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品的头像

十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002/24
分享

最后一次献血

〖散文〗

 

最后一次献血

 

十品

 

自从我献血的第一天起就想到了一定会有最后一次,这最后一次姗姗来迟,却那么折腾和隐隐的悲壮。

7月8日,一则短信出现在我的手机上:先生,感谢您无私的奉献爱心,您距上次献血时间已有半年,在您方便的时候,欢迎您再来血站献血。我决定周一就去。

周一下午走进血站,两位白白净净的年轻护士问我:献血吗?我说:是。问:你中餐吃了什么?我说:吃的简单。问:都有什么?我说:有米饭,西红柿炒鸡蛋,还有紫菜汤。护士异口同声:那你今天就不能献了呀。我惊诧:怎么啦!鸡蛋,胆固醇高,增加血脂,你就是献了,别人也不能用,你的血不就浪费啦?我莫名地感觉失落和无奈,悻悻然地离开了。后面有声音追出来:明天早上吧,来时吃点清淡的早餐呀。过去以往,还从未在下午献过血呢,还是早上献稳妥呀。我这么想着离开了。

记得第一次献血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那是单位统一安排集体参与的活动。那天上午,在医院检验室的一个大房间里,一个个撸起袖子并排坐在长条桌前,胳膊上插着大号的针头,脸部表情努力地挤出微笑,以掩饰抽血时的一点点不安和疼痛。大家是一起来的,献完血后每人都冲一杯麦乳精喝了,算是献血的补助了。当时我们的献血称之为“义务献血”,此后不久就改为“无偿献血”,因为《献血法》出台并施行,将献血的行为规范至法律的范畴,由专门机构管理。再后来也不在医院检验室办理,而是定点在县血库的“献血屋”里献血了。“献血屋”空间不大,却是献血的专门机构,设备全了条件也好很多,人员都是很有经验很专业老护士操作。我一年两次献血也是依据《献血法》的规定来的,经常献血也就与“献血屋”的人熟了,献血所需的程序我也熟了,时间一到我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献血屋”里,填表、验血、测血压也便成了惯例。

惯例是因人而形成的,也会因人而改变。我如约于次日一早来到市中心血站,依献血惯例出示身份证,填好表格,量好血压。验血后迟迟没有结果,在我纳闷的时候,验血的护士过来说:你转氨酶高达70,几天不能献血了。我不甘心:怎么会呢?护士说:按规定,转氨酶指数要在50以下才正常,你这高了。我说:我没干啥,不抽烟也不喝酒。护士说:这个转氨酶指数是动态的,疲劳也会造成指数升高。回去休息一周再来吧。好吧,我扭头就回了。随后我又于7月17和31号上午都来过血站,什么也没做就测一下转氨酶,结果分别是60和64。都不合格,没能献成。血站老站长朱立专一脸的慈祥,边给我测着血压边跟我说:转氨酶高也不用担心。可以看出来你这个不像是肝功能方面的问题,转氨酶也是动态的,运动疲劳啦、熬夜啦、还有这气温高啦都会让转氨酶升高,还有就是你这个70是常人的标准,都不算高的,但献血的要求就高,定在50以下这也是一种特殊需要。你过了暑热天,到气温下降了的秋天再来献也不迟。老站长的微笑十分灿烂可爱。

在我早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就认识到,追求真善美是一定要以行动来支撑的。献血那都是为别人好而“救死扶伤”公益行动,无关乎名利地位,不涉及金钱利益。古人更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说,在别人急需鲜血救命之际,能够及时伸出援手来帮一把,被救者的那种欣幸,救人者的那种欣悦,两者共同升华的人性之美是语言无法描述的精神图腾。我固执的认为:这样的好事多做是一种积德行善,是一种善良义举,功德无量,值得倡导和广泛宣传。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应传承后辈,发扬光大。

献血是光荣是善举,是值得赞扬和推崇的行为。这一点在我们的认识上已经得到共识。但以前可不是这样,献血是收费的,换句话说就是“卖血”。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还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我见过为抢救危重病人特别请来的献血者。献血者们也是一个群体,其中有男有女,他们来了就直接奔病房去,献完血就跟无事一样,似乎每个人都是那么淡然。中午有大荤的菜就着饭饱餐一顿,然后拿钱走人。记得一个女献血者,微胖,看得出来是农村庄户人家,那天她献了400毫升,拿了800元钱。还说她是固定献血者,一两个月就献一次,时间长了不献的话浑身都会痒痒,还说献血前一小时喝一大瓷缸盐开水,这样可以稀释一下血液。她说她是O型血属于“万能献血者”,还有人是AB型的,那就是“万能受血者”。献一次血要三个月才能补回来,太瘦的人不能献血,夜盲症的人和常说梦话献了会有大祸。有真有假的献血知识我就是这么获得的。1998年《献血法》出台后彻底改变了献血这项工作。

9月8日,星期六,雨后初晴的天气。立秋后就是一场小雨一场凉了,只是秋意不浓,酷热不再。我想今天可以完成“最后一次献血”的任务了吧,就查了一下市血站的公众平台,星期六是不上班的,但有四个献血点依然正常上班。好吧,就到最近的农工商采血车上去看看吧。

采血车就是一辆中巴车改装的,一身庄重的白色又有明显的献血的红色标识。车上一位年轻美丽的护士笑盈盈地接待了我。首先他给我做转氨酶血检,似乎她好像知道我心里想的事,从我右手抽一小管子血,放入离心机上转,这边就与我交流,了解我的状况。我也知道她姓褚,名曰露瑶,在市血站工作有几年了,也算是业务熟练优秀者。时间不长,她看了一下结果,嘴角一翘,笑着说:转氨酶正常,28.8。我忐忑的心这才落地,这个“正常”二字竟让我苦等了两个月呀,这就过了。我说:好吧,那就再量一下血压。这都是必须的程序,我已烂熟于心。血压一测,88/133,也是正常。小褚就按步骤开始给我抽血的准备。还是老朱站长说得对,天热许多正常的事也都不正常了。这天刚刚放凉,就一切正常了。当粗壮的针头插入我左臂的血管,血液迅速进入管道流向血袋,血袋在采血控制器上均衡摇动,然后盈满了200毫升的血袋,随又过渡到另一相同的血袋中。说话之间小褚该我拍照拍视频,说要留下一些资料。采血车的空间狭窄,拍摄的时候也只能梛让迁就,这拍出的效果也很有趣。我的二十余年的献血史就将在这里结束了,这是最后一次,心中总有一种感慨涌出,怅然若失,欲说还休。

当我下了采血车,一步一步离开的时候,不舍与伤感萦绕心头。可是,时代总是在向前的,该老去的总是会老去。献血的进步也随着我国法律的健全和施行,会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文明进步,更加人性化。回望着采血车,这就是一个象征,献血助人,乐此不疲,向善的爱心没有尽头,献血的大爱之举永远在路上。

                                          

2018-10-10古盐河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