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建安的头像

张建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评论
201810/24
分享

故园情思与生命感怀——评黄连德散文集《白水清溪》


           

                         张建安

 

摘要:黄连德的散文通过书写乡土情怀,传达人间温情;通过人事变迁抒写生命体悟,呈示其执著而淡定的心灵质量;通过叙写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抒发了一代人的思想情绪;通过考察传统文化现象,展示了知识分子巨大的精神空间,表现出作家审美趣味上对禅的自觉追求,显得真诚、大气而灵慧,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人间温情   生命体悟  艺术审美

The amorous feelings of the hometown and the feelings of Life

——Comments on Huangliande's Prose Collection "White Water and Qingxi"

Zhang Jian'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Hunan 418008)

 

Abstract: The prose of Huang Liande conveys the warm feelings of the world by writing the local feelings,.To express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rough the changes of personnel and to show the quality of its persistent and calm mind.By describing the joys, sorrows, joys, sorrows and sorrows of ordinary people, they express the thoughts and emotions of a generation.By examining the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shows the intellectual's huge spiritual space, and shows the writer's conscious pursuit of Zen in aesthetic taste, which is sincere, handsome and wise, and has higher artistic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sThe warmth of the world,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e Aesthetics of Art

 

黄连德的《白水清溪》是一部满怀着真挚情感的散文作品,作家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论悲喜、不论顺逆,始终秉承着一种淡定、平和的心态来回望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作品中那种特异的生命体悟,呈示其执着而淡定的心灵质量。在我看来,黄连德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散文家,那就是,他能够跳出自己狭小的官场小圈子,站在寂静辽阔的大宇宙面前,用一个普通人的平常心灵去感悟宇宙,其文阐发事理颇富情趣,极富于韵致。黄连德散文虽然数量不多,但他写得认真,其作品多半显得真诚、大气而灵慧,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诚如陈望衡教授所言:“黄连德的散文当之无愧是散文百花园中一枝芳香四溢的奇葩。它的突出特色,可以用‘隽朗’二字概括。隽者,永也,就是有思想,有哲理,有卓识;朗者,明也,就是不做高深,不兜圈子,不故弄玄虚,不云里雾里”( 陈望衡:《“隽”而且“朗”,文如其人——黄连德散文集〈白水清溪〉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版)。

 

(一) 故园风情的回望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栖息地。故乡的灵魂是什么?是一棵古树,一段篱笆,还是一幢古宅,一座祠堂,这些都烙印着作家童年的深刻记忆。乡音俚语是从娘胎里就熟悉的声音,是使人怦然心动的淳朴之声,是故乡深切的呼唤……

黄连德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作家,回望故乡,内心充满惆怅。不知是童年的影子,还是亲人期盼的目光,都让作家无法遗忘,就像发了芽的种子,在心中疯长。当新的春季来临的时候,当南风吹来故乡的泥土的芳香,作者在梦中已回到了故乡,漫游故乡的青山,喝着故乡的泉水,仿佛又回到了很久以前的童年。《水口山》书写的是故乡的地方形胜,特别是关于水口山的民俗风情,“水口为村居所在,龙脉风水平平,而水口山又矮又小又平,完全没有护卫的意思,水口还成为一大缺口。”“仿佛世代的贫穷,不出人物,全在于这水口的缺陷。按说这是迷信,但好像又不全是。举凡山水之胜,妙在曲折回环,有回环就有风姿气韵,有回环就有沉淀积蓄,所谓水美土肥,好像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乡民硬是在水口山植树造林以增加山的巍峨,硬是在桃花溪的左岸修一座庵堂以“坐水口”,“如是一山一庵,互为扶持,结成一体,气韵才不致流泄,财富便可以保住。”这种人与自然的较劲方式,反映了劳动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在这种传统朴实民俗乡风的熏陶下,于作家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了与人为善的种子;《女儿泉》表达了古典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文明——浸润着人性的善良与友好;《桃花溪》流淌的是作家童年的快乐;《尖峰岭》叙说的是山里人的勤劳、慷慨、仗义的淳朴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散文《夜过古亭》,文章把现实的恐惧、少年的豪气连同非常年月里的生活的困顿与艰辛一并生动巧妙地糅合在一块。成长的蜕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这个过程必与疼痛和彷徨相关。一次偶然的夜行,给了儿子一个绝好的机会,用来磨砺人生,证明自己。文章中父子之间那简短的问答,便宣告了一个小男子汉的诞生。父亲已开始放弃随意斥责儿子的权利,在他眼里,那个年少不更事的孩子突然间就长成了自己眼前的一座山,挺拔,健康,而且沉稳。这种长者心中窃喜的幸福是无法付诸言辞的,只需在心中慢慢沉淀,细细体会。阅读《夜过古亭》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还有我那鬓发斑白的父亲,已逝的岁月像一支短笛,在感动的背后静静吹起……

黄连德散文就是这样传达了那种“人性”范畴中的生命内容——中国乡村生活中与生俱来的苦难意识、乡村社会中悠久积厚的文化沉疴以及乡土风情中所蕴含的伦理观念等,更容易在“传统思维”上引发读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即使是侧重于生活客体的叙事散文,也往往浸淫着作者的深情。散文凭附的是作者心灵的裸露和坦示,是直率的情感倾注,是发自主体内心全部心灵凝聚的真情。

 

(二) 故园亲情的表达

 

故园是渗透人类特殊感情的出生地,或者说,乡土是曾与我们日夜相伴而今看似远离却又永远无法远离的那块土地。不管你离它多远,其实它都跟随你潜入我们的另一种生存方式里,一直不断地在养育着我们。一个地方的乡俗、乡情、亲情,也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支柱,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道德准则,尽管某些含有负面效应,甚至有时会产生悲剧,但却是支持那个地方的人们坚韧生活下去的潜在动力。

黄连德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作家,他的散文弥漫着对于故园,对于父老乡亲的无限敬爱和感恩。其散文鼓荡着和煦的乡野之风,以朴素的真实把我们带到那个叫黄荆岭的乡村的前场后院,对于祖父祖母的深切怀念,对于父亲母亲无限追怀,还让读者结识了作家童年毗邻而居的叔伯婶娘和乡村干部,那田那树,那风那雨,那沉重的叹息和满足的欢笑……真是熟悉而又亲切!

黄连德的散文字里行间还对故乡的父老乡亲充满情感,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古老的劳作方式、生活方式、观念意识、风俗习惯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审视,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湘西南人们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不仅具有诗意的平和、崇高、悠远,也使他的作品变得更加深沉。其中有劝我读书、督促我学业的“明秀大叔”;有年轻时期“挑洪江担子、贵州担子”走南闯北而内心善良的“弯六”;有“脑子聪明、心灵活泛却英年早逝”的童年伙伴“良钢”;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杀敌、战功显赫却含冤而死的机智风趣的鞋匠“白玉”;有少女时期反叛旧式婚姻而早早地具有商品经济意识的吃苦耐劳、能干精明的“银奶奶”;有勤政、廉正的对百姓和人们充满情谊的“冰莲书记”…… 这些乡亲们的形象都非常美好,很有质感、色彩和诗意,对这些乡民的生动亲切的叙述表现了故乡一路走过来的苦难,寄托着作家对中国农村人民的悲悯,对“善”“美”的精神及形而上的东西的追求。这种宗教般虔诚的情怀使作家对笔下的农民、土地和生命怀揣着一种神圣和敬畏感,同时,宗教的情怀也让作家的心灵变得澄清、纯净,于是以善意的眼光去解读世界,这和黄连德写文章要靠心灵抒写和追求真善美的创作境界是相通的。

 

(三) 透彻的生命感怀

 

生命本身的厚重给予了每个生命个体以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情感资源,但是,生命个体就像是一个折射的镜面,由于其心灵的质地各不相同,而折射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异的生命体验。虽然,生活的历练是一个作家创作生命中最珍贵的灵感源泉,也是其孜孜不倦的执着写作的力量之源,但是更为可贵的是,在人生的大起大落的沉浮中之后依然能保持着一颗坚韧、谦逊、悲悯、宽容的心灵。黄连德的散文常常较好地传达出这种高贵的“自我”的个性。

所谓“自我”就是个性,表现在散文作品中,就是不同于他人的心灵感受和它所折射出的个体人格色彩。“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社会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发出的真情实感打动读”(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与明日》,《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林非这段文字实在是散文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

黄连德的许多散文是抒写着人生羁旅的真切感悟。他中年以后一直在外地为官,体悟到了人生的冷暖炎凉。黄连德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人到中年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审美视眼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执着于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抒发了一代人的思想情绪,展示了知识分子巨大的精神空间,含忧患意识、忏悔意识、醒悟意识、奋发意识等等。

其散文《年轻的思索》《中年的况味》《生命的老化》等人生系列散文,都蕴涵着作家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确是字字珠玑,篇篇真情的好文字。《年轻的思索》先以四季、登山比喻人生,指出“年轻”的实质是“心中要始终保持那火热的激情,牢记那个美好的憧憬”,让生命的精彩尽情释放,然后进一步阐发一个人要如何才算把握生命的本质。文章指出:只要把握生命的本质,执着于现实的人生,即使生理上老了,精神上也会依旧朝气蓬勃,青春永在。《中年的况味》阐释了人生是这样一个热门话题。当代人精神上浮躁不安,灵魂难以安妥,精神的家园在哪里?通往人生彼岸的道路在哪里?人生的价值标准在哪里?世界一下子变得复杂而喧嚣,真假难辨,刚从“单色”世界过来的人们又该如何处世?道路千万条,但随时都可能误入歧途,掉下陷阱。尤其是人到中年,歧路多多,困厄多多,有时难免不陷入两难的八卦阵中,而散文家们则希图用他们切身的体验和超凡的智慧努力探寻着正确的答案。

面对当代人生存中的迷惘与困惑、痛苦和焦虑、哀伤与忧愤、希望与追求等,作者勇敢地把自己袒露在世人面前。作者在体察和感受社会生活的时候,十分注重微观事物的宏观意义,力图冲出狭隘的视野,而将自己的目光和思考,投向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大片土地,乃至整个宇宙人生;一个时代,乃至整个历史进程。如《献身畅想录》《创业畅想录》《忧患思辨录》《等待随想录》等佳构亦议论风发,洋洋洒洒且富有激情,令人陶醉!

         

(四) 深刻的文化反思

 

黄连德的一部分散文寓含禅意,渗透了禅的达观、飘逸、自然本心。这些作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追求一种现世自我解脱的人生境界,表现出识破尘缘,任运随缘,超然世外,清净本心的人生旨趣,渗透了禅宗的宇宙观念和人生态度。

阅读黄连德的散文还有一股禅宗味扑面而来,如:在《心灵桃花园》和《八风吹不动》《笑捻梅花嗅》等文中,禅宗般的清净空幽的艺术境界令人物我两忘;在《命泉·神灯》《天堂和地狱》《见色明心》《有无二境》中,寓于娓娓叙述与描写中的禅理、禅趣等能让人幡然了悟;在《扫地的境界》《时时勤拂拭》《茶禅本一味》中,追求本色与象喻的选词造句又使他的散文具有禅语般的素朴和神秘。正是这些禅境、禅理、禅趣、禅语的水乳交融、相互激荡生成了黄连德这类散文的独特神韵,我们姑且称之为禅味。这些关乎人心禅悟的系列散文,更是他创造性的阐发,他借禅刺世,借古讽今,诠释着人生之兵法、生存之智慧,读后不得不让人首肯和叹服!

黄连德的散文的禅味还表现在作家的审美趣味上对禅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平常心”;二是“了悟”。

所谓“平常心”,即不执不固,不躁不厉,阅尽万象,汇于一心。平常心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艺术境界。可惜的是当今许多文人失却了人固有的平常心,因而为文处事往往缺乏真情实感,显得矫揉造作。如《天地一心》《平常心是道》《真善即美》《天地一心》《何处是故乡》《风动心不动》等。面对黄连德的这类散文,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散文具有“看雾聚物散,观花开花落,浪迹山水,乐得自然”的悠然。假如没有那种面对身外之物的静观默察与对自我身心的潜心反省,没有一颗平常心,他的散文就很难达到这般“行到水穷处,昨看云起时”的境界。如:“平常心是一种自然本真之心: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完完全全的正宗货,与现今流行的假、冒、伪、劣是死对头;平常心是一种自然清纯之心:清清爽爽、纯纯正正,不含一点杂念,世俗间的机巧奸诈、阴谋算计之类绝对拒之门外;平常心是一种自然务实: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做工作,不声不响争贡献,对那种哗众取宠的空话大话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为人处世,以此平常心为道,纵不顶天立地,也可堂堂正正!”(《平常心是道》)作者借禅刺世,借古道今,透辟地阐释了禅宗的重要思想,准确而深刻!

所谓“了悟”,关于散文要如何写,黄连德极力强调一个“悟”字。贾平凹说:“悟性便是天才,人皆有悟性”,“文学艺术的创作,靠讲授只能获得一般知识,其精髓,其微妙之理只能去悟”,“有了悟性方能穷尽物理。”(《贾平凹自选集•散文卷“闲人”》,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感悟天地自然,体察物性,那是需要与大自然和谐一体的,也需要摆脱人类文化所带来的异化,更需要有一颗非同常人的心灵,那就是:博大、宽厚、仁慈、灵性、诗意、趣味和纯美。可以说,能够真正体悟物性的散文家是天地自然的女儿,是心灵能够自由飞翔的精灵。黄连德正视自己灵魂的态度是诚实的,值得推崇的。他不掩饰、不做作、不自暴自弃、也不自以为是。他的散文与他的为人一样,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真诚、自然,睿智、大气,看得出来,黄连德早期在文字上有过良好的训练,深受古代传统诗文的滋养,其散文语言精粹、典雅,读起来颇有雍容华贵之美。

难能可贵的是,作家不忘自己是来自乡村里,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守护自己的灵魂,守护着那种充满浓郁乡情及传统文人品格的内心世界。为此,他的散文一直是从宏阔而高远的心灵视野出发,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感应时代风云,思索历史走向,关注普遍意义上的人性状态和人类命运,追求大向度、大命题之下的精神自省与道义承担,努力服务于整体的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