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如水的头像

和如水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3/27
分享

《跨界时空.Ⅰ》连载

        第三十三章:隐藏在恒星之后的秘密

为了证实这个推测是否可靠,蓝湛人与大家商榷了一阵后,他们决定对跟踪目标做进一步的分析认定。从航天中心这些年来对近地区域的几颗类地行星的远红外加微米波测距来看,蓝幻星球离地球的直线距离为59918400000千米,约相当于5个太阳系的距离。经过对蓝幻行星的定点遥测,该星球直径为13251.82千米,呈顺时针运转,自转一周为25小时18分5秒,是一颗在近地行星中已知条件与地球最为接近的星球。由于其表面颜色为深蓝色,因此大家习惯称它为“蓝幻星球”。也许是因为从外太空看地球时也为蓝色的缘故,这使得具有高度文明的奇星人也难免会对“蓝色星球”产生丰富的联想;其实大家也知道,颜色是由光线的反射造成的,阳光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不同质量的物体对光源中各种颜色的吸收程度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了光线反射时(颜色)的差别,是不是物体的本色还真不好说。从外太空看地球所以呈蓝色,很可能与地球上具有71%以上的连片海水吸收阳光中大量的蓝色光线有关;既然这样,现在看到的“蓝幻星球”是不是也与地球上的自然条件相似呢?要知道,水是产生一切生命的基础,如果蓝幻星球上的蓝色也是由于大片海洋的反射造成,那么就有可能……。一想到这里,就让奇星人兴奋得不能自制。

随着分析的一步步深入,情况也变得越来越明朗,从所获得的数据来看,飞船与基地失联的最大可能只有二点:一是由于飞船上的通讯设备发生故障,从而造成了与地面的联系中断;二是飞船已经发生事故;因为从现在收到的讯号来看,更像是飞船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这也是大家不敢想象和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一来本来还相对平静的局面,随着结果的逐渐明朗大家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躁动起来,一时间屋里又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岑越看到这里,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他看着旁边不远的蓝湛人,本想要上前去询问什么,但见他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控制器,一时又觉得这时不便去打扰;他长“嘘!”了一口气,双手往胸前一挽便顺势倒靠在椅子上。他眯上眼睛静思了好一会,然后慢慢地将脸转过来,对着坐在旁边的卡洛斯说:“我好像有一种预感,总觉得这次飞船突然失踪很可能与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有关……”

“什么!你意思是说这是飞船上的人有意为之……”不等岑越说完,卡洛斯猛然地从坐位上直立起了身子,带着几分惊诧的口气接着他的话说。

“不是嘛……”看到卡洛斯表情有些诧异的样子,岑越只是毫无表情的浅

浅一笑;他正了正身子将头略往前倾起,做出一副半坐半躺的姿势,样子显得十分平静的说,“想一想看,为什么飞船会突然失踪?就算是飞船上的通讯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是飞船发生了意外,地面的雷达跟踪又没有出现问题,怎么飞船会一下子就在雷达反射屏上消失?若是说反射讯号的中断是由飞船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的,那么几个小时以后如何又能收到飞船发出的讯号呢?再说从当时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的时间与地点上来看,飞船失踪的空域也并没有星球之类的太空物体,因此不存在被其他物体遮蔽的可能;再说飞船当时离蓝幻星球还有几百万公里,从雷达跟踪的现场画面上看,当时的飞船处于蓝幻星球前面,故此也可以排除飞船在降落时被蓝幻星球球体挡住而失去电波反射的可能。如果情况真像预想的这样,那么人为因素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经你这样一说还真有可能呀!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卡洛斯刚说完,就感觉到了自己刚才说话的声音有些大;他来回扭过头去向着左右坐着的人扫了几眼,完了像个犯错的孩子似地一耸肩吐了一下舌头,跟着嘴角往两边一扯,脸上露出几分滑稽的笑。

“听说你跟探索三号飞船的船长恩格关系不错,这是真的吗?”岑越一边问一边带着笑看着卡洛斯的脸,好象在期待着在什么。

“是呵……,诶——,你怎么知道的呀?”卡洛斯好象有些惊异地一扭头,斜着眼睛看着岑越说。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岑越稍一用力,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没一会,他又伏身下去将身体搁到前排的靠椅上,两眼直盯着前面的大屏幕,话似脱口而出,“那天你去送恩格,我正好打旁边不远经过,还看到你还送给恩格一个盒子样的东西,因为当时蓝院长找我有事,就没有过来跟你们打招呼。”

“什么盒子,那是一台智子机,里面储存的是我平时收集到的一些有关近地行星的全部资料。我想他这次去外太空探索说不定能够用得着,因此就把资料全部交给他了。”从卡洛斯那毫不在意的表情来看,他显然没有将它当回事情来看。

“我好象听到你跟蓝院长说你曾经告诉过恩格,说是星际四区有一个类似地球的蓝幻行星是吗?……”尧星其实早就听到了卡洛斯和岑越的谈话,只是出于礼貌他觉得随便插话有些不太合适,因此只是装着不知似的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当他听到岑越提到卡洛斯临行时送给恩格智子机一事时,尧星忽然想起了先前卡洛斯进来时和蓝湛人说的那些话,一下子似乎又让他想到了什么。他瞪着二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直视着卡洛斯,好象是在等待他的回答,又似是在思考什么;看他那说话的表情既像是在自问,又似乎是在向卡洛斯提问,“从飞船失踪的时间和地点来看,正好发生在星际四区中的蓝幻星球旁边,是不是因为之前你跟恩格说过星际四区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经过那里时正好遇到了与地球条件相似的蓝幻星球,于是就去了那里……”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岑越从前排的椅子靠背上立起身子,转过脸去看了一眼尧星,像是略有所思的说:“尧老师,既然我们都有这个想法,不如一块去向蓝院长汇报吧!”

三人会意的对视一笑,然后起身向蓝湛人那边走过去。

回头再说探索三号飞船的情况,其实就飞船这段时间失踪的过程来说与岑越他们推测的结果大致相同;尽管在某个细节上还是有些出入,但在整体的情况上却相差不远。飞船进入星际四区以后不久,雷达就探测到了前面二百六十五万千米、东经二十五度八分五点零秒的空域,有一个直径为13251.82千米的深蓝色行星;在这个恒星系中有一个叫亮子的恒星,直径为1453615千米,距离蓝幻星1.834亿千米;围绕蓝幻星球旋转的还有一颗叫做圆梦的卫星,它的直径为3581.57千米,距离蓝幻星413586千米。从飞船探测得的这些数据来看,完全符合类地行星的条件,这让飞船上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地兴奋。

尽管这个前景十分诱人,但是飞船上的奇星人仍然保持着几分冷静与警惕,根据他们长期以来对外太空探索的经验,不明空域中的未知风险往往更大,如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铸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为了保险与安全起见,以及对这些星球有一个更加深度的了解,恩格决定在没有进入这些星球引力范围以前先进行近地的绕星飞行,在获得更加充分的数据之后再进入该星球。

奇星人一直认为,恒星是决定一个星系中其它行星环境因素的关键,这其中既有恒星体积的合适程度,和恒星本身温度的高低与引力的大小,又有因为温度的高低影响到周边行星的自然环境问题,以及引力的原因而决定了这些星球的运转速度等方面的因素(包括行星的自转与环绕恒星的周转速度);甚至由于恒星引力的大小而引起周边行星运转时的谐振程度,都是决定这些星球上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什么是谐振?它是一种由外来引力而导致的星球自体非对称的震动,从谐振的来源来说它是由星球之间不平衡的磁场斥力造成的。谐振不等于星球自转的运动,它是在星球自转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引力的影响而引起的轻微晃动,就是这种相对规律的晃动维持和保证了星球上正常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合适的谐振是维持一个星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对一个具有生命的行星来说其作用就更加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谐振是由于外来(恒星和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某个星球的规律的震动;同时,它又是促使洋流运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动力和重要因素。我们知道,水与空气是导致生命产生和维持生命存在发展的基础,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它们充分的对流与运动;否则,即使星球上具备这个条件也同样不适合生命的存在。以地球为例,若是没有太阳和月球引力引起的谐振,光靠地球的匀速转动海水也不会出现洋流运动,也不会发生周期性的潮水涨落现象,没有了海水的流动海洋就会变成一片死水,缺少氧气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不要说海水中不可能产生生命,就是已有的生命也会由于缺乏基础物质的供养而走向消亡。同时,洋流的运动也造成了洋面上空的气流变化,由气候变化导致的风雨在调节局部气候的同时,也促进了地球上空整体大气环流的流动;一方面引起地球(季节)气候规律变化,另一方面也从前根本上保证和满足了全球范围内所有生命需要的新鲜空气。可以说,一个在体积上大小合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行星需要的合适引力)温度适中的恒星,才是导致生命产生和适合生命存在的基础;要满足以上的条件并不容易,这大概是宇宙中少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在奇星人的看来,一个星系的形成与恒星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星系作为宇宙区域的一个部分,在当时形成之初不过是宇宙之中一种局部环流形式的小分子质量云系,当这种质量云团由于宇宙的运动收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引起了爆炸,爆炸时的强大压力将这些小质量分子压缩(构)成了实质较大的星球,同样也点燃了无数的恒星,这样就形成了以恒星为中心的区域星系。据他们推测,恒星有可能就是这个质量云团的中心;由于当时爆炸时中心的压力和温度要远远大于周边空间,在大爆炸时形成超强冲击波的挤压和高温下,小分子质量云系不但被压缩成了星球,而且中心的球体也被高温和高压点燃成了恒星。

通过长期对外太空的探索他们还发现,宇宙中无论星系的大小,都是形成在以恒心为中心的引力区域;就是从每个恒星系中的质量与体积来看,它们所在区域的行星(包括卫星)加起来还不足恒星的三分之一,有的星系恒星质量甚至占到了90%以上,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区域里的其他行星(实际上它们都是恒星的卫星)难以脱离恒星的影响和控制。据奇星人推测,在宇宙形成之初,恒星应是某个质量云(团)系的中心,当这个云系收缩到一定程度引起连环爆炸时,强大的冲击波将这个质量云系压缩和分割成了多个星球,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星球体系。(当然也不是每一次星系爆炸都会形成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行星体系,在宇宙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孤独恒星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无论是从一个恒星系中恒星的体积,还是它的质量占有情况来看都要远远大于这个星系中的其他任何星球,由于恒星超大的体积和拥有其他行星无法比拟的质量,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以恒星为中心的物质基础。

从各个层面上来看恒星对这个星系的影响是全面的,它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恒星的体积,可以说恒星体积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星系的范围,以及是否能够产生生命的关键。虽然恒星体积的大小并不等于它的质量多少,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它对质量的拥有程度。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占有程度就愈高,这也说明它拥有更多的质量因素。在宇宙之中,拥有更多质量的星球往往具有更大的引力;因为,质量的多少是决定引力(磁场)大小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构成质量的根本是宇宙的基本粒子,而这些粒子又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基本单位,拥有更多基本粒子的质量单位就意味着它本身聚集了更多的能量,从而也会产生更大的引力(磁场)效应;也就是说,体积较大的恒星说明它拥有更多的质量,从而也就具备了更大的引力磁场。对于一个行星来说,来自周边引力的大小将对它的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一个具备产生生命条件,或是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来说,合适的外界引力才是保障其生命存在与延续发展的基础。因为这对于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来说,更具有对优良环境的选择与依赖,因此,一个星球上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生物是否能够生存发展的命运。

按理说,无论是星球的自转还是周转都与引力的作用有关。因为不可想象,一颗如此巨大的物体(星球)在没有动力来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证连续不断的运动?从整体上来看,星球的质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星球之间不大可能产生较大的引力变化;很显然,在一个作用力处于平衡情况下的物体是不可能发生运动的。这样一来,衡定的引力又是如何成为星球运行的动力的呢?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成为了困惑奇星人的一道难题。通过他们长期对恒星运动的研究发现,虽然从恒星的整体活动情况来看还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它们仍然会出现周期性活跃现象:例如恒星剧烈活动时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向外太空发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等,它会在星际空间触发出规模强大的冲击波(人们习惯称为太阳风),这些冲击波一旦进入其他星球的磁场和大气,就会引起这个恒星系内的其他行星上的磁暴、电离层暴,以及气候变化和与其相关联的同期性高潮活跃现象。这种看似平常的恒星活动,却为星球之间的短期内的引力变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星球之间引力的常态平衡,就是这种短期的引力变化为星球的不断运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因此说,大小适中、引力适当的恒星是导致其他卫星产生生命和适合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是恒星的温度;一般来说恒星温度的高低与其体积质量呈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说恒星的体积大小与温度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行星上的水源、大气环境是生命的产生和生存保障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恒星合适的温度其他星球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就无法得到保证,没有了适合生命存在的自然环境生命也就不会产生,同样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也会失去。若要弄明白其中的原因,这还得从温度的功能和基本作用说起。说白了,温度的表现就是一种能量反应过程的表现;如果没有恒星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一切生命就不可能产生,甚至连生存下去也十分困难。根本上说恒星燃烧时所发出的光线为电磁波,从本质上说这是宇宙中一切物质最基本的放电而引起的运动动力。其实,包括所有生命在内的物质运动都是基本粒子之间的一种电磁传导,通过这种粒子之间的电磁传导而带动物体的运动。从根本上说没有恒星以温度形式的(电磁)能量供给,行星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就无法维持和保持平衡。拿地球上的情况来说,若是没有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对地面的水源的水解,大量被污染静置的水就不会以雾气的形式升腾净化,然后后而又重新回到地球;如果没有干净的水源和适合饮用的水质,哪里会有生命的产生与生命的存在?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没有阳光的出现(实际上是能量的供给),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不要说是维持生命的形式就连没有生命的物质也会停止运动。可以说恒星的温度对其他星球的影响是全面的,它包括对水文情况、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说,一个合适温度的恒星直接决定了这个星系范围内是否能产生生命,和适合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恒星与行星的距离;一个行星要具备生命存在的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合适距离十分重要。恒星对行星的影响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恒星引力对其他星球运动(包括星球的自转、周转,以及气温调节、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除开不同的体积是决定恒星引力的大小的一个方面以外,恒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引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个恒星系而言,恒星引力的大小以及恒星与周边星球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星球上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很显然,距离的远近是决定二个星球之间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恒星对其他星球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恒星对其周边卫星的影响也不完全在于距离,(如其他行星体积的大小也是决定它们与恒星之间引力差距的一个方面)可是恒星与行星之间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却是保证行星上优良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我们知道水是一切生命必备的基础,如果恒星距离行星太近,被蒸发的水蒸汽就会因为恒星上过大的引力被拉入太空而消失,失去了水源之后的星球无疑将不再适合生命的存在。除此之外,引力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太小或过大的引力同样也会导致气候条件的恶化。就是从小的方面来说,由于一切生命都是由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构成,而这些微粒子都自带电场具有磁场效应,当引力(磁场)未达到或是超出它们的导电承受范围的时候,为了卸压就会引起这些粒子异常放电,过多的能量转换和外逸将导致这些生命出现的病变或者死亡,这对生命的存在来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事情。虽说这些推测还没有取得完全足够的证据,可为了证实以上的推测是否符合事实,奇星人在以往的外太空探索时,总是千方百计在这些方面搜集更多的数据,为的就是尽快地在太空中找到一颗适合他们居住的类地星球。

正是根据这样一个理论,基地的奇星人将情况类同于地球的类地行星作为这次太空探索的主要目标,在选择了10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后,探索三号飞船就根据事先制定好的目标出发了。最后他们在进入第6个恒星系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亮子恒星系中的蓝幻星球,从而也导致了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