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桂圆的头像

汤桂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26
分享

读书的料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

 夜色降临,胡同旁的柴草垛上已是厚厚积雪,母亲庆幸提早把一些干柴火挪进了屋里。而这本就狭小的屋子显得愈发拥挤。

 生着一口半熄半灭的炉子,顶窗透着北风的呼啸声, 昏黄的白炽灯光显得小屋格外温馨。晚饭过后,四五岁的孩子背起了古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屋子里孩子背得朗朗上口。大家仿佛都格外高兴,这孩子才刚学了两天,五六首古诗都背下来了,母亲在一旁开心激动地说道,“这孩子读书的料”,“以后能有出息”,背得下古诗,对于父母亲而言,这就是“读书的料”,没有哪一件事比孩子是块读书的料更让人振奋了。

 “夜深忽梦少年事”,其实那个孩子就是我,上小学的第一天是父亲领着我去的,之后都是自己一个人,经过一段段泥泞的乡间小路和田埂,到邻村上学。每年过年时拿到奖状,贴在堂屋的墙上。多年过去,我和我姐的奖状已然贴满了整面墙。在农村,说你家的孩子是块“读书的料”,那简直是莫大的荣誉和褒奖。

 虽然常被邻里说作“读书的料”,但我父亲每逢农忙时依然让我下地干活,我至今难忘收花生的场景。花生秧子乱成一麻,土坷垃头和花生粘连在一块,要么旱田硬得甩不下来,要么雨天黏得都是泥巴。干不完活走不得,必须全部收完才能走。我一直极度害怕我父亲,是因为如果他说的你非要反抗,得到的一定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结果。在农村广阔天地的环境里,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觉得全天下只有一种职业,那就是种地干活的农民。彼时的我也并不理解我父亲说的“读书是为你而读,学习是为你而学”。那时候我只觉得读书学习可以升学去镇上县里,不用再每天回家干活。逃避农活是我读书的最大动力。不是梦想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而是我身后无路可退。

 虽然在中国,读书确实是一件很枯燥很漫长的“坐冷板凳”的事情,但是在农村,我的的确确体会到的是面朝黄土时,“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远远要比学习更苦。所以读书学习成了一种具有极大的幸福感的存在。一路坎坎坷坷,吃尽了苦头,拼尽了力气,好在远离了那曾经挥洒汗水的黄土地,远离了生活了十九年的莒南县,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大学的旅途。

 人生的醒悟,越早越有可能改写人生的方向。15年我在烟台的鲁东大学读大一,有一天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问题,“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好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顺着“阶梯”爬了上去,越读越想继续爬,越爬越想看看这人世间不同的风景。我终于意识到,脚踏实地生活在现实里,但仰望星空时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当你通过不断的攀登时,那束光从微弱变成万丈光芒,那个世界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下,变为了现实。终于有一天,我参加了招飞,考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训练、航校结业、毕设答辩、入职接踵而来。

 穿着飞行制服,坐在餐厅里吃着自助,那一刻,虚假感涌上心头。时间的潮水又退回到了十多年的一个傍晚,飞机划过天际,留下一道白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飞机,虽然离我特别遥远,人生第一次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的“幻想”,“要是以后我也开飞机多好啊”,这个镜头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今又梦幻般的真实的呈现,我才意识到,没有疼痛感的幸福,往往让你觉得这是在做梦。

 那些一开始就选择相信现实的人,往往了败给了现实,最初选择相信读书可以改写命运的人,也最终真的改写了命运。我们往往不太喜欢虚无缥缈的感觉,读书学习就是极其漫长枯燥而且虚无缥缈的事情,在穿越了一次又一次的隧道中,终究会有走出隧道口的那一刻,而那一刻通向的是光明。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块“读书的料”,也从未想过会有今天的结果。我只是一直在往前走,我知道深夜的狂风席卷着暴雨,那个无眠的夜晚,无边的黑暗和轰然的雷鸣吞噬了整个夜晚,只有闪电才会带给我片刻的光明,我就一直走着走着,恐惧着、忐忑着,兴奋着、狂奔着,才穿过风雨和山川,看见星辰和大海。

 或许世上本来就没有“读书的料”,只是身后的影子证明了光的存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