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福恒的头像

宋福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15
分享

黄河情岱海魂

黄河情岱海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文化符号。她滋养了华夏大地,养育了中华儿女,书写了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化,凝聚了民族情感,培育了伟大精神。

古老的黄河决昆仑而来,穿山谷、越高峡,奔腾于峰峦环绕梁塬起伏的内蒙古高原,流经阿拉善、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组成了黄河“几"字的头部。九曲黄河十八弯,最大的一弯在内蒙古,它就是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平原。自古以来,这里物殷俗阜、文化厚重。当地居住的少数民族牧畜狩猎,走西口过来的中原人引水耕种,农耕与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是民族聚居、融合发展的区域地带。

岱海是凉城人民的母亲湖,也是祖国北方生态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凉城县境内,其流域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与黄河流域毗邻、东南部与海河流域相接,东北部为内陆河流域黄旗海水系。岱海古称天池,又名大海,汉称诸闻泽,魏曰盐池,也叫旋鸿池(因鸟得名),宋叫鸳鸯泊,辽称奄遏下水,金叫昂遏下水,元称下水,明复用奄遏下水,清初叫岱嘎淖尔、代哈泊,光绪初年才正式称之为岱海,并沿用至今。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岱海就成为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水乳交融的沃土。

据《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岱海一黄旗海全新世环境演变)》和《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两书介绍,“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期间,岱海盆地气候环境潮湿,水系发育成熟,远远超出现在岱海湖面高度。当时的岱海经浑河流入黄河,曾为外流湖。以后,气候转寒,地区水量减少,再没有多余的水向外流入黄河。岱海湖由外流变成了内陆湖,全靠周边的20多条河流补给。”

岱海汇入黄河历史久远。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丰富,岱海湖水青湖盈,依势淌出形成河流进入黄河。博大精深的黄河文明溯流而上,在岱海盆地生根开花结果。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元、清两朝开拓了岱海黄河的通商水运。据彙(汇)祥寺《经史》(相当于寺院的大事记、家谱或政务辑要)所载信息以及彙祥寺体系召庙中世代口口相传,元代岱海水运的码头是在靠近下水城(今麦胡图镇境内淤泥滩古城遗址)的岱海东北水面,而清代的码头,则是在今天鸿茅镇马则地东南方向,而且都叫“南门外码头”。元代中叶之前,岱海水运连同黄河的航运线路,是取弓坝河一段水路,经水泡滩连接永兴河(当时也叫宁远水)然后进入黄河支流乌兰木伦河(也叫红河,或者是浑河),最后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岔河口并入黄河航道。连接黄河的岱海水运由于部分航道较浅,因此需要疏浚,疏浚后的航道,最窄之处水深齐腰,宽三四米,航道的部分线段还需要借助纤夫人力,通航工具主要是牛皮筏、羊皮筏和木排,也有部分板船。岱海水运贯通凉城与黄河中上游地区,货物贸易、人口流动,传播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繁荣了下水城一带的市场、富庶了岱海周边地区的百姓。

另外,据考古发现,距今约67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岱海湖的面积是现在的4倍,那时岱海盆地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环境,吸引了晋中汾河和汉中渭河大量先民沿黄河迁徙,进入岱海南岸丘陵地区,在阴坡地带形成聚落。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与耕作技术,与当地人共同垦荒种地或从事渔猎。

人口迁徙与水运兴起,使岱海女儿与黄河母亲更加亲近起来。先人们在这里共同生活、互相学习,游牧与农耕互补、渔猎与种养并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他们开发了以岱海盆地为中心的马头山、蛮汉山地区,强化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促进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增进了情感上的手足情深,逐渐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融为一体,开创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化新局面,融入黄河文化大格局。

岱海女儿追随黄河母亲一路走来,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留下闪光的印迹。据史料记载,六千多年前,岱海湖周边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园子沟洞穴、老虎山石痕、王墓山火种罐……人类文明渊源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里走出了纳西民族、诞生了拓跋大帝、删封了五世达赖、酿出了鸿茅药酒、创建了绥南公署……波光粼粼的岱海湖母亲般携手凉城儿女从远古走进当代,从原始走向文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可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岱海女儿没能跟上黄河母亲的脚步。自1973年以来,其水位持续下降,湖面面积由上世纪的152、53平方公里下降到2020年的50、29平方公里。岱海水质不断恶化,水生态退化,生态系统失衡。

当今,全国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岱海湖水面萎缩和水质恶化等情况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4年春节,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2018年、2019年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党委、政府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全力推进综合治理岱海水生态进程。2019年,《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得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乌兰察布市和凉城县两级党委、政府遵循问题在湖区、根子在流域的治理理念,坚持全流域系统谋划,科学治理,着手在“封、育、禁、减、补、修、改、控、处"9字方面综合施策,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新路子,实施了“一封一育一禁止,两减两补两修复",“两改四控三处理"的18项措施。

2020年5月16日,综合治理岱海水生态的重头戏,采用“三级加压+两级重力”输水方案、设计最大取水能力为每年9524万立方米、总输水距离134.24公里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开工。建设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调研指导,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通过现场踏勘、定期会商、成立专班、日报告等方式,对工程进展常态化督促推进。工程总包方黄委会水利设计院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深入一线和施工单位共同面对并解决困难。凉城县委、政府全力以赴做好配合保障工作。经过上下齐心协力、多方共同努力,历经19个月的紧张施工,到6月28日,各标段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具备试通水条件。

2022年9月20日是凉城县23万各族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凉城县弓坝河畔气球高悬、彩旗飘场,装饰一新的弓坝河出水口白色机房上高挂着醒目的红色长幅标语。一大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喜迎黄河水的到来。现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洋溢着一片喜庆欢乐的气氛。上午10时整,当工程技术人员一声令下:“现在正式通水,开启调流调压闸。”只见滔滔的黄河水,通过闸门喷涌而出,清流注满出水池后漫出沿面,瀑布般从三级台阶冲漱而下,落地后激起晶莹的水柱,再散落于渠内汇成溪流,打着浪花顺着石砌的子槽向岱海流去。

此时,出水口上下围观的人们或挥动双臂大声呼喊、或紧拍双手热烈鼓掌,更有三三五五人在一起拥抱跳跃……一波高于一波的欢呼声掌声响彻岱海湖畔。那场面,那氛围真是激动人心啊!两鬓飞霜的老农民张根换,是岱海镇苏义村人,他亲历了岱海湖水绿鱼跃、雁翔鸥鸣的兴盛期,也亲眼看到岱海湖水位下降水生物消失的衰退情状。面对失去活力的岱海湖,他心急如焚、无所适从,只能暗自落泪。当听到国家投巨资引来黄河水的消息时,张根换激动得一夜未眠,天刚放亮就起来赶到弓坝河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出水口。他选定出水口机房旁迎接黄河水的最佳位置,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两眼紧盯粗大的球墨钢管等待着。当清水从管口喷出时,张根换老泪纵横,高声呼喊:“黄河水终于引过来了,我真高兴,我们的岱海有救了! ”

凉城县广电局退休干部张润和弯腰从子槽里哗哗流动的清流中捧起水来,凉爽的感觉霎时传遍全身。他激动地说:“黄河水的到来是载入凉城史册、造福凉城人民、惠及凉城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大喜事。我们凉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正如张润和所说,漫漫岱海滩头、巍巍蛮汉峰顶、雄伟的马头山麓、起伏的天成丘陵……凉城大地一片欢腾,岱海儿女载歌载舞,齐庆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竣工,同迎黄河母亲的到来。

岱海是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整个国家中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湖泊,岱海水位下降,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长期的生态效益等方面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岱海的补水,对于整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恢复和长期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乌兰察布地区的发展也会带来新的转机和区域发展的良好机遇。

岱海曾经是区内外重要的旅游景观,每到春夏之季,来自全国各地及新加坡、韩国等近邻国家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收入在凉城县财政总收入占比较大。同时,岱海盆地因岱海湖丰富的水源,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就了凉城县入列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大县的地位。目前,岱海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整个凉城县水资源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矛盾加深。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虽然引来黄河水,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而更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凉城县将以岱海、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为抓手,全力推进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本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结合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将不断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推进岱海流域乡镇、农村的发展,形成长期的良好互动关系,形成生产和生态之间的互动。保障其农民拥有长远的、可持续的收入,让家家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3万各族凉城人民翘首以待的黄河水,从六苏木镇弓坝河出水口喷涌而出,汩汩流入岱海湖。这是总书记为岱海湖送来的救命水、为凉城人民送来的幸福水、为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送来的安全水。在黄河母亲乳汁的哺育下,岱海女儿必将病体痊愈、容光焕发,清代诗人范大元描绘的“万顷波涛涌碧空,千层白浪起峰峦”景致将在岱海盆地重现,岱海这颗“草原明珠"必将再现风韵,更加璀璨夺目。

岱海流域是全国 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是调节、改善周边环境的宝贵水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乘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通水的浩荡东风,凉城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主动作为、不辱使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综合治理岱海水生态的力度,在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超常发力,使内蒙古这道风景线更加亮丽。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曾经的岱海湖水自然流淌汇入滚滚黄河,岱海女儿携手黄河母亲装点蒙古高原,呈现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观景象,在华夏大地美丽长卷上写出重墨浓彩一笔。而今,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征程上,广大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的建设者牢记总书记嘱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抢时间争速度打通西起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蒲滩拐村东止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木镇弓坝河134多公里长的地下黄河。从此,黄河、岱海母女再次携手,母亲之情女儿之魂,传承根脉心心相印,黄河精神励志鼓劲,黄河文脉启智净魂,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激发起凉城县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冲天干劲,万众一心建设天蓝、水绿、山青的绵绣山河,同全国人民一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一路欢歌、奔向美好的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