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中华的头像

胡中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1
分享

故乡的身影

 

去年翻修老屋,把门前的猪圈改建成了花圃,乘着早春时节,在二道河苗圃买了几株石楠、紫薇、石榴丶月季回故乡栽植。哥嫂、侄儿殷勤地帮忙提水、挖坑、培土,不一会儿就栽植好了。看着装修-新的房屋、院落、花圃,满足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乎总高兴不起来。

这个小山村解放初只有9户人家,全是茅草房,六十年代初慢慢地翻盖成了瓦房。那时是大集体耕种,大家一起上工,-起收工,连吃饭、聊天都在一起。给我的记忆是,那种和谐和亲密,热闹和互助是让人留恋往返的。

在那样缺吃少穿的年代,一户户普通人家咋能盖起几间大瓦房?一个工四角钱,盖3间新瓦房大约需要四百多元。这需要十几年的积蓄。因为用工不付钱,今年我给你帮十几天工,明年、后年你再给我干活,无私的友情和互助中,一家家建起了新居。而后几十年,许多户还住着那时的老屋,商品意识激励了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也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消亡。没钱的人家,再无力盖起新房……还是这几年扶贫,才彻底改变贫困户居住的困难。

我记得每次从小城返回山村,无论从东山还是从下河湾回到故居,那屋东边的一笼殷红总充满了春意,给人以向往和思念。猪的哼声,鸡的叫声,小孩的哭声,老人的骂声组成了悦耳的交响曲。山村充满了欢乐和生气,让回归的人也加快了行走的脚步。

80年代后,土地承包了,各自耕种,丰衣足食。是我久居小城的原因还是人们各忙各的缘故,很少再见到那集聚到一块热闹的情景。

新世纪后,许多人到外地去打工,许多农民也进了城,山村留下的只有那些年纪大的人。十几户的山村,常住的人口还不到十几口人。以往过节都回到山村,这几年过年也很少有人再回老屋。

前几年老人多,忠明哥,忠启哥带着年轻人打牌喝洒,这几年两个老人谢世了,小溪边、道场里再见不到了他们的身影,村庄里更加显得空寂冷静……

低头沉思,我们留恋老屋,是因为有哪些消失和久远的记忆,有哪一个个亲切熟悉的面容;如果老一代都一个个谢世了,我们还愿意再回到生我养我的山村吗?故乡是什么?故乡是记忆和传承,是那割不断的牵挂,是那实实在在的血肉亲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