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桂圆的头像

汤桂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3
分享

“米饭”梦想

       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也和大家一样,只吃米饭。经常有朋友有疑问,作为一个北方人,为什么那么爱吃米饭,而不是面食。的确,我出生在山东省的沂蒙老区,由于战争年代交通不便,物质匮乏,而煎饼存放时间久,不易变质,所以煎饼便成了我们这里的主食,而我也的确是从小吃煎饼长大的。可是,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典型性”的北方人呢?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从村子到县城就已经隔着有几十里路。童年的时候,能去趟县城就已经是可以把这段“光荣”经历当作一种莫大的“荣耀”,和同学聊起来,便可以吹嘘半天。而我就是在精神物质双匮乏的环境里长大的,因为从小就在吃煎饼,能吃上一顿米饭,便使得我拥有了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由于煎饼的坚韧反衬出来的。因为煎饼仿佛是一种贫困、清苦的代名词,而米饭则成了富裕小康的一种标配。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仿佛意味着出人头地,走出这片贫苦的地方了。父母也常说,好好读书,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米饭了,不用再吃煎饼了。或许是这句话的心理暗示,亦或是本就喜欢米饭,那时候起就一直对米饭念念不忘,我就一定要吃上米饭。读初中的时候,还舍不得吃学校的食堂,一周全靠父母来给送饭吃,周日回学校时候带点干粮,周三时候父母再来带点饭菜,就靠着周三送一次,支撑起一个周的肚皮。米饭自然而然不能当作干粮来带了,带的只能是煎饼,而初中恰恰是拔节抽穗的年纪,菜又舍不得吃那么多,只能一顿饭不停地吃煎饼来填饱肚子,饭量最好的时候,一顿饭能吃上三个大煎饼。而我就在初中那三年时间里,吃了人生中密集度最大的煎饼,终身难忘。从那时起,能吃上米饭已经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后来,一步步的读书、考试和升学,我不再待在县里读书里,我去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我终于不用再吃煎饼了,可以一日三餐都是米饭了。我可以每次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一直吃的都是米饭,再也不用吃煎饼了。有一天,我吃着米饭,突然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控制不住地落泪。我没有想过为了可以每天都吃到米饭,这件看作是很多人一生中都极为普通的日常,在我的人生中竟然是奋斗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光才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人和人的差距是始终存在的,当我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时,而你的父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办公了。而我却还站在我父母的起点上,望着前方已经超我一圈的同龄人,我只能咬着牙坚持往前跑,不管输赢,只能往前。那一刻,我人生二十多年的悲欢苦乐,远远不是一次默不作声的落泪所能一笔带过的。由于煎饼都是用小麦做的,它的韧性,硬度对人的咬合力要求极高,恰恰是沂蒙人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一种表现;而米饭的香甜糯软,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种小康衣食无忧的生活代表。能吃上米饭,也便成了一种幸福和骄傲。

         的确,我没有一个“典型性”山东人的饮食习惯,而那份吃煎饼带来的韧性和硬度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努力与坚守。我仍然记得高中母校的校训——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走进来,肩负民族未来的希望走出去。梦想如果是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那我在这段追梦的路上便一直都啃着煎饼。我落泪的那一瞬间,仿佛,一碗米饭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