来、整齐地堆放在墙角处。大伙儿跟着队长干起来,有的拿起铁锹、扫帚,有的端来水盆、操起抹布,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把屋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太阳近山,洒满柔和美丽余辉的小院色暖、温馨。等史天旺酒醒后睁开猩红的双眼时,张勇和扶贫工作队员疲惫的身影已消失在落日里。

史天旺揉了揉眼睛,发现屋里屋外大变样,以为是做梦,自言自语道“不对吧?怎么我家里里外外这样干净!”他拍了拍脑门儿还是不相信,可女儿就坐在他身边,急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女儿把张书记来过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当即,史天旺感动得眼里泛出了泪花。

第二天一早,史天旺去找张勇当面道谢,张勇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大兄弟,看你的岁数比我小不了几岁吧?人呀谁都有马高镫短的时候,心情不好喝点酒解闷是人之常情,可总不能天天泡在酒缸里吧?更不应该发酒疯!你上有老母下有女儿,这么好的年代,怎能让她们过苦日子。现在国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就你家而言搞养殖可是条出路。你还年轻,正是干事创业的时候,再不能自暴自弃了。这次产业扶贫免费提供猪仔,我给你申请了两头。史天旺听完张勇的话,感激的泪水滚出眼眶,连声说好。

几天后,史天旺在院里盖起两排混硬土浇筑地面、砖木结构、塑料布盖顶的猪舍。高高兴兴领回两头小猪,干起养殖正事来。可浪荡了半辈子,不懂一点养殖技术,母亲老一套养猪法根本行不通。史天旺口渴打井更用功,他积极参加县农牧和科技局、镇里举办的养殖培训班,只要外出总会带几本养猪知识的书回来,一有时间就翻看。史天旺一心专研养猪知识,酒肉朋友勾搭也不再答理,酒瘾上来捧起书就看,他饶有兴致地说,还是书好!酒瘾上来读读,满脑子饲料的配制、猪的繁殖与育肥……馋虫一下就下去了。他还经常和村里的养猪户交流养殖方法,逐渐掌握了养猪技术。养岀的猪膘肥体壮、油光滚圆,几年下来,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

史天旺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一门心事科学养猪。他从县城买回优质玉米、用饲料粉碎机打成面,与正大集团签定了按时送饲料上门的合同。每天早早起床,清理猪舍、消毒,检修自动饮水器,调配饲料进行拌和。然后,提了饲料桶喂猪,一天三次,天天如此。史天旺看着猪们酣畅地进食、一毫一两地长肉,心里萌生了破镜重圆的念头,他暗自思忖:闺女可不能没有妈!今年等猪长大出了手,揣了钱到四川找孩子她妈去,就是跪下磕头也得把她叫回家。全家团团圆圆过日子,那才叫人家。

“枯木”逢春

年过古稀的三苏木行政村东营自然村的杨长胜,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年轻时赶上改革开放,他弃农外出闯荡,虽然没有技术,可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下矿井铲煤、在建筑工地运料、进工厂看仓库……他实心干用心学,成了熟练工,逐渐过上好日子。晚年有了积蓄,回到村里办起拥有上万只鸡的养鸡场,成为岱海滩的养鸡大户。用他的话说,那时“不差钱”,每年收入十几万不是问题,杨长胜对自己晚年的生活充满了期望。现在说起当“鸡司令”,仍难掩得意神色,“在村里办鸡场年收入十几万,比县长的工资还高,那才叫个牛哩!”

生活总是考验有心的人。杨长胜养鸡场正办的火热,却检查出肾衰竭,还是五级。这对于想安度晚年的杨长胜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天性乐观的他没有被病魔吓倒,权衡再三卖掉养鸡场,住进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一年多时间就花掉60多万元。病情虽然得到控制,可每周都要到医院做透析、复检,家里生活全靠老伴冯秀鱼打工支撑。陷入生活困境的杨长胜没向政府及亲人伸手,身体稍硬朗些就想办法自救。他一边养病,一边在院子里办起小型养鸡场、还在院周边地里种庄稼。杨长胜说,“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不想给政府找麻烦。”

杨长胜带病自立的事,张勇看在眼里挂在心上。他多次上门,坐在炕头上和杨长胜促膝长谈,探求适宜其发家的产业,夸赞其抗争疾病的行动,还躬身力行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2017年初,张勇与村“两委”研究决定,把杨长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得知消息,杨长胜还很不情愿,张勇硬是把产业扶贫款塞到他手中。杨长胜感恩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扶持,精打细算使用产业扶贫款,开春后买了3只成羊,又购回50只小鸡。还买了种子、化肥,在院周边地里种了4亩玉米,准备收秋后作饲料。杨长胜一年四季除了到县医院作透析,拖了病体风里来雨里去割草打饲料喂羊、照料鸡群,还下地锄草间苗干农活。辛勤付岀得到丰硕回报,一年下来,纯收入达2万元。杨长胜全家生活已越过温饱线,他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

肾衰竭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绝症,只能靠透析延长生命。可杨长胜心中有“梦”,浑身有力量,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活出人样儿。每当与人谈起家庭境况时,他感慨地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早就入土了。现在我虽有病,可治疗费用都能报销,政府还帮扶我发展养殖业。这么好的时代,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

盛夏之时,太阳刚岀山,地上就像下了火。杨长胜树木环绕的砖墙红瓦房院子里却绿遮荫蔽,羊棚里白雪的成羊膘肥体壮,羊羔儿活蹦乱跳、叫声咩咩;鸡舍中黑羽鸡羽翼丰满、抖翅啼鸣;菜园里甜玉米足有2米高、杆壮叶肥、挺着双棒,盘绕在架上的黄瓜藤和豆角蔓上挂满尺把长的黄瓜、串串豆角:菜畦里茄子发紫、西红柿泛红、大圆菜碧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杨长胜精力充沛地挺着病体在院里忙活,他紫红色脸膛上闪着刚毅的神情,手脚麻利地给鸡添饲料、为羊加青草,刚关了浇菜园子水泵的闸门,就推开栅栏门走进羊棚,弯下腰收拾圈里的粪污。打扫干净后立起身,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小羊羔,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嘴里念念有词:黑羽鸡羊宝贝,发家致富钱串串儿……

每隔一周就得自已开着电动三轮车去离家30余里外的凉城县医院做透析,一个月需8000多元医疗费的肾衰竭患者——杨长胜,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坚强的毅力与疾病抗争,用心用情干事创业。他乐呵呵的话语掷地有声:托党和政府的福,贫穷都甩掉了,肾衰竭算什么!人定胜病,我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走到人前,养鸡养羊种庄稼,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东营村濒临波光粼粼的岱海湖,太阳当空时,从湖中蒸发出的湿气便弥漫了整个村庄。清风徐来,杨长胜院门前的田地里,玉米花开棒棒儿紫须飘、马铃薯长茎伸叶花儿艳、谷子出头粗大的穗子挨着地、肥大叶子下的藤蔓上结着如盆的南瓜……杨长胜呼吸着温润的空气,望着生机盎然的庄稼,心里打起小算盘:院前4亩玉米,是养鸡羊的好草料;东边纯绿色种植的那亩谷子自已食用,小米粥可是肾衰竭的克星;近前的马铃薯收秋后储起来,常年的吃菜问题就解决了;田间的南瓜、院里的蔬菜都现吃,在外的孩子、左邻右舍都有份。

杨长胜以坚忍的耐力与病魔抗争,拉长生命链条,打拼美好生活,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迷彩”暖色

三苏木行政村赵家村自然村西座落着黛瓦兽脊、古色古香的三苏木村党群服务中心,院里绿树成荫、坛花艳丽。从院子西边沿着硬化路往北走100余米,穿过挺拔的雕石牌楼,武利平艺术大舞台面西矗立,其北面排房的最东边两间,是驻村工作队起居办公的地方。

乌兰察布市文旅体局副局长——张勇自从带队驻村后,把工作的地方当作自已的家,精心规划、朴实布置。房前屋后打扫的干干净净,在院里硬化的平坦地面上砌了花坛,开出菜畦。正值仲夏,坛里叶绿花红、蝶飞蜂舞,菜畦里油菜抱头、生菜叶肥、西红柿挂果、芫荽散发岀脉脉清香。高高的木架上缠绕着粗壮的藤蔓,宽厚的叶子下挂着如蓝球大小的南瓜。

宿舍里,三张木板床整齐排开,洁白的床单上放着叠得棱角分明的被子,像军营战士的住处;办公室陈设简陋,普通的桌子上放着厚厚的民情日记,依墙摆放着文件归档盒,电脑桌上蹲着老式“联想”,唯打印机现代。正面雪白的墙上,挂着《三苏木村脱贫攻坚形势图》,身着迷彩服的张勇俨然一位战地指挥员,站在地图前,不时动手拨掉图上的蓝旗,插上鲜艳的红旗,并用铅笔画上红色箭头,绘出整村推进的线路图。他退后一步,目光炯炯盯着插有蓝旗的地方,策划精准帮扶的方略。

张勇,这个守卫祖国北疆的老兵,从修汽车干起,后来随车队运送物资,保障600余公里边防线部队的给养。他风里走雨中行,20余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由战士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2017年3月,团长任上的张勇,积极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从部队转业地方,任乌兰察布市文旅体局副局长。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主动请缨下乡,于当年9月来到三苏木村。他不失军人本色,干事雷厉风行,驻村后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投入到紧张的脱贫攻坚战中。

人到中年的张勇,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妻子儿女,但使命在身,从没守着妻子过一天普通人家的日子、从没为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从没为高龄父母捶捶背,从服役到驻村,一心扑在工作上。自从来到三苏木村扶贫以来,他心里装着村民、装着村里的大事小事,天天有办不完的事、日日有操不尽的心。

正当张勇谋划全面推进三苏木村脱贫攻坚战的时候,东城围村一伙村民吵嚷着走进驻村工作队办公室,个个面带怒色。一个村民满脸通红,似乎有满肚子的委屈就是说不出来,硬是从嘴里蹦岀个“水”字。另几个村民不约而同地说,“吃不上水了。”张勇顿时明白,急匆匆离开屋,走进办公室旁的宇创爱心超市,找来一叠积分手册,发到来人手中,并和言细语地说:好好学学村规民约,学通后再找我说事。村民们低头看起来,看着看着脸上的怒容渐渐消失。

张勇回过头问领头的村民:怎么样,能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吗?这位村民一下打开话匣子:我家远离水塔,近日,自来水笼头流不岀水,连做饭水都没有,更别说饮牲畜。向村长反映,他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一样。后来,村长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商量讨论解决的办法,大伙儿吵成一锅粥,有几个竞动拳岀脚,扭打成一团。村长没辙,只好带着我们找张书记。另一村民接起话茬:夏天了,家家用自来水浇院里的菜园子,水塔能蓄多少水,人畜饮水不出问题才怪呢!张勇等来人说出事情真相后说:就这么个事值得你们大吵大闹,还伸手格斗!村规上怎说的?张勇见来人一个个低头不语,明白他们内心已感到错了。以军姿站定给村长下达命令:“村长同志,带着你的人马上回去,好好学学《村规民约》,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参与上访者每人扣积分30分。立正——向村庄方向,齐步走!”村长抬头挺胸带着村民走岀办公室,斜睨爱心超市里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日用品,恨不得一口气吞下几付后悔药。

原来,乌兰察布市文旅体局驻村工作队同三苏木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从爱国守法、保护环境、维护治安、邻里和谐、文明礼仪、家风和睦、创建文明村等12个方面制定了三苏木村“村规民约”,联合岱海旅游区北京宇创集团开办了“宇创爱心超市”。按照爱心超市实施方案,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组成考评组,每月对400多户常住户进行考核打分,全村排名张榜公布。村民可凭积分,到“宇创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用品。由此,增强村民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意识,掀起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推动脱贫攻坚战向纵深发展。东城围村民因闹水事件失去积分,得不到物品是小事,全村委会排名落了后,精神受损可是大事情。他们自觉矮人三分,边走边谈,达成错峰浇园保证人畜饮水的临时民约。

张勇处理完“上访”事件,打开民情日志,记录下刚才的事情。这厚厚的本子是他在三苏木村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真实写照。驻村几年来,张勇带领工作队员灵活运用党的扶贫政策,因村制宜发展产业:乘岱海景区风搭旅游车搞特色种养殖业,一户一策、一村一品安排产业扶贫项目,租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旧房改建成精品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庞秀珍家因病致贫,他跑上要政策、跑下拉赞助、与岱海宇创公司要地片,在4A级岱海旅游区为其安排了乌兰察布市第一家扶贫售货亭;刘福俊家的孩子22岁时因意外受伤,双腿失去知觉,只能靠轮椅行动,生活全靠父母照顾,内心充满了自卑。张勇隔三差五去看望这个小兄弟,和他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谈外面的大千世界,鼓起他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王天明与邻居石秀青因院前一块土地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张勇依据《民法典》相关条目耐心细致地调解矛盾,使两家和睦如初……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喜讯让三苏木村人民欢欣鼓舞,他们不谋而合从四面八方涌到武利平大舞台广场,想与驻村工作队共度欢乐时光,可驻村工作队办公室的门紧紧关着。人们从明净的玻璃窗窥视,里边整理的干净整洁,雪白的墙壁上仍挂着《三苏木村脱贫攻坚形势图》,上面插满红旗。无论怎么细瞧,也没有看到那一天到晚幌动的温暖了全村人的“迷彩色”。只有门边墙上金色牌匾里“三苏木村驻村工作队 电话:13847408965”两行红色大字闪闪发光。人们恍然大悟:这些废寝忘食为大伙儿操心、全心全意帮扶大伙儿过上幸福生活的大好人,已悄然离去。他们忙掏出手机,拔通牌匾上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全场几百个手机发岀同一个声:你拔打的用户正忙,讲稍后再拔。村民们仍然不愿放下手机,平时他们找驻村工作队都这样,不久就会听到张勇队长亲切宏亮的回声。

全广场人都没放下手机,静静等待驻村工作队的回音,可手机里仍然重复着同一个声音:你拨打的用户正忙,请稍后再拔。这机械式的回复声敲打着村民的心,在脑海里击起点点浪花,眼前突然岀现幻影:迷彩服着身初心弥坚的张勇、体态墩实文雅热亲的安敏、一身朝气精明强悍的小许……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挂在心中,丢下妻儿老小、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贫困地区,带领人民群众打拼美好生活。他们以实际行动证实:世界上,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干成脱贫攻坚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干部、党员,才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最亲的人!

太阳西斜、余辉脉脉,霞飞霭漫的洞金山与碧水荡漾的岱海湖遥相辉映,蔚然壮观。座落于其间的房屋鳞次栉比、街巷纵横有致的岱海镇三苏木村,绿树掩映、芳发花放,道旁树苍翠、绿化带环绕,景观墙绵延、路灯挺立,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村庄上空迎风飘扬。每天早晨傍晚,各自然村平阔的广场、武利平艺术大舞台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披红挂绿的村民个个喜气洋洋,挥扇甩带翩翩起舞。过上幸福生活的三苏木人,又投入到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上,在小康路上迈岀坚实步伐。

塞外明珠——岱海湖畔,幸福之花遍地盛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